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 打倒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拦路虎”

2019年10月16日 10:20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宁波10月15日电(记者 王硕)“兰溪的一家纺织企业,花了近千万元,选购了近十家知名企业的软件,但生产线上线后发现,各家软件不能协同工作;还有新昌县的一个企业,把不同的制造单元分包给西门子等四家企业做数字化技改,结果最后,各家的软件互不相融……”在10月15日举办的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毛光烈说,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企业自愿就可一蹴而就,还面临着三只“拦路虎”,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实施。

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是浙江省政府参照国家组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模式成立的智库组织。根据浙江省发展数字经济的部署,正全力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近期,他们针对相关问题作了一系列调研,发现不少问题。

!

“搞总包”打破各自为战

首先,企业的数据孤岛、应用软件不协同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拦路虎”,而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分包制”。

目前,一个制造单元、一条数字化生产线往往由不同的工业信息工程公司分包。由于采用的数字化接口、通信协议、数采模式不一,造成了各个制造单元或每条生产线的数据孤岛;同样,由于缺乏集成方案,又造成了各种软件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

怎么办?专委会给企业出了主意——“搞总包,让一家企业来主导”。但这光有意识不行,还需要一系列工作支持——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数字化系统解决问题的总包商;另一方面,还要全面推广数字化工程的总包模式。

毛光烈解释说,即牵头总包商技术上要做好集成,如果最后的成果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总包商要负法律责任。

为推动这项工作的进行,专委会协助滨江国家高新区编制了培育“六大系统解决数字化问题供应商”的行动方案,出台了政策举措。

据毛光烈介绍,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浙大中控、宁波和利时、陀曼智造、力太互联、优海信息等21家行业性数字化工程总包商或牵头总包商健康成长,已成为浙江企业数字化工程总包模式的“领头雁”。

发动行业力量化解“不好用”

缓解了第一个问题,专委会在调研中还发现,软件开发水平低、持续服务改进难,即软件“不好用”也是限制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拦路虎”。

不同于一般软件,工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知识和工艺。高水平的工业软件需要“懂行”的人去办。因此,专委会认为,要发动行业的力量,把培育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作为主攻方向。

于是,专委会与新昌县、陀曼集团一起开展试点,成功培育了轴承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昌模式”。目前已有200多家轴承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范围从新昌县扩展到常山县、慈溪市等地区。

此外,他们还鼓励有关地区出台政策举措,招引人才团队,建立不同行业的互联网平台。目前,浙江省已经打造了陀曼轴承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力太乐清电气行业云、优海永康汽配行业云、创元北仑模具行业云等近10家行业云平台,可以为工业企业提供生产系统的预测性维护、工艺参数的优化、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人员调度与考核激励服务等。

挖掘数据价值解决增值效益差

行业云有了,并不是结束。

专委会调研发现,云上的增值服务产品少,数据价值服务软件产品短缺是第三个“拦路虎”,亦是企业“上云快”,用云增值效益差的“短板”所在。

为此,抓好企业大数据增值服务软件产业的开发就成为专委会集中力量突破的第三个重点。

他们开始引导行业云平台服务商把“比数据谁分析得深、谁增值服务软件开发得多、哪个行业云平台为客户企业增值服务大”作为发展方向,围绕企业增产增效、降本增效、提质增效、减人增效等目标,细致地开展数据对比分析、深挖要素浪费的原因与价值潜力,广泛开展工业技术知识APP开发合作与人工智能应用的产品开发。

对于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工业企业数控机床数据接口不一、通信协议版本繁杂、企业数字化改造连接难、实现统一通信难等共性问题,专委会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总之,工业数字化转型要系统解决‘企业物联网客户规模足够大、平台足够轻、计算足够云、软件服务产品足够多’等问题。”毛光烈认为,工业企业数字化工程总包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数据价值软件服务产品开发商、工业即插即用智能模块开发商是工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四大“主导力量”,“要加强培育并发挥好作用”。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数字化 企业 行业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