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稳外贸再加码 利好政策密集落地
原标题:部委地方商会多方驰援 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冲击
稳外贸再加码 利好政策密集落地
疫情之下,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稳外贸正在迎来各方力量支持。《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从部委到地方再到商会正在合力打出新一轮稳外贸组合拳,推出延长外贸企业税款缴纳期限、免征滞纳金,提供不可抗力证明、法律咨询,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推进贸易便利化等一揽子实招。同时,相关部门还在密切调研疫情可能对外贸产生的影响,更多实施细则有望加快落地。
“受疫情影响,供应链很多环节还没有恢复,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企业也都暂时无法恢复产能,对交付订单和新签订单都有不小的压力。”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这些外贸企业的困难也是政策的发力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0日表示,商务部密切关注疫情可能对外贸产生的影响。目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帮助企业,一些具备条件的外贸企业正在恢复生产。
在此之前,作为对外经贸工作的主管部门,商务部已经接连印发通知,对外贸企业可能面临的订单逾期等燃眉之急出台支持举措。其中,3日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便利技术进出口;4日通知指出,将会同相关商协会,积极做好有关国外供货商和国内进口企业信息服务工作;5日通知表示,组织纺织、轻工、五矿、食土、机电、医保等六家商会,全力为外贸企业做好出具不可抗力证明、法律咨询、参展协调、供需对接等相关服务;6日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进一步便利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申领进出口许可证件。
另外,地方版的稳外贸细化政策也在同步推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1日,已有浙江、山东、辽宁、福建、江苏、上海等十余省份陆续发文为辖内受困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支持,主要包括支持企业尽早复工生产、提前下拨外经贸专项资金、加强贸易救济处置服务、加大进出口便利化政策宣传力度等。与此同时,包括成都、青岛、大连等多地贸促会、国际商会也发挥贸促系统优势,积极应对,为企业开具不可抗力事实行证明,减少损失;提供法律咨询,协助企业采取应对措施等。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从相关部委到地方政府都在迅速行动,积极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竺彩华对《经济参考报》表示,这些及时出台的措施将最大限度减轻不能履行合同的责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外贸企业减少损失、渡过难关。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疫情的爆发,给我国企业复工生产带来了很大不利影响,大量企业不得不延迟复工或减量运行。对外贸企业来说,大量订单不得不延迟交付,或者是重新商订合同。无论是何情形,短期内外贸企业盈利都将会受到影响。
“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已经或正常准备出台扶持性措施。”在刘兴国看来,这些支持举措,尤其是减税降费举措,应能给外贸企业遏制盈利下滑做出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外贸企业自身也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包括在疫情结束后扩产增销,大力创新进行转型升级,加强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等。
竺彩华也认为,我国外贸应该危中寻机。一方面,要让那些在无疫情情况下健康经营的外贸企业存活下来。为此,中央和地方应启动紧急“纾困资金”,对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提供额外的授信额度,缓解外贸企业因停工导致的现金流压力;也可考虑对外贸企业进行减税或延迟征税、减免“五险一金”等措施,确保企业并渡过当前困难时期。另一方面,在确保无疫情的地区,应尽早有序恢复开工、组织生产,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竺彩华还指出,从长期来看,促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需要微观和宏观层面共同发力。“微观层面,通过此次疫情引导企业实现‘转危为机’。宏观层面,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使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由价格优势转向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记者 王文博 向家莹)
编辑:秦云
关键词:外贸 企业 疫情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