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癌症防治,我们在行动

2019年09月25日 09:39 | 来源:中国健康网
分享到: 

我国癌症防控形势严峻。《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人数约229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推进癌症防治工作开展,9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该《实施方案》有哪些亮点,提出了哪些要求?记者采访了参与制订方案的部分专家。
推广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
“早诊早治和筛查是全世界普遍认同的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手段。自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已下降了27%,开展癌症早期筛查是重要原因之一。”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办公室主任魏文强说。为此,《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癌症早诊早治推广行动。
魏文强同时表示,并非所有肿瘤都有筛查及早诊早治的适宜技术,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适合我国人群开展筛查及早诊早治的癌症主要有食管癌、胃癌等上消化道肿瘤,以及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就在高发现场开展以上肿瘤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不仅探索和明确了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积累了成熟的工作经验。”
在此基础上,《实施方案》提出,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比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等癌症,组织制订统一规范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到2022年,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县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
“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轻松。”魏文强说,“目前高发地区上消化道癌门诊就诊病例的早诊率一般不超过20%。”为此,他建议,逐步扩大早诊早治的人群覆盖面,扩大机会性筛查的人群覆盖面;增加基层专业人员数量,继续坚持技术培训。
强化筛查长效机制
除了提出量化指标,《实施方案》还提出要强化筛查长效机制。魏文强介绍,长效机制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从组织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县、乡、村三级有机结合的工作模式,逐步明确国家、社会、机构、个人的责任,使早诊早治工作逐步和疾病防控及日常临床诊疗工作相融合;二是按照整合资金、合理分担的原则,积极探索国家财政补助、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医保经费、保险费用及个人自付等多方筹资机制,逐步形成我国癌症乃至慢病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魏文强坦言,目前面临的难点主要是部门、机构、单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为此,他建议将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与健康城市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基本公卫服务等相结合,统筹实施,创新服务模式。
难题同样存在于癌症的机会性筛查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县级医院建设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在试点地区开展食管癌、胃癌的机会性筛查。魏文强坦言,不同于在传统门诊等着病人来就诊,早诊早治工作是以人群为基础的预防性工作,需要广泛宣传,上门组织发动潜在的高危人群接受癌症筛查。此外,不管是常规检查,还是针对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特殊检查,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都很高,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
长周期的多次随诊和人群分类管理也是一个难点。魏文强提到,通过筛查确诊并完成早期治疗的早期癌以及当前无需治疗的癌前病变人群,都需要定期随诊观察。为此,《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筛查后续诊疗的连续性,将筛查出的癌症患者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强化癌症防治机构职责,区域癌症防治中心负责区域癌症防治能力建设和技术工作的统筹协调,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帮扶等形式,带动区域内癌症防治水平的提升。
职业场所防癌抗癌正当时
“《实施方案》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推进职业场所防癌抗癌工作,开展健康企业建设,创造健康、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场所环境。”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说。
吴静说,职业人群1/3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场所度过的,具备充足时间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企业单位组织化程度高,通过提出“防癌”目标并实施各种激励机制,容易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也能通过员工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向其家人“扩散”。
吴静坦言,职业卫生的发展离不开工作场所的健康促进和慢病防控,但目前我国职业场所防癌抗癌处在探索阶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16年开始试点防癌抗癌工作场所建设,经过几年探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计划近期向全国疾控系统推广”。
《实施方案》还提出,用人单位负责开展工作场所致癌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评价和个体防护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此,吴静表示,用人单位负责人对职业场所防癌抗癌工作的重视程度是这些目标能否落实的首要条件,因此要对这类人群进行培训,普及相关知识。


编辑:刘畅

关键词:癌症 筛查 早诊早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