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生态补偿也要“量体裁衣”

2019年12月06日 09:19 | 作者:张佳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草地不养羊是浪费,可一定面积的草地假定有‘三只’数量的临界点,养两只的就应该奖励,养四只的就要受罚。”在12月5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3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现场,委员们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协商议政,全国政协常委印红讲述的“草原定牧”案例,让话题聚焦在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标准上。

森林、河流、湿地等生态资源并不能像商品一样明码标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印证着生态系统“可见一斑”的价值。“草蓄平衡是生态系统的重点,生态补偿不能只看面积指标。”印红常委认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要有科学的补偿指标体系。

“在增强生态补偿立法等顶层设计的同时,基础标准,监测、调查等这些基础性研究工作也应加大力度。”印红常委的观点得到了赵振铣常委的呼应。他认为,要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偿力度。适时修订以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为基础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事权支出。同时设立激励性的生态补偿一般转移支付资金,将区域水质改善程度、森林覆盖率增加量、污染物减少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增加量等作为奖励指标,在财力均衡性的基础上兼顾生态激励性。

体系规划有了,具体研究基础如何?“委员们提到的生态价值核算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还有局限性,没有一个完整的衡量标准。”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广华对这一问题直言不讳。他坦言,“常用的不管是‘当量因子法’还是‘功能价格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前者难以体现不同地域生态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他进一步表示,目前自然资源部已开展了相应研究,启动了一些生态补偿试点,并对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

“还可‘以量定补’向‘质量并补’优化。”印红常委还就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具体建议。她举例道,随水量水质考核结果的提高,补偿资金应该考虑同步提高,包括原始林、天然林补偿应当优于人工林。“‘优质优补’的精准补偿方式能用有限资金推动生态系统服务质量提升。”

“虽然我们核算不出来它的价值到底是多少,但是它带来的效益已经开始在显现。”王广华表示,有些地区生态保护已经开始产生效益,绿色农业、环保附加值比较高的生产也开始往该地区转移。他坦言对完善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标准有所期待,“这一标准将会在今后逐步完善形成。”

编辑:李泽杰

关键词:生态 补偿 量体裁衣 常委 生态系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