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画好同心圆 建功新时代—议政江苏>智库 智库

长江经济带城市转型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9年11月20日 18:40 | 来源:江苏智库网
分享到: 

长江这条古老的母亲河,拥有完整开放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她以水为纽带,承上启下,承东启西,流域覆盖11个省市区,人口和GDP分别占到全国的40%,既是中国发展的“经济脊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脊梁”。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长江经济带城市转型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树立全局发展观念,摒弃急功近利心态,找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变粗放利用为集约利用、变低效利用为高效利用,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美美与共。

保护与发展不是零和博弈,核心在于尊重规律。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路子找对了,绿水青山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总的来讲,要坚持调适理念、破立并举。一是调发展理念、调发展方式。不充分的发展与粗放的发展方式带来很多副作用,这是沿长江开发所面临的历史困境,也是需要长期面对的客观现实。推动沿江城市绿色转型,就是要精心调适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既要彻底摒弃“重开发,轻保护”的错误倾向,更要加快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既要扛得住转型期的阵痛,又要经得起转型期的反复,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必须清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共抓大保护非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能推动沿江经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二是破无效供给、破低端产能。长江沿岸长期积累的传统产能体量较大、动能疲软,严重挤压高质量发展空间。对沿江产业存量,要区别对待,可以“切一刀”,但不能“一刀切”,对于环保问题重、经济效益差的项目,要做好减法,坚决予以腾退,为绿色发展腾出空间。对于产业增量,要保持“蹄疾步稳”定力,对水资源开发、港口岸线利用和一些重大投资项目,要周密研判、科学决策,绝不能无序发展、降格以求。三要立高质量产业、立高质量链条。新产业、先进动能是沿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对符合产业政策、符合绿色要求、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要实行资源聚焦、重点扶持、配套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以产业“含绿量”提升沿江开发的“含金量”。

区域与条块不能单打独斗,重点在于协作联动。目前,长江流域管理机制上还存在协商制度不健全、信息共享不充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协同保护的成效,务必改变这种状态,实现协作联动。一是规划“一盘棋”。针对长江经济带整体性、关联性等特点,强化全局观念,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二是治理“一体化”。针对流域污染的扩散性、复杂性等特点,建立更高层面的协调机制,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流域治理体系,最终形成区域之间、政府部门间权责关系明确、信息共享顺畅、行动有机联系、纠纷迅速解决的一体化治理格局。三是执法“一把尺”。要充分考虑资本逐利性,针对长江上下游乃至沿海及其他流域的污染防治,明确统一的执法标准,防止出现污染的梯度转移。

治理与修复不会一蹴而就,关键在于制度体系。近年来,面对持续刮起的环保督察风暴,少数地区迫于环保问责压力,存在急功近利、避难就易心态,一些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现象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必须清醒认识到,污染防治既是一场歼灭战、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体系、责任链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止血与疗伤”相结合,既着眼当前、解决突出风险隐患,又着眼长远、解决常态治理问题,如此,方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彻底好转。一是全面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企业直接责任、党政主体责任、部门管理责任、群众参与责任、环保监督责任、司法制裁责任,通过构建衔接紧密、完整闭环的责任链条,加快实现由“政府主导和单一治理”向“政府主导、企业联动、社会公众参与”转变。特别是在公众参与方面,要完善扶持激励机制,打响保护长江的“人民战争”,既聚焦群众体验,让居民共享“绿色福利”,更培育全社会的绿色责任、绿色自觉,激发每个人的环保热情,使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二是系统推进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综合施策。一方面,要坚持治已病,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全面梳理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系统制定治理和修复方案,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坚持防未病,调整长江流域产业布局,避免上游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下游、支流转移,努力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三是从严执法监督。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才能为美丽家园建起坚实的“防火墙”。要清醒认识污染问题的反复性,严格落实国家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三线一单”,形成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硬约束。要完善决策责任、政绩考核、环境监管、责任追究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考核督促确保政策刚性落地,用制度红线守住绿色底线。

来源:江苏智库网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