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今秋,中国买家让西方艺术又火一把
文 | 本刊记者 刘礼福
刊于《艺术市场》杂志2019年10月号
西方艺术如此频繁地在中国市场亮相,且佳报频传,不仅说明中国藏家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延续了亚洲藏家在国际市场中购藏西方艺术的走势,更证明他们的成长已然引起两大国际拍卖巨头的关注。
仔细审视这股愈加强劲的潮流,不难发现,其中的诸多有趣动向正在悄然而深远地影响着国内外艺术市场的发展轨迹,更在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共进。
香港苏富比2019年春拍现场
9月21日,佳士得上海2019年秋季拍卖会一如既往地推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其中占据半壁江山的西方艺术成绩斐然。
进入10月,香港苏富比将在2019年秋季拍卖会同期举办4场展售会,其中3场的内容便是呈献横跨7个世纪、涵盖不同板块和风格的一系列西方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不再猜测,而是敏感把握
佳士得上海2019年秋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推出的30件拍品,西方艺术的占比与亚洲艺术不相上下,既有印象派又有战后艺术。
“不论从拍品的数量还是整场的构成来对比,此季夜场跟佳士得上海过往的7年差不多,但明显感受到,西方艺术部门对内地市场的品位更能敏感把握;不像六七年前,尽管从国际拍场上总结到亚洲藏家的竞标取向,但仍站在西方市场的角度来猜中国藏家的兴趣点。”佳士得中国区总经理胡伟爔分析,“像今年首次带来的美国艺术家阿历克斯·卡茨的作品,其实在Art021和西岸等艺博会上能经常看到,而且在西方拍卖场上已有很多中国藏家参与其作品的竞拍。”
“卡茨虽然是首次来中国,但一来就是不一般的作品。它的规格很大,2米多高,是他典型的电影情节式的人物画作品。”胡伟燨介绍,“譬如德国艺术家安德烈·古斯基的《迪拜世界一》就是摄影艺术,也是该艺术家作品首次登陆中国市场。另如萨尔瓦多·达利的《时间的轮廓》高近4米,气势恢宏。其实在过去两年,佳士得上海都曾推出过达利的雕塑,首次是在2017年秋,《凯旋的大象》最终以1320万元成交,截至目前这是达利雕塑的最高拍卖纪录,而《时间的轮廓》比《凯旋的大象》还要高出1米多。像《流淌的时钟》也非常典型,内地藏家一眼就能认出是达利的作品。这是此季夜场与以往相比的第二个特别之处——带来的西方艺术品更大型和典型。第三个不同是整场中艺术家的构成,有更多新面孔和不同材质的艺术品出现。”
朱莉·梅赫雷图 《墨景(深邃的光)》182.9×243.8cm 成交价442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9年春拍
在苏富比与其2019年秋拍同期举办的“贝瑞·弗拉纳根雕塑作品展售会”“遇见意大利/西洋古典选粹”“赏心:悦目新视野”展售会系列第四季中,拍品的构成既有延续又有突破,也体现出其对中国市场喜好的准确把握。
“第四季的‘赏心:悦目新视野’依然带来涵盖19世纪及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创作,探寻从印象派到普普艺术风潮的起落,艺术家和作品的阵容更加强大。”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策划总监黄杰瑜告诉记者,“西洋古典艺术是在2018年秋拍期间因‘遇见自然’大获成功之后,于今秋第二次亮相,主题是‘遇见意大利’,推出自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品30多幅,几万元起拍的价位非常合理。”
由苏富比与沃丁顿画廊合作呈献的英国雕塑家贝瑞·弗拉纳根在香港最大型的个人作品展,更是今秋香港艺术市场的一大亮点。“因为弗拉纳根被誉为战后英国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于1991年入选皇家艺术研究院并获大英帝国勋章,其作品至今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艺术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等机构的多场知名公共收藏展出,在中国艺术界也闻名遐迩。”黄杰瑜说。
看到西方艺术品在中国市场的持续走热,两大国际拍卖业巨头不遗余力地在中国市场推广西方艺术,并不断突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树英认为,这与国内拍卖场上西方艺术的形式和作品都在快速发展是同步的。
“2017年至2018年,油画及当代艺术在国内拍场的成交额持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是所有品类中最好的,成交额占比是30%。也就是说,国内市场的拍品结构中虽然传统的中国艺术品占了2/3,但油画及当代艺术部分的份额也在增长。据统计,均价在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以上的西方艺术品的成交量也在增长。”欧阳树英分析,“在2019年对北京保利、中国嘉德、西泠拍卖、北京荣宝、北京匡时、广东崇正、北京翰海、北京诚轩、上海朵云轩、北京华辰10 家公司春拍成交额的统计中,第一次增加了西方艺术这个品类。另如中国嘉德今年推出的西方现代主义大师安塞姆·基弗的《新月沃土》,其成交额不仅打破了艺术家的世界纪录,还在其拍品构成格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所以被视为西方艺术在中国市场的标志性事件。在10家拍卖公司的统计中,今春共推出关于西方艺术品的拍卖共3场、成交200多件,成交率达78%,高于其他品类的成交率。”
