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铁路“验油师”的“望闻问切”

2020年01月09日 16:50 | 作者:宋瑞、刘惟真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天津1月9日电  题:铁路“验油师”的“望闻问切”

新华社记者  宋瑞、刘惟真

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天津机务段化验室工程师孙悉筌早早穿戴好安全防护服,拎着铜制油罐和一股麻绳,麻利地登上了4米多高、铺着防滑垫的取油平台。

平台一侧下方,八个载重约70吨的大油罐一字排开,依次等待“验油师”前来采样。绑好安全绳后,孙悉筌一步迈上油罐车顶,掀开了油罐顶盖。根据麻绳上的标记,他熟练地采好油罐上中下层的油样,混合倒入量筒中。

“这八个大罐的油样我们都要采,整个过程需要两三个小时。”完成了第一罐油样采集的孙悉筌搓搓手,对着僵硬的双手哈了口气。

孙悉筌所在的化验室共有6名工作人员,负责天津机务段230多台机车的柴油、机油、冷却水指标化验工作。从取油平台到化验室的这几百米,是“验油师”们每天工作最熟悉的路程。

化验室主任高巍说,天津机务段集动车、客车、货车等机车为一体,各种类型机车的柴油和机油共有70多个检测事项。“对新进油和运用油进行检验,就是为机车‘血液’进行全面‘体检’,为保障机车用油质量增添一道‘防护网’。”

回到安静的化验室内,孙悉筌将取回的机油样品分门别类倒入不同的试管中,并按车次贴好标签,将后续的化验任务交接给具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业务指导杜洪波。

户外取样靠“胆大”,室内检测得“心细”。四周都是精密仪器、危险试剂,一个不小心就会酿成大错。一进入化验室,不畏严寒的采样师就化身为心细如发的“油侦探”。

穿好白大褂、戴上口罩和手套,杜洪波将一管油样放入机器中,开始全神贯注地离心过滤、去除杂质。他将油样倒入烧杯内后,观测其在烧杯侧壁流下的速度,依据流动性精准选用对应的毛细试管进一步检测,并通过仪器分析油样粘度。最后经过不同精密的化学仪器,分析油样的闪点、凝固点、冷滤点等指标。

在化验室摇晃的试管中,黑漆漆的油样不禁也“说起了话”。机油质量如何、机车运行状况怎么样,通过“望闻问切”,杜洪波心中全有了数。

油样滴在试纸上,扩散不均匀,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分层,分界线不清。杜洪波发现这是由于油样品粘度不合格,需要立即对这台机车的用油进行处理。

“长此以往会引发活塞连杆、活塞环等部件故障,造成柴油机运转中‘喷云吐雾’冒黑烟,既影响春运期间机车正常运用,又污染空气。”杜洪波说。

精细、精准是化验工作的刚性要求,而作业中引发误差的“荆棘”却不少。新进燃油的蒸馏值该如何检测,不久前就让经验丰富的杜洪波犯了难。由于专业书籍中没有调节加热温度所对应的电压参照值,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最初常常因为调节不准而引发误差。

为精准调节加热温度,杜洪波在业余时间对几种油品分别加热测试,逐级升温对比,总结出各档升温值相匹配的电压值,实现了对新进用油的零误验。

“越到节假日,机车运行公里数增加,我们对机油的化验周期相应就会缩短,工作量也会随之提升。”杜洪波说,化验这项工作磨的是人的性子,每个步骤都必须烂熟于心,细致认真,为机车油品质量把好安全关。

抬头看看化验室墙上挂着的“多一分谨慎,少一分风险,多一分认真,少一分失误”,杜洪波擦擦额上渗出的汗珠,与他的同事们一起重新投入了安静又紧凑的油样化验工作中。(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油样 机车 洪波 验油师 化验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