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吴焕淦:要保护好中医药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10月30日 09:52 | 作者:吴焕淦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刚刚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是中医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和决策,中医药由此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在《意见》中,“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是六大任务之一。而特色疗法是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的重要载体,比如上海陆氏针灸疗法、杨氏针灸疗法、严氏化脓灸疗法、盛氏针灸疗法等“海派针灸”等,都因为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喜爱。其中,陆氏针灸疗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目前一个重要的困境是,这些特色优势疗法也常常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而这些特色技艺疗法一旦失传,将是我国中医药文化领域的重要损失。因此,响应大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导精神,我认为应重点挖掘中医药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既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我想以“陆氏针灸疗法”的挖掘和保护为例,来说明情况。

陆氏针灸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流派特色,是陆氏针灸创始人陆瘦燕先生和朱汝功先生终其一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继承、发展、提高而形成的,其最大的价值体现就是能够服务于百姓。众所周知,针灸对诸多疾病疗效确切,而陆氏针灸疗法的一些手法特色更是对很多疾病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21世纪初,我的团队就非常关注陆氏针灸疗法,并进行了研究,撰写发表了“针灸学家陆瘦燕”“陆氏针灸流派的形成与传承研究”等论文。我们还整理关于针灸学家陆痩燕的相关学术研究及临床医案,并牵头申报了“陆氏针灸疗法”上海市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1年,陆氏针灸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将这段经历分享给中医药的宣传者、保护者,相信对于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工作将有一定裨益。

陆痩燕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一位针灸学家,陆氏以其独特的手法、配穴和切诊方法,效如桴鼓的疗效而享誉海内外,是现代中医针灸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但是陆痩燕及其夫人朱汝功的直系门人均年事已高,后继乏人,我们较早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于是主动承担起了保护和传承“陆氏针灸疗法”的责任和义务。

2009年,由我领衔牵头,以“陆氏针灸疗法”申报上海市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组织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及陆氏针灸的相关传人一起继承发扬。2009年7月22日这天早上,我们来到陆瘦燕先生的夫人朱汝功先生家中,向陆氏针灸疗法共创人朱汝功先生介绍了“陆氏针灸疗法”申请非遗的内容和要求,以及今后传承发展的打算。在我们融洽的交流中,朱汝功先生欣然答应来签署授权书,因为怕自己字写不好,她老人家特意在另一张白纸上练习了一遍,随后在授权书上郑重地签下了“朱汝功”三个字。同年,“陆氏针灸疗法”正式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1月22日,“陆瘦燕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陆氏针灸学术思想交流大会”在上海浦东创新港会议中心召开,海内外共有300多位代表出席此次大会。

陆氏针灸在业内有着冰火神针的美誉,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做到出神入化。因此我们在传承中不忘创新,在针刺手法方面,我们对陆氏针灸的“烧山火”“透天凉”“导气针法”等方法均做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今后的进一步传承创新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中医药的特色技艺、疗法正是这些文化遗产的组成。因而在我看来,抢救挖掘全国区域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希望,在这次大会之后,中医药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迎来全国范围的重点关注和保护,这也将使得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春天。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编辑:刘畅

关键词:中医药 文化遗产 物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