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硬科技需要软实力

——中国经济怎么看之十三

2020年03月17日 15:37 | 作者:杨朝英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一次疫情,让人们进一步看清了中国制造的家底。

展示了一定的能力。比如说生产能力。口罩等基础医疗防护物资不足,上至央企,下至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工厂,都可以在半月之间实现转产,产能翻数倍。产业链条上,今天发现哪个环节不足,第二天就有企业补上。

也发现了一些短板。比如高精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屡屡在新闻中出现的救命神器———人工肺(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德国厂家。

怎么看这个问题?

从逻辑上讲,并不是所有的短板都要弥补,特别是那些不具有“卡脖子”特征的应用型技术产品,更是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什么东西都自己造,既不现实,也不合理,更有悖国际合作大原则。

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庞大经济体来说,特别是对全球最大人口基数的消费、医疗市场来说,有一两家生产这样高端产品的厂家,既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

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这就涉及到科技创新的一个基本逻辑——产业适应性。就像种树一样,既要有好苗,也要有好土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土壤既包括供给条件,比如人、财、物的匹配,也要有足够多的需求量。

举几个例子。

华为为什么行?任正非的前瞻性布局、企业家精神让人景仰,但中国通讯市场从2G\3G\4G一路追赶、赶超的产业背景,绝对不能忽略,特别是中国移动作为最大的资本支出方,每年数千亿元的采购量,为中国华为、中兴提供了产业依托。近来中国股市突然大火的烽火通信的崛起,也是这个逻辑。

腾讯、百度、阿里为什么会崛起?基于庞大的人群基数和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现实,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市场养料。也正是基于中国互联网市场深化的先行优势,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抖音的母公司)得以在8年之间,成长为最有国际化潜力的人工智能公司。

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再审视类似人工肺这样高精尖产品的创新趋势,我们可能就会更坦然一些:如果意识到社会对它需求的迫切性,那就不用太担心,也许过不了多久,国产替代产品就出来了。回头看看我国的高铁、化工以及新材料市场,不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吗!

再进一步,我们应该思考的深层次问题是:适应中国发展需求、适应某一领域需求的潜在科技创新点在哪儿?换句话说,如何创造未来、把握未来?

就像任正非在20年前就判断出中国必将在通讯领域领先、华为也必将遭遇现在的困局一样,对未来需求实现路径的判断力,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才是决定中国制造、中国科技创新竞争格局的“杀手锏”。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中国 科技 实力 产品 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