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刘勇:以高质量投资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12月20日 09:49 | 作者:刘勇 |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融合研究室主任 刘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波澜壮阔。其中,工业投资是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对工业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集中力量、自力更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以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为动力,工业投资的规模、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工业投资的结构亦进一步优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

工业投资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受外需疲软、国内重化工业进程趋缓、新一轮产能过剩等影响,工业投资增速下滑。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稳投资政策,在增加当期国内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合理有效投资,着力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总体上看,我国支持工业投资向好的积极因素持续积累,政策效果逐渐显现。

工业投资企稳回升。近年来,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行的情况下,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等呈明显回升态势。究其原因,一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二是去产能工作有效推进,结合需求因素改善企业盈利水平;三是降本增效强化企业转型动力;四是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

工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用于改善产品结构、推动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等方面的技改投资,在工业投资中所占比重继续上升。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结构调整带来的成效逐步显现,新动能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均高于全部工业的平均水平。同时,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工业整体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工业投资的区域分化凸显。2013年至2018年,东中部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由66.1%升至76.1%,东北地区则由11.9%降至5.1%。其原因有三:一是当前地区间创新要素集聚以及创新能力差异对工业投资的影响趋于显著;二是营商环境对工业投资造成一定影响;三是已有产业结构的牵制也加剧了投资的分化。

工业投资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我国在融资、税负、营商环境、市场准入等诸多领域相继推出一大批政策,扶持企业投资与发展。这些实质性的改革举措给企业和社会投资者带来了更多便利。

工业投资持续优化面临挑战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势减弱,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领域的结构性矛盾也较为突出。具体到工业领域来看,我们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仍需要适度的投资强度,同时也需着力解决当前工业投资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导致技术创新水平较低,许多企业停留在跟进模仿阶段,多限于仿制或低水平开发,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大部分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薄弱、技术改造较为困难。与此同时,产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远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对共性技术的巨大需求。

二是我国企业投资能力有待提升。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企业投资能力的不足,这些不足往往表现为:在经济上行期出现投资冲动,进行大量跨界投资和过度扩张,而在下行期则会因草率投资而拖累企业。因此,对市场微观主体来说,以往依赖劳动力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向依靠技术和创新的集约发展。这种转变对企业战略选择、治理结构、规范管理等形成了巨大挑战。

三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相对滞后。由于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相对滞后,生产要素流动不畅、配置也不合理,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市场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以金融为例,以价格形成为主要形式的市场运行动力生成机制不健全,特别是纵向信号传导渠道的断裂,导致投融资信号失真、运行功能紊乱、运行机制失灵,造成一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以上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主体对工业领域的投资意愿,投资能力上的不足也使一些投资质量不高,没有起到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应有的作用。

优化工业投资的几个着力点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工业投资的关键,在于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解决好投资主体最关心的问题,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激发投资活力与潜力,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投资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让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在更大程度上引导、激励投资的优化与升级。2018年,民间投资已占到我国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80%和87%,投资主体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对此,需更好调整和理顺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等的价格关系,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依靠市场机制促进和优化工业投资的制度基础。

第二,加大金融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根本路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实体经济需求加快金融创新,通过精准解析客户需求、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手段、降低隐性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融资效率;要建立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发展产业链融资、商业圈融资和企业群融资,开办商业保理、金融租赁和定向信托等融资服务,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第三,切实改善投资环境。一方面,需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各种障碍,构建有利于民间投资增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获利,真正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另一方面,需适当拓宽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推进商业标识等立法进程,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提高侵权代价,有效遏制侵权行为。与此同时,还需着力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四,加快建设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做好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统筹规划,通过编制关键共性技术目录,建立相关项目计划,形成共性技术布局,集中资金、人才、设施等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坚持市场化主体运作以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组织建设,开展行业前沿基础性技术的研发与储备,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行业新型通用技术的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做好行业共性技术输出和人才培养。加快搭建区域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创新效率。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投资 工业 企业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