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马新萍:果子狸标注“可食用”,如此野生动物科普当休矣!

2020年02月16日 19:26 | 作者:马新萍 |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分享到: 

果子狸,该不该吃?经历过2003年由SARS病毒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被认为是SARS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人们因吃它而传染上病毒。如果现在有科普读物明确告诉你,果子狸的肉可以吃,你会不会怀疑人生?

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动物小百科》,书中《果子狸》一文中这样描述:“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难得的高级原料,可以医治烫伤,皮毛可做皮手套,尾毛和针毛可制成毛笔和画笔……”

尽管武汉大学出版社立即回应称,在第一时间通知全国各销售网点全面下架《动物小百科》,其他相关事宜正在继续调查处理中。

但是,科普读物出版如此不严谨还是值得反思的。尤其是,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也是一本科普图书,一经出版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原因在于,书中有十余处化石名称出现错误,比如“鱼类化石成了甲壳动物化石,动物头骨化石成了矿物质”,插图错误也比比皆是。

作为传播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和工具,科普出版物出现这种严重的质量问题,还是令人意外的。经调查得知,这是由40多名在校研究生被出版社“聚拢”在一起拼凑出的一本书。这种对待科普的态度,简直是不靠谱。

除了这种不靠谱的出版物科普外,记者在查阅的过程中,还发现有一些科普知识不太严谨。

比如,记者在网上通过360百科,搜索“孔雀”,词条显示:绿孔雀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孔雀肉可食用,已人工养殖,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

其中,比较醒目内容有:“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肉可食用”,让人看着不免陷入混乱。

科普读物在介绍野生动物时标注“可食用”,是不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在做野生动物的科普时,有许多内容值得介绍,如,动物的特性、栖息环境、迁徙方式等等,至于这种野生动物可不可食用,不应该成为关注点。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外专家认为,穿山甲或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呼声再一次响起。希望在以后的野生动物科普读物中,“可食用”的说法当休矣!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野生动物 科普 果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