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保利秋拍:石鲁《移山》4255万元成交

2019年12月03日 09:21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 

对于石鲁而言,《移山》是他在五十年代初精心创作的钜制,是其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画探索尝试的代表作。

EXYkOTtoKffdAHKjC2Xtdisq9VFmEPxd2GZP7Lhy.jpg

石鲁 《移山图》  117×87cm  1954年作

成交价:4255万元

北京保利2019年秋拍

12月2日晚,北京保利2019年秋拍近现代书画夜场在四季酒店举槌,本专场共计推出87件书画精品,其中石鲁代表作《移山》以估价待询的方式上拍,现场以3500万元起拍,最终以380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4255万元成交。

O2sfnj8Ih5bbXHdcYfo9uFvKfmIWXCH2mjMFpZA9.jpg

1953年,石鲁在青海写生

石鲁《移山》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兰新铁路乌鞘岭隧道建设的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石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瞬间场景,描绘的是乌鞘岭建设工地上,三位青年正同步驾着推土机将土方推聚到一起的场面。《移山》画面题识为:移山。乌鞘岭上之青年推土机手。一九五四年石鲁作。画作题目非常有深意,使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改造自然需要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石鲁巧妙地将此寓意道理移入到画面上,借以赞美乌鞘岭隧道建设者。

4nrRRtpJnsBcv54iZ2D25vGz0w399eQ5JBDJEkQb.jpg

乌鞘岭

0c74FsxemRyRjv7DPoEaxthPe7fLWcMbfXpKN85T.jpg

乌鞘岭火车站

乌鞘岭隧道是1952年底开工的兰州至新疆乌鲁木齐铁路中的一段,这一段是建设难度最大的。乌鞘岭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志书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长安的重要关隘。1954年2月,乌鞘岭劳动大军突破三万,《人民日报》称“这是全国建筑铁路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施工线路长达六十多公里”。1954年4月,乌鞘岭地区七座隧道全部打通,到7月,兰新线铺轨通过乌鞘岭。

jxnkqNR5O8NhJWdZDdR2QuLiB12Zp9EJkMiN4Xgr.jpg

《移山》局部

《移山》画面呈现的现实真实感也表现在更多细节方面。建设者驾驶的推土机,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能力生产,来自于苏联,中国生产第一台推土机则是到1958年才在天津下线。画面的推土机和洪流拍摄图片的推土机是一致的。从外观上看和国产的推土机有明显的的区别:1、乌鞘岭建设推土机驾驶员坐的驾驶室四周是开放的,国产推土机是封闭的。2、乌鞘岭建设的推土机,前部有一个方形铁架支撑,驾驶位后部有一个三角形铁架支撑,这两个支撑架由一个横贯的铁架连接起来,前端有滑轨,通过滑轨的活动控制着牵引绳向下牵拉着推土刀。当年出版的推土机操作书本封面,便是印制的这一类型的推土机。

zqP2xeHiPS81f4rPyOhEiKPBV251C4cIcQ5HvR5g.jpg

Jm0EX2NQmqdL03VMKOoqZOaXimZssos0GB7o3j3K.jpg

《移山》局部

画面视觉主体是驾驶三台推土机的青年建设者,以及堆集起来的土石。驾驶推土机的建设者中,石鲁精心描绘了靠近画面右侧的两位,他们坐在同一台推土机上,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一位是“新手”。这一画面情节的设置,来源于画家在当时的现场工地看到。“师傅”穿着桔红色的上衣,上衣印着铁路标志,头戴着风雪镜,一手紧握着操纵杆,另一手抓着方向盘,整个身体向左倾斜,指导身旁的工人“新手”;“新手”穿着对襟大褂,外披着深棕色的外套,穿着蓝色裤子,左腿蹬在座椅上,整个身体向右倾斜,边看边听。推土机发动机箱的烟囱不断冒着浓烟,提示着整个推土场面的即时感和氛围感。

6Pzh2Ff39dnyi0tVEypzYnPkzOSJicqIOWWMYsth.jpg

《移山》局部

构图上,石鲁以斜角线将处理划分画面,占据画面下面的多半部分为山坡工地,上半部分为描绘雪山,这是乌鞘岭的马牙雪山。山坡工地为土黄色,为了显示乌鞘岭的地理恶劣,工地边缘线非常清晰显示陡峭。上部的马牙雪山与工地间并未描绘过渡地带,进一步凸显高原的地势落差变化以及空旷。推土机行进路线从描绘的履带碾压印迹来表示,由远至近设置为弧线性,并且近处的三台推土机和远处机械的大小描绘上作强烈对比,借视觉透视运用来进一步强化空间纵深。

GfjSRs65EATVZvAJ8bHg2TRq0Ayzxa3leCk0ghir.jpg

《移山》局部

整个画面的视觉真实感更通过细节描绘、光影效果来建立的。人物、推土机、堆集的土石、碾压印迹等,细致生动的用笔,坚实的造型处理,得益于石鲁当年的写生经历,得益于石鲁自身对中国画墨色材料特性及绘制工具的掌控力;画面的鲜亮感,既是因为乌鞘岭地理环境,当地充足强烈的日照光线,画面上融入了西方绘画中光线明暗阴影的表现,堆集的土石,人物、推土机、碾压印迹、甚至远处的马牙雪山,均能见到这种娴熟的运用,尤其是近处堆集的土石,背阴处以纯度更高的颜色来强化,辅以灵动的用笔,视觉效果更加强烈。

tclYnWWKQU45T6a0TovPEQWnnykXPr1JnpQeqjto.jpg

石鲁 《古长城外》

89x129cm 1954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YaCtwbH2eUnglLsO1HqsJhZS7RPcNW70IJGVzouJ.jpg

石鲁 《夜·兰新路上》

镜心 木刻版画 1954年

新中国成立至五十年代初期,石鲁绘制了一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画作品,包括《侦察》、《变工队》、《剪羊毛》、《巡山放哨》、《王同志来了》、《幸福婚姻》等,在这些作品中,表现什么样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也是当时的社会政治需要,至于采用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这应该是石鲁个人自发性的探索,同时也把西方绘画的技法尝试融入其中,追求写实。1955年、1956年先后去印度和埃及写生后,石鲁逐渐转向于山水画,《延河饮马》、《东方欲晓》、《南泥湾途中》、《转战陕北》、《东渡》等等画作中,中国画笔墨特质在逐步强化凸显,并带有着个人性的气质与格调。

毫无疑问,对于石鲁而言,《移山》是他在五十年代初精心创作的巨制,是其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画探索尝试的代表作;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记忆而言,《移山》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建设事业火热的开展,充满理想与激情的人民,正在创造属于他们的崭新国家和美好生活。

编辑:杨岚

关键词:石鲁 推土机 移山 乌鞘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