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科技创新瞄准疑难重症

———北京市研究型病房建设提速

2020年01月08日 09:35 | 作者:王天奡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C2020-01-08zx601_P_1_56_2228_744_2600


“这是我的‘英雄病人’,今年是他脑胶质瘤术后的第8年,目前各项指标逐渐向好。”2019年12月25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天坛医院)神经肿瘤综合治疗病区,病区主任李文斌正在查房。他口中的“英雄病人”王先生,40岁出头就做了胶质瘤手术。通常,这种疾病的中位生存期只有14个月。术后,当肿瘤多次复发,常规放疗、化疗无效时,王先生在李文斌的帮助下,参加了新药临床试验,不仅一次又一次走过鬼门关,而且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

王先生并不是个例。在同一病房里,身患胶质母细胞瘤3年多的陈女士与记者亲切交谈,从她身上很难看出恶性肿瘤病人的羸弱。他们,都源自于研究型病房建设造就的奇迹。

2019年12月25日,北京市属医院研究型病房专题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天坛医院召开。会上,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主任潘苏彦介绍,近一年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采取多项措施,加大推进市属医院研究型病房建设力度,促进市属医院研究型病房建设提速,瞄准疑难重症,用创新攻克顽疾。目前20家市属大医院均具有临床试验资质,占全市医院总数的33%;临床试验床位数超过430张,占全市总数的42%,市属医院拥有其他共用床位数5103张,占全市总数的31.2%。

“任何新药、新医疗器械和新技术,都要经过大量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证明其先进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进入临床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研究型病房就是在具备条件的医院内,医务人员开展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观察等临床研究的场所。”潘苏彦说,“研究型病房不仅是医疗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更是孕育患者新希望的诞生地。”

“即使输入西方已经上市的医药研发成果,也并不一定适合中国人。”天坛医院院长助理王伊龙认为,研究型病房建设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举个例子,治疗脑卒中,除了阿司匹林以外,最重要的一种药物就是氯吡格雷,占全球脑卒中药物销量的第二位,仅次于第一位的他汀类药物。氯吡格雷吃到肚子里并不直接起效,要经过肝脏分泌的一种酶进行转化才能发生作用。但是对于这种酶,中国人慢代谢的比例是西方人的两倍多。也就是说,如果有30%的西方人吃氯吡格雷无效,中国人的无效比例就会达到70%。如果我们对于西方的实验结论不假思索和验证,直接输入到中国加以临床应用的话,就难以避免种族之间药物遗传背景的差异。”

“病房收治病人的标准非常严格,每一个试验都有方案,每一个方案有几十条标准或原则,一条都不能违背。如果违背,数据会受到质疑。如果方案不恰当,需要先提出修改方案,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才可修改。”李文斌介绍,该病区内研究型病房从2019年春节后开始收治试验患者,有的是被医生推荐而来,也有的是患者自己报名,全部秉持自愿原则,病人经过严格筛选才能参加试验。试验患者都是现有方案治疗失败,尝试新药后有可能会起到治疗效果的人。试验患者的所有治疗费用、住院费、护理费、医事服务费等全部免费,由试验方承担。

不只有天坛医院在临床研究型病房方面发力,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临床研究的医疗机构之一,北京地坛医院的强项是“人才梯队搭建”。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介绍,早在30多年前,该院就已经开展药物临床研究,至今积累了大量临床研究型人才,在一些常用抗病毒原研药物、传染病研究等领域颇有建树。2016年,地坛医院研究型病房投入使用以来,不仅承担了83个项目,更与国内外30多家药企开展战略合作,为感染性疾病领域新药的上市和助力更多感染性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世纪坛医院拥有与国际接轨的药物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并且拥有研究型病床72张。接受过美国FDA、欧盟EMA、日本PMA、中国NMPA等国家级药监行政部门及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专项稽查、检查、核查、审查、监察,均获得顺利通过和肯定,并且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和赞誉。”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闫勇介绍,该院的研究型病房建设正在创新方面持续发力。

据悉,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北京市关于加强研究型病房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已于2019年11月初联合印发,在全市范围内启动研究型病房规范化建设,到2020年新建20个左右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到2022年,示范性研究型病房覆盖主要疾病领域。


编辑:刘畅

关键词:研究 医院 病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