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周礼杲:从清华教授到创校校长

2020年01月02日 17:44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澳门大学校园。

周礼杲讲述他的澳门岁月。曹庆庆摄

澳门科技大学校园。曹庆庆摄

学人小传

周礼杲,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7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担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副主任,之后又任新建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参与创建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991年到澳门大学任教后,历任澳门大学副校长、校长,澳门科技大学创始校长、校董会主席。在澳门工作的28年间,耕耘不辍、情深不止,桃李天下、灼灼芳华,一批批优秀本土青年犹如雨后青苗,为澳门回归祖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本人也相继荣获“专业功绩勋章”和澳门前特首何厚铧颁发的“荣誉奖状”。

时隔28年,他回来了!

2019年仲秋,刚刚庆祝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清华园,依然欢庆喜悦,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清华路两侧的银杏叶挂满枝头,风一吹,犹如黄金雨落,被来来往往的自行车压出一道道金色的车辙。

这是无数次梦中出现的清华园啊!28年风雨兼程,只为履行当年对祖国的承诺,如今得偿所愿,候鸟迟归。从清华大学到澳门大学,再到澳门科技大学,他将全部心血投入澳门的高等教育发展,桃李天下,灼灼芳华,一批批优秀青年犹如雨后青苗,为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也相继荣获“专业功绩勋章”和澳门前特首何厚铧颁发的“荣誉奖状”。

回到当年出发之地,岁月爬上额头、眼角,头发渐染风霜,但他依旧清瘦、文雅,思路清晰,金色拉丝眼镜后的双眸清亮坚定。

他就是周礼杲。清华、澳门,两个地点,二十八载悠悠时光,勾勒出这位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的峥嵘岁月。

出发

1991年秋,一列火车从北京驶向广州,不到60岁的周礼杲倚窗而坐,远处摇曳着几处星星点点,映着他温和宁静的脸庞,身旁的箱子里静静地躺着几本书和几件日常衣物。

经过一天一夜,火车到达广州,再从珠海转乘汽车奔赴澳门。一路上思绪纷飞。周礼杲从未去过澳门,对澳门大学更是一无所知。

只是在临出发前,周礼杲才了解到,澳门大学前身是东亚大学,是由几位香港人士在1981年创立的私立大学,也是澳门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将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届时将回到祖国怀抱。与此同时,澳葡政府也开始筹备将东亚大学转为公立大学。1991年,东亚大学正式改名澳门大学,因急需高水平的教授,便向教育部提请支持,希望从内地知名大学聘请一名搞科技工程的资深教授,而且要有一定的大学管理经验。教育部首先考虑从清华大学选人。

周礼杲便是那位被选中之人。1933年7月,他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现属上海市),1950年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后改名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1953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机系副主任等职,在教学和科研上硕果累累,荣获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的“二十世纪成就奖”等。

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周礼杲都是不二人选。

这不是周礼杲第一次长时间离家远行。上一次是他20世纪80年代初去德国做访问教授,因为不习惯西餐,特别想念家乡的酱油,于是,自己的夫人、同在清华任教的范鸣玉老师特地从国内给他邮寄了固体酱油。还有一次,一位学生从国内带来一瓶榨菜罐头,他和几位同在德国的伙伴分了几片,就着白粥,美味极了,至今记忆犹新。

“但这次走得太快了,甚至来不及好好与老伴儿、子女告别。”周礼杲心里不禁感慨。从得知被推荐赴澳门任教,到办理签证手续,前后不到一个月。

临行前,杨家庆、倪维斗两位副校长为周礼杲送行,期望他到澳门后代表清华把澳门大学规定的任务完成好,同时要注重发展清华与澳门的合作。“当时我只知道要我去澳门大学授课,并担任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副院长。既然国家需要我,顾不得那么多了!”周礼杲说。

祖国需要,对清华人来说,只有一个答案:全力以赴。“没有犹豫,说走就走,办完手续拎着箱子就去了!”原本想再过几年就按部就班准备退休的周礼杲,58岁再次出发,而这一走就是28年。

编辑:董雨吉

1 2 3

关键词:澳门 周礼杲 大学 清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