首页>专题>复兴路上>我和我们政协 我和我们政协

​三代委员 精神传承

2019年09月17日 11:35 | 作者:严慧英 奚冬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9月17日电 今年是新中国70周年的华诞,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如果说与这两个“70年”有什么渊源的话,我首先想到的,就是70年间,我们家三代人——我的爷爷严济慈,我的叔叔严陆光,以及我,在一条时间线的不同阶段,各自成为政协委员的经历。

我的爷爷严济慈出生于1901年。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在经历过国家的战乱和国力的孱弱之后,从海外学成归来的他,最深切的愿望,就是在国家百废待兴之际,做好科研与科学教育。因此,1949年成立之初的政协,就成了爷爷实现他科学事业发展理想的重要助力平台。

1949年7月,第一届政协全会召开之前,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举行。爷爷被选为“科代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会议主旨是团结组织科学工作者参与建立新中国大业和人民政治协商活动,会上还推选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正式代表15名,爷爷就在其中。

9月21日至 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爷爷作为科技界的正式代表出席,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会议期间,爷爷还参加了“会议宣言”起草委员会的工作,并参与提出“设立国家科学院”的提案。10月,全国政协常委会讨论通过政务院各部委人选,爷爷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的任命也同时获得通过。随后,爷爷就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科学院的组织与筹划工作之中了。可以说,爷爷推动科学院建立,推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初心落地,就始于政协。

1958年,身在中国科学院的爷爷,又参与筹建了中国科技大学。他投入巨大心血参与学校建设并走上讲台授课,一路担任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科大的创建,离不开中科院的建立,更离不开当年在政协关于建设中科院的提案落实。而如今,这所学校所焕发出的光彩,也见证了科技创新在中国的生根发芽。

历史学家周谷城曾给我们家一个封号:“小科学院”。还为爷爷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其中有一句是“五子登科开学运,一家小院有科名”,赞美严家对于科学强烈的热爱和无止境的追求。我的六叔严陆光,就是我们家这个“小科学院”的一员,是中科院院士,也是全国政协委员。

六叔是典型的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和所有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一样,有着普遍的、无私为国奉献的情怀。1959年大学毕业后,六叔就到中国科学院电工所工作,几十年潜心研究,主持完成多个与超导技术相关的超导应用研究,成为了著名的电气工程学家。70岁以后,他致力于把所学所想传达给年轻人,又去宁波大学做了校长。

六叔是第八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在科技、科协和教育三个界别。界别的变化与他的工作转变相关,也恰好与爷爷生前最关注的领域契合,既关注国家科技发展,也关注教育事业进步。六叔的建言也多立足本职科学研究,集中在电力、能源、交通运输、大学教育等方面。他曾说,“我父亲那一代是奠基的一代,他们把自然科学引进了中国;我这一代是赶超的一代,把科学技术提升到世界水平;现在的一代是创新的一代,决定着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所以在政协平台上,他建言新技术应用,建言能源基地建设,也建言提升教师质量,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教师安心工作,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国家未来发展“蓄能”。

2008年,继爷爷和六叔之后,我也有幸成为了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

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时,我刚从国外回国不久。那时,国内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正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当我了解到当时国家还没有一部食品安全法时,就决定关注相关问题。此后的一年里,我跟随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做了细致、广泛、密集的调研,对国家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深入认识,提出的建议也更加系统。

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就食品安全的主题作了政协全会大会发言。我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必须从法律完善、监管强化、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方面着手。此后,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下,食品安全法制订出台,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也普遍有所提升。这些都让我感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能为此贡献微薄的力量,是十分有意义的事。

十多年来,除了关注食品安全,我还一直关注尘肺病人群体,还就妇女权益保护、反家庭暴力法、电影分级等问题提出过提案。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调研中发现并逐渐深入了解的话题。每当我回想起作为政协委员参与调研、撰写提案的经历,就总会想到爷爷和六叔。我想,也正是因为我们家三代政协委员都有着同样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热爱,才更好地传承和延续了政协精神。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他人多做点事情。(口述/全国政协委员 严慧英   整理/本报记者 奚冬琪)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