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特刊报道>探索改革路 探索改革路

与时俱进跨越发展——九届全国政协自身建设综述

2019年09月21日 08:59 | 作者:孙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二○○○年六月,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常委会议。    俞宁  摄
二○○○年六月,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常委会议。 俞宁 摄

1998年1月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1997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了我们;我国政府顺利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保持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我们胜利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第一年,也是完成“九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他希望人民政协继续发挥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和作用,继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之成为我们党团结各界的重要渠道。

1998年3月3日至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九届全国政协正式拉开序幕。

从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以来,政协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的进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稳步推进;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立论成果显著;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日益深入;海外联谊和对外交往广泛开展,会议、视察、调研、提案等各种活动活跃有序;政协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等各方面建设得到加强;各级政协组织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实践、积极探索,创造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经验,不断推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

■迎接新世纪全面提升政协职能

1998年的初春,全国两会如期而至。3月3日至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号召,人民政协的各级组织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围绕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而努力奋斗。

蓝图划定。1998年,九届全国政协将“香港同胞界”和“澳门同胞界”分别改为“特邀香港人士界”和“特邀澳门人士界”,“农林界”改为“农业界”;同时决定,设置9个专门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和外事委员会。

至此,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作为新增设专委会登上政协舞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北京大气污染防治、能源发展战略等成为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题调研主题。2001年9月4日至6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联合举办的“21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2001”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外人士分别就“森林的环境效应”“能源与环境”等六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在新世纪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目标模式、大政方针以及发展战略上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有见地可操作的观点和建议,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意见。

无独有偶。2001年7月2日,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理事会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会以全国政协办公厅的名义申请成立,其宗旨就是在国内发挥研究、咨询、服务作用,支持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团结、联合经济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提供咨询和信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国际活动中,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会致力于推动与国际协会及其成员组织、各国经济社会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广泛对话与交流经验,促进世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001年7月6日,在国际协会第七次国际会议上,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会代替中国全国政协成为国际协会的正式会员和管委会成员。这是全国政协首次组织民间团体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多边交往,对于开展国内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研究讨论,深化和拓展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继往开来人民政协工作与时俱进

在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极大地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等。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在国家各项工作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2000年3月,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政协章程进行了修改,主要根据中共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精神,增加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等重要内容。

人民政协对外交往也更加活跃。2000年6月14日至16日,由全国政协主办以“经济全球化———亚洲与中国”为主题的“21世纪论坛”2000年会议举行。会议着重探讨了亚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出席会议的28位外方与会者均是来自22个国家的各国著名政要、专家学者或企业家。

2001年9月11日至12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在北京举办“21世纪论坛———不同文明对话2001年研讨会”。这成为了全国政协“21世纪论坛”的第二次专题性国际研讨会。两次“21世纪论坛”专题性国际研讨会成果满满,进一步活跃了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基础性工作。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非常重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他提出,人民政协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应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政协和政协委员一项重要经常性工作,认真地开展起来,对提高委员自身素质,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对于活跃政协工作,履行政协职能,对于帮助执政党和政府全面地掌握实际情况,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999年12月,全国政协办公厅第二次信息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李瑞环强调政协信息工作要“力求真实、注重质量、争取快速、突出特色”;2001年6月,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召开第14次常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在这次会议基础上,制定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使这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以来,仅全国政协专门渠道反映的信息就有5000多条。反映社情民意为各级领导机关把握形势、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推动了一些问题的解决,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本报记者孙琳整理)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