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非遗保护的“广式样本”未来路在何方?

2019年11月05日 17:26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盛世长卷”巨幅动态高清投影、“汴河码头”270°全息球幕影院……今天上午,在2019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上,“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展与广州市民见面,这是一次国际化数字语言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的源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根。

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创”……自2007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来,敢为天下先的广州用12年的时间重新定义了非遗保护的内涵。

如何平衡好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文明传承?如何为非遗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广州的非遗保护实践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

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冯艳丹

非遗底蕴

“活水养活鱼”引领全民参与

銮舆堂大门慢慢打开,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传承基地小演员扮演的“生、旦、净、末、丑”踏着碎步而出,在门前进行粤剧行当展示。他们舞动“水袖”,展示“粤韵脸谱”,表演岭南传统武术,用动感快闪等现代方式演绎传统粤剧。

10月24日,“老城市、新活力”文艺展演系列活动在广州市荔湾区上演,在粤剧艺术博物馆、銮舆堂、李小龙祖居、八和会馆、永庆坊等历史建筑和文化地标的快闪活动中,通过情景表演让市民群众感受这个城市的记忆。

文艺当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精神为灵魂。行走在广州荔湾区的街边,常常听到悦耳动听的粤剧、粤曲。在这里,不仅大人痴迷粤剧,就连小娃娃也大多能唱上几句。

荔枝湾艺术团扎根荔枝湾大戏台整整八年,每天下午表演粤剧粤曲,风雨无阻,真正把戏曲送到社区门口。年过七旬的杜铭扬已经当了20年团长,“每天为爱听粤剧的街坊表演,为爱唱粤剧的发烧友服务,尽管累一点也值得”。

粤剧,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列为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中国戏种。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5年前,广州制定了《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广州民间戏曲社团(粤剧私伙局)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今1300多个粤剧私伙局,活跃在广州大大小小的街道和社区,每年开展各类戏曲表演活动8万多场。

文化为了人民群众,文化源于人民群众。非遗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如同鱼离开了水,街坊、社区就是养活非遗的水。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保护其中一个精神就是进社区。”广州市文广新局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正准备出台《广州市振兴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方案》,推动非遗五进工作,其中的一进就是非遗进社区。”

“通过培育非遗社区土壤,积极引导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在社区常态化开展演、讲、示、教等传承传播活动,逐步实现传承人在市、区、街镇三级文化设施布点全覆盖。”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传承手段

打破非遗传承的时空局限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传承做得好,非遗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日前,广州市政府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黄飞鸿狮艺、广式烧味制作技艺等成功入选。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广州市政府非遗工作的重点。目前,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有47个,这些非遗传承基地以学校为主,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如海珠区的11个非遗基地有9个为中小学和幼儿园。

9月20日,“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表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广州市“广绣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海珠区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十佳创新实践案例。

从兴趣班到乡土教材,从学生到老师,从单个项目到全面铺开,广州市非遗进校园取得很大进展。“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广州市政府提供的制度保障。从2002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正式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起,广州的非遗校园传承正式提上日程。此后,关于非遗进校园的法律政策层出不穷,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非遗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省级传承人,广彩大师许恩福认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更多选择。“传统的传承方式就是父子传承和师徒传承两种,有很多局限。我们希望传统文化能利用当代的科技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非遗能走得更远,让更多人认识并喜爱。”

如今,非遗传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今年6月,许恩福在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为广州市37中20多名学生现场讲解广彩,同时通过5G网络在教育路小学开设远程教学端点。“我通过显示设备可以实时看到教育路小学远端听课点的同学,而教育路小学的同学通过屏幕也可以清楚看到听到我的演示讲解,跟面对面授课差不多,孩子们第一时间有回应。”5G远程教学中采用的正是许恩福和他的女儿许珺茹推出的一套系列丛书《非遗玩家·广彩瓷》,面向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产业化探索

拥抱市场“圈粉”年轻人

非遗产传承基地只是提供了舞台,非遗传承的总导演应该是非遗传承人。他们如何看待传承?对于“最年轻讲古佬”彭嘉志来说,坚持说书收徒传技艺就是最好的传承。对于西关打铜的传承人苏英敏来说,研发新的铜器产品,玩转“非遗+网购”,拓展铜艺产品销售空间,就是最好的传承。

不同非遗项目的年轻传承人,在“创意”这一点上,奇妙地找到了共鸣。由彭嘉志、打铜技艺传承人苏英敏等9名非遗新生代共同发起的广府汇项目,包含九个非遗项目:粤语讲古、广彩、宫灯、西关打铜、通草画、古琴、饼印、榄雕、剪纸等。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非遗产业化至关重要。在广州举行《财富》论坛期间,“广府汇”推出的六件套“广府非遗产品伴手礼”崭露头角。迷你版的宫灯、铜算盘、通草画、月饼模具等,博得不少年轻人的青睐。广府汇的年轻人们还筹建“非遗玩家”项目,建起一个1300平方米的非遗平台,使它成为传习中心、交流中心、创意中心、广府文化旅游目的地、非遗文化产业的实验基地……

无论是“广府汇”还是“非遗玩家”,都是年轻的传承人敏锐地感知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市场出发的有益尝试。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是繁荣文化事业、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对于广彩艺术风格的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瓷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许珺茹认为,“广彩是中西方艺术融合的,不能限于中国或者是某个国家地区,广彩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应该是世界性的、现代性的,而且广彩一直是紧贴市场需要的。我们一直没变的是个人定制,就是明白要尊重市场需要,这样广彩才有活力。我们广彩人的工作,就是让广彩走向更深更广。”

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非遗产业发展,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内涵。未来,广州将由政府补贴租金,支持非遗项目进驻文化产业园区试点建设,形成聚集示范效应。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同时,支持探索建立各类型非遗工作站,推动非遗跨界融合发展。


编辑:杨岚

关键词:非遗 传承 文化 保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