朱利亚诺·迪·彼罗·迪·西莫内·布贾尔迪尼《年轻男子肖像》香港苏富比2019年秋拍
经过激烈竞争,佳士得上海2019年秋拍实现总成交额近1.5亿元;其中实现1.24亿元的晚间拍卖中,西方艺术品的成交总额达4575.6万元,占成交总额近40%。
像萨尔瓦多·达利的雕塑《时间的轮廓》成为晚拍中西方艺术品类最高成交价作品,成交价为768万元。阿历克斯·卡茨、杰哈德·李希特、安德烈·古斯基、艾廸·马丁内斯、托尼·克拉格,以及卡塔琳娜·格罗斯等西方艺术家首次在上海拍场亮相,亦拍得优异成绩。如卡茨的作品《珍妮弗和马蒂厄》以504万元成交、杰哈德·李希特的《富士》以384万元成交、安德烈·古斯基的摄影作品《迪拜世界一》以240万元成交。
巨大转变就在近三五年时间
当2014年业界还在慨叹:西方艺术还未真正进入中国藏家的视野。1年后,被全然掀开的中国藏家争购西方艺术的面纱,却让国内外业界震惊;之后3年,此种趋势并未因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处于深度调整的状态而显颓萎,反而以每年逾25%的速度在增长。
这在自2006年起出任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主力策划及拓展苏富比亚洲区内业务并重点开发中国市场的程寿康看来,中国藏家的收藏体系不仅在多元化发展,格局也在向国际化提升,更会推动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和市场步入全球化。
其实早在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规模跻身世界第二的2011年,全世界便开始高度关注中国藏家的发展,但因其购藏目标仍锁定在中国古董和艺术品,所以并未对其在国外市场给予更多、更深入的研究。2013年11月,大连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1.72亿元拿下毕加索的名作《两个小孩》——被视为中国藏家购买西方艺术品的标志性事件。此外,万达还以274.1万美元竞得毕加索1965年创作的《戴帽女子》。2014年11月,华谊董事长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斥资3.77亿元购藏梵高的静物《雏菊与罂粟花》。这些事件虽极大地挑动了西方市场的神经,但终究因“看上去是个别现象”,所以并未在国外市场激起千层浪。
同样,在2014年5月的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不论是一些国际画廊将代理画家全部“上架”来测试亚洲行情,还是业内媒体和观众的现场感受,都发现中国买家的收藏品位仍集中在中国。甚至有媒体以“毕加索遇冷,曾梵志作品高价成交”“西方艺术还没真正进入他们的视野”作为标题来报道艺术展的实况,亦有不少媒体专门就此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亚洲对于国际艺术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然而,2015年中国藏家在国际拍场上的超常发力,彻底改变了其在业界的普遍印象,并掀开了中国藏家购藏西方艺术的面纱。
2015年5月,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以2990万美元竞得毕加索1948年的《盘发髻女子坐像》;大连万达在纽约苏富比以2040万美元购得莫奈的《睡莲池与玫瑰》。同月,华人置业的掌门人刘銮雄先在纽约佳士得以6740万美元竞得毕加索的《女人半身像》,后在纽约苏富比以4170万美元把利希滕斯坦的《戒指》收入囊中。而“俏江南”餐饮集团创始人张兰,则在纽约佳士得拿下“如果我还活着,我在周二见到你”专场拍卖的封面和封底作品——分别以1864.5万美元和1046万美元竞得德国马丁·基彭伯格的《无题》和美国安迪·沃霍尔的《小电椅》。11月9日,刘益谦以1.704亿美元竞得莫迪里阿尼的《侧卧的裸女》,不仅创造了莫迪里阿尼个人作品的新世界纪录,还在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成交榜单上位居亚军——仅次于以1.794亿美元成交的毕加索的《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本)。
尤其是刘益谦的创纪录举牌,不仅让国内业界为之沸腾,更让国际市场对中国藏家在西方艺术板块所表现的眼力和魄力刮目相看。也正是此番浪潮,引起国内外的持续关注,以至于当时有媒体惊呼“中国买家悄然崛起”。
“过去5年,亚洲藏家对西方艺术品的需求在增加。这是受亚洲经济增长的推动,但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藏家不断拓宽的收藏品位。”程寿康告诉记者。
双向推动产生的艺术购藏潮
七年前曾预言“购藏西方艺术品的中国藏家会越来越多”的艺术市场学者、资深专家龚继遂表示,中国藏家对于西方艺术特别是20世纪或之前的欧美蓝筹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所表现出的极大兴趣,是由双向推动而产生的。
