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赓续文化传统 坚定文化自信

新时代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9年12月31日 19:3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图片4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31日电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九周年,促进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宜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新时代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2020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大会”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于2019年12月27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全国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毛林坤、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陈俊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张道城、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储红飊等领导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杨振河、光福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秸秆扎刻代表性传承人徐艳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粉彩代表性传承人李文跃、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蔡梅英等参加了这次会议。

图片5

研讨会上,到会的领导嘉宾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反响强烈,获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陈俊宏致辞

中国非遗注重从经史子集和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中汲取营养,在社会伦理、道德引领、时代特征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成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运行的深层文化基因,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走和平发展道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中国非遗注重在民间智慧累积中获得启迪,无论表演艺术,还是手工制作,通过技艺表达具体准确直观的民间智慧,中华民族从这些独特的文化传统里成长,积淀形成的中华智慧源远流长,每一次驻足都让世界惊艳。

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储红飊致辞

非遗文化牵涉民族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在时代特征、精神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形成了一整套独特文化传统和民族价值体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就是当前最深厚文脉,集近百年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华,是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总结新引领。

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致辞

新时代中国非遗要担纲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赓续文化传统,引领文化思潮,修复文化生态,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书记罗扬

传统文化静水流深,隐于寻常,非遗涉及方方面面,百姓日用而不觉,历经数千年嬗变不曾中断,显示着一个文明体系的定力和凝聚力。非遗传承人心性修养历程和成果作为精神文化的成果,代代口耳相传,沉淀、衍化、汇聚成清晰的脉络,以文脉样式呈现,成为遗产中最精华部分。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特征各异,目前国家级名录项目共分十个大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非遗门类中,民俗是最具基础性、内在性的文化,舞蹈经典名作多从神话故事中取材,音乐创作亦难离民间音乐的旋律,杂技、书法、曲艺等门类直接源自民间,文学、摄影、影视、美术、戏剧如不依托民俗,就难谈鲜活。非遗传承人以身心的文化创造,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角,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文化遗存,个体的文化创造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集腋成裘,文化精神得以升华宣示,具有感召力和示范效应。

文化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原馆长孙旭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世代相承、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民族精神与人类文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目前,我国已有39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有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了3068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20首届中国非遗论坛大会主题:“共享文化遗产、赓续时代文脉”。大会将邀请世界级、国家级非遗机构领导、传承人、中央及地方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参与非遗保护的企业家、媒体界人士等,就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将就新时代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非遗活态保护中的历史记忆与未来发展课题、世界非遗对话、解码“非遗”本身的美学基因与创意产业发展、打造集“产学研售秀”一体的非遗新经济链条、非遗保护立法前瞻等课题进行具体研究探讨,并将举行2021年第四届中国非遗春晚启动仪式、中国皮影戏展演及创新论坛、旗袍文化等论坛,百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纪录片、微电影拍摄启动仪式、颁布2019非遗传承人最佳新闻人物、非遗节目展演、非遗作品展示会等多项活动。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谢宝华

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经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批准,于2011年6月15日成立。该中心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使命,以保护研究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以“宣传、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中心承担着非遗保护管理、开发研究、国内外交流、大型公益活动等工作,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目的,旨在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张巨龙

图片6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杨振河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秸秆扎刻代表性传承人徐艳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秸秆扎刻代表性传承人徐艳丰

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蔡梅英

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蔡梅英

目前,由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功举办二届。2020年第三届非遗春晚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除此之外,中国非遗研究中心还专门设立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力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推广工作作出贡献。

中国非遗传习馆授牌仪式

中国非遗春晚导演证书颁发仪式

旗袍文化向中国非遗论坛大会组委会赠书仪式

图片8

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与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将倾力打造中国非遗传播交流的高地,让人们可以更方便地接触和了解非遗知识、非遗资讯等内容,并拉近非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将组织开展国际性非遗文化交流论坛、研讨会、主题展览、走近非遗传承人等活动;与各地具有典型文化特色和合作条件的非遗项目互动结合。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积极的探索。(文/王珊)


编辑:杨岚

关键词:非遗 文化 中国 传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