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浇灌“三农”,金融科技企业“水”该从哪里来?

2019年11月26日 09:55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过去10余年,以宜信公司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头部企业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利用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三农”发展、精准扶贫,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探索难能可贵,极大地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很大的不足,也真正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落到了实处。纵观这类公司面临的发展前景,几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有几个思考,也是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向人民政协报记者讲述了他的思考。

一个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扶持这一类金融科技公司发展。“我感觉,现在还缺少‘最后一公里’,金融科技不是农信社或城市商业银行,按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央行释放流动性出来,但这些‘活水’还流不到这些金融科技公司,影响了支持小微、扶贫、助农等力度。金融科技企业自身融资渠道并不多,这就面临资金上的困难。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货币传导机制如何再往末梢传导一下,传导到专门从事普惠金融科技公司。”肖钢这样表示。

肖钢同时表示,应当研究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他们更多发展小微扶贫助农贷款。

“我的一个看法是,如果中国没有一批金融科技与‘三农’能够结合起来的企业,谈金融创新、金融科技都是没有意义的,也站不住脚。而对于目前正在服务‘三农’的金融科技企业,可以考虑在税费方面进行减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这样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表示。

在张连起看来,有关农户贷款的事,国家担保基金数额很大,这里包括中央出的、也有各省出的,大多数在七八千亿元。这个基金就是用来解决农户贷款担保的问题。“但我依然期待,金融创新能够在信用建设、服务‘三农’方面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诚然,金融创新要在发展与治理之间寻求一个度,但必须要有所突破。宜信的实践表明,金融科技助力‘三农’服务,不仅仅在于解决农户个人的资金需求,分布在农村的小微涉农企业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满足这个群体融资需求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供应链金融。”张连起表示。

张连起建议,虽然目前网贷行业面临行业管制,但也要区分业务条线,有些是一定要停下来的,但有些是需要在严冬中慢慢孵化的,比如针对特定群体的信息中介。

“政协委员都是责任委员,因此我们很愿意听到一些金融创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真招实招,比如金融科技企业在征信方面的专业化做法,专业就是特色,特色就会带来利润和前景,我期待金融科技企业能够更多地尝试助力‘三农’,以自己的实力,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张连起称。

“金融科技企业做融资租赁时,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样,如果金融科技企业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客户也会看数据分析。因此我们发现,数据成为评判当前很多金融行为的重要依据。实际上,金融科技公司应该更多用数据说话,建立一个体系,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模式创新。”在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看来,金融科技企业要用数据手段,保证贷出去的钱能收回来。传统手段已不够用,必须要辅助科技手段。

“当然,即便我们高度关注信用体系建设,但还是要抱着‘让子弹飞’的理念,先去做各种尝试,不要‘一刀切’,有些问题,就是要在发展中解决。”江浩然这样说。

编辑:秦云

关键词:金融 科技 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