“由外而内,许多西方画廊、拍卖行、艺博会扩张到亚洲,向中国藏家和民众推介西方艺术,更为成熟的西方艺术市场容易吸引内地藏家。他们不用担心买到伪作,而且在纽约或伦敦竞买艺术品往往意味着进入更好的社会阶层。由内而外,是文化消费从本土转到全球,因为我们不能仅仅消费德国的汽车、日本的电器、法国的红酒,艺术品消费是很自然的结果,也是资产配置的需要。如果说,在资产配置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古董和近现代字画是人民币资产的最佳载体,那西方经典艺术则是美元资产的最好代表,这既有利文化的传播,更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视野全球化的新时代趋势。”龚继遂分析道。
正因有双驱动,2015年中国藏家在国际市场上掀起的西方艺术购藏潮,虽然在之后的2016年未延续出现创纪录的举牌,但势头仍然强劲,并延续至今。
贝瑞·弗拉纳根《月金兔》 2008年 香港苏富比2019年秋拍
2017年,在业界总结的全球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几大趋势中,亚洲藏家仍然对西方艺术品表现出极大兴趣。而最令业界瞩目的事件,当属在2017年5月,佳士得纽约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亚洲藏家以4504.75万美元拿下毕加索的《静坐的蓝袍女子》、以5736.75万美元拿下布朗库西的《沉睡的缪斯》。同年11月佳士得纽约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一位中国内地买家以8131.25万美元拿下梵高的《田野里犁地的农夫》——成功跻身梵高作品拍卖的第二高价。
据苏富比统计,2017年,所有亚洲藏家中有38%曾购买过西方艺术品,相比2016年增长9个点。2019上半年,苏富比全球拍场购藏西方艺术品的亚洲藏家人数较2018年同期增长25%;其中在2月的伦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来自亚洲的竞投者较同期上升50%;4月的香港现当代艺术两场晚拍中,西方艺术品的成交率达90%;5月的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约1/4的拍品由亚洲私人藏家竞得;6月的伦敦当代艺术拍卖上,亚洲藏家的成交总额为2017年同期的近3倍。来自亚洲的竞投人士及买家不仅数目增长,其收藏品位也不断拓宽,包括Sam Gilliam、Henry Taylor及Eric Fischl等多位拍场“新面孔”备受追捧。
佳士得印象派与现代艺术中国区总监谭波告诉记者,近两三年来,中国内地藏家在全球拍场竞标西方艺术品的增长速度非常明显,尤其对单价非常高的拍品投标更为积极。只不过因考虑到客户的隐私,未做及时的新闻发布。总结他们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尽管他们入场的时间很短,但很快能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拍品,短短几年的经验比其他地区的藏家多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都多,而且他们的起点和眼光也比较高。
萨尔瓦多·达利《时间的轮廓》 铜雕 绿色、金色及褐色铜锈 380×259×200cm 成交价768万元 佳士得上海2019年秋拍
“这跟他们过去在中国市场的经验积累有关。”谭波分析道,“他们非常了解艺术市场的规律,会觉得高品质、稀有的艺术品哪怕现在最贵,将来也会最贵,所以他们直接在夜场来竞投。无论在纽约、伦敦还是香港,佳士得会同时举行3场拍卖,第一场是印象派及现当代艺术夜场,第二场是日场,第三场是纸上作品专拍。后两场的标的单价多为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上百万美元的不多,所以,入场门槛比较低。欧美藏家进场时多从纸上作品开始买起,先买几万美元并经过两三年的慢慢学习后才进入日场,并开始买二三十万美元的,等储备的经验和知识多了才会到夜场买几百万美元、上千万美元的拍品。但中国藏家一开始接触西方艺术,就从夜场的印象派入手,而且会找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两三年后觉得对西方艺术仍有兴趣,才会到日场和纸上专场去,但也是挑最好、最精美的作品。”
更具普遍意义的是,佳士得、苏富比不再是中国藏家购藏西方艺术的主要渠道,富艺斯、邦瀚斯等其他国际拍卖行也借此收获良多。
2016年11月,富艺斯在香港首槌“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晚间拍卖,成绩骄人。次年秋拍的“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专场,更是收获颇丰——全场71件作品实现1.198亿港元的成交总额及90%的成交率。其中,封面作品乔治·康多的《蓝裙女子》以1210万港元成交,并刷新该艺术家在亚洲的拍卖纪录。此外,沃尔夫冈·提尔曼斯、亨利·摩尔、乔治·巴塞利兹和莎拉·修斯均刷新了各自的亚洲拍卖纪录。
“从目前来看,中国藏家大举进入购藏西方艺术的队伍,并时而竞得极高价位的拍品,也在不时地创造新纪录,但这并不能对西方艺术经典作品的价格结构和市场轨迹产生大幅度或者颠覆性的影响,毕竟中国藏家在此领域是一个迟到的参与者。”龚继遂认为,“跟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藏家竞购印象派艺术的盛期行为相比,中国藏家的规模仍然小得多、选择意识强得多、参与人数也少得多,也不会像尤伦斯等西方画廊和藏家那样通过敏锐的观察、极富前瞻性的判断、成熟的运作,对中国当代艺术通过创建性的收藏和运作而产生深远影响。”
编辑:杨岚
关键词:艺术 中国 西方 藏家 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