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童有好:营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的建议

2019年10月10日 15:14 | 来源:《经济纵横》
分享到: 

发展环境是对企业决策产生潜在影响的各种外在一般要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营商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社会化服务环境等,伴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整个过程。民营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其经济实力的强弱主要体现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要素的聚集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对资本、技术、人才等的吸纳能力和区域内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最终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成为跨国公司选择性投资的“投资指南”。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创造力和活力。当前,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发展环境,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时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缺乏活力,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对发展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内改革的需要,也是对外开放的要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一、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在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各地相继出台了各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和政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当前一些地方依然把重点放在给民营经济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上,而对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重视不够,导致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同时随着民营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发展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较低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190个经济体中位列46位,较上一年度上升32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28位,较上一年度大幅上升65位。2018年,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 533家,同比增长69.8%;合同外资达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近1700个,同比增长23.3%,显示出我国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对外资吸引力越来越大,使其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越来越强。然而也应当看到,对标国际进行横向比较,我国营商环境排名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在营商软环境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衔接不畅,办事指南表述模糊不清、流程复杂、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办理同一个事项,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反复提交材料的现象比较普遍,开办企业登记不够便利;执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主动性不强,配合不积极;权本位、官本位意识浓厚,部分职能部门热衷于争审批权、行政权、处罚权。二是在商务成本方面。民营经济费用负担重,社保费、部分政府性基金收费较高,乱收费、乱罚款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把相关检测、认证等业务委托给特定的中介服务机构,收费高;要素成本特别是企业用电、物流等生产经营成本偏高。三是在政府服务方面。简政放权不彻底,存在放“小”不放“大”、放“责”不放“权”现象:“权力寻租”和“权力干预”经常阻碍甚至破坏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新官不理旧账,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服务能力不强,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承诺、轻兑现,喊得多、干得少,上热下冷现象等。

(二)政策环境难以保障政策有效落实

围绕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困难、市场准入、平等发展等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正在形成,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但政策制定的好不等于民营经济得利,政策如果落不到实处,就难以发挥其实效。一是一些地方政策随意性大,多为“拍脑袋”决策。政策可预期性不强,缺乏稳定性与持续性,甚至一些政策朝令夕改。二是政策出台之前没有广泛征求企业意见,不接地气。一些政策起点太高,总是“够不着”,一些政策不痛不痒,感觉“不解渴”,导致政策执行难。三是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申报程序复杂,操作成本高,甚至还有“寻租成本”。企业未必能真的得到实惠,大大降低了企业利用政策促进其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在资金、政策及相关利益分配方面,存在明显偏向国有企业的现象。民营企业在政策导向下处于不平等地位,甚至由此引发“国进民退”的猜测,这不仅会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根基,也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法制环境仍存在不平等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努力为民营经济提供平等的法制环境。2018年修宪后,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对民营经济的保护达到了法律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总体上在不断地变好,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立法方面。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中,基本上还是以所有制类型区分不同的立法标准,不同所有制主体享受不同的权利。强调对公有财产的保护,而关于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护的内容较少,且大多比较笼统,保护力度和全面性都比较欠缺。虽然保护私有财产权写入宪法,但在法律执行中,因所有制而形成的国家(集体)财产优先于私人、民企利益的观念并未彻底消除。同时,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家个人依赖程度很高,但我国相关法律对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还存在不足。二是司法方面。受立法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司法人员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公轻私”的思想,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厚此薄彼的判罚,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如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某些经济纠纷案件,或不能秉公处理,或久拖不决,致使某些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平等、及时、有效保护。三是行政执法方面。一些公务人员缺乏依法行政理念,在行使执法权时,不注重立法本意而是根据自身理解进行执法,甚至完全无视法律的存在。四是诚信立法方面。缺少有效的惩罚机制,失信成本低。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已颁布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等规定了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缺少与诚信直接相关的立法。同时,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尚未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此外,个别地方政府信用责任机制不健全,部分领导干部契约意识不强,缺乏程序规范和法制意识,不讲信用,不守法规,不履行承诺,导致失信于民的现象屡屡发生。

(四)融资环境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面对民营经济融资困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但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面对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现有金融体系还不能有效提供充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是间接融资渠道不畅。在贷款过程中需要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经营情况、信用信息等,但这些信息往往分散在各个社会部门和机构中,难以得到有效认证。同时,在向银行申请贷款过程中,需要中小微企业提供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而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都不具备拥有充足的固定资产的实力,难以享受到大型金融机构的优质金融服务。此外,各地纷纷成立了以地方政府为背景的投融资平台,但贷款主要向大国企、大项目集中,客观上加大了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二是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我国在主板上市的大都是国有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的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凤毛麟角。三是民间融资加大了民营经济的风险。由于正常的融资渠道受阻,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只能铤而走险,采用高利贷、非法民间集资等非正常民间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营经济的经营风险,甚至可能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陷入犯罪深渊。

(五)科技创新环境缺乏活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创新环境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民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发挥其创新优势,科技创新环境亟待加强和改进。一是创新型人才供给不足。由于各种因素,我国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无法吸引优秀人才,人才流失严重。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较大障碍。成果转化涉及科技成果来源、资金投入、利益分配、产业化运作、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目前,缺乏相应利益机制的设计及其相关配套制度、法律的制定实施。现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由于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有效落实。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产品和技术被侵权的现象普遍存在,全社会尊重、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现行财税政策、科研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及科技金融服务政策,对科技创新支持缺乏力度。五是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高端服务业态较少。

(六)社会对民营经济存在一定程度偏见

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可以给民营经济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成为激励民营企业成长的动力和监督规范民营经济的镜鉴、标尺。反之,不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可能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目前,在一些人心目中,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正宗,发展民营经济不过是权宜之计,这样一种意识根深蒂固,导致人文社会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还不浓厚。一是舆论环境不佳。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民营企业家承受了很多不应有的偏见,“无商不奸”“为富不仁”等观念流弊至今;民营企业员工和一些职业经理人打工心态明显,对企业缺乏主人翁意识,使民营企业家不得不面对舆论无形的压力,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二是创业环境难以激发创业热情。我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创办公司的难度降低,创业者的热情明显高涨,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和偏见,很多人就业的首选仍然是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大众创业实际上是百姓创业、草根创业,其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的积蓄。民营企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社会财富、为国家缴纳税收。而一旦创业失败,则需独自承担所有的风险。并且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得不到一视同仁和平等对待。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