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500年后 拉斐尔的“理想美”仍未过时

2020年03月20日 16:07 | 作者:陈俊珺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今年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的拉斐尔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地纷纷举办纪念展。其中,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展览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拉斐尔作品展,全球预售了近7万张门票。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该展开幕短短3天就匆匆关闭,令人惋惜。

500年后,拉斐尔创造的古典主义理想美为何依然动人?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孙乃树教授,请他解读拉斐尔绘画之美。

把偶像藏在画中

在文艺复兴之前,欧洲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被宗教压抑,几乎所有的艺术只为宗教服务。在中世纪的宗教画里,人物都是僵硬的,那个时代的画作里只有天堂,没有人间。文艺复兴终于打破了1000年来的思想禁锢,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解放,在画家的笔下,人的力量逐渐得到张扬。

摆脱中世纪绘画长期以来的刻板与僵硬,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文艺复兴早期,画家们在艺术上进行了各种探索。波提切利的《春》一度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画作,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难免有些呆板。原因之一就在于,画家对细节的刻画面面俱到,人物形象显得拥挤。

达·芬奇的横空出世,将绘画技巧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我曾去米兰的圣玛利亚感恩教堂看过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在这幅画的对面有一幅文艺复兴早期的画,两者一对比,就会发现《最后的晚餐》要简洁得多。达·芬奇把人物的许多细节提炼了出来,使得整幅画呈现出一种深刻的概括性,这得益于他的三角形构图法以及对人体解剖学深入的理解。”孙乃树教授说。

在“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拉斐尔是最年轻的一位,却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所达到的巅峰。年轻的拉斐尔非常擅长学习,他不仅继承了老师佩鲁吉诺完美和谐的风格,还将达·芬奇的三角形构图法、薄雾法等技巧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肖像画同样具有深刻的概括性,他将画面的层次感表达得很清晰,而且处理得十分自然,甚至比达·芬奇还自然。同时,拉斐尔还汲取了米开朗琪罗的特点,展现人的张扬、魄力和宏伟的气势。

在拉斐尔最著名的作品《雅典学院》中,古希腊以来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聚于一堂。拉斐尔通过透视法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画面中心最重要的两位人物: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似乎正从视觉的焦点向观众走来。柏拉图的形象不是别人,正是60岁左右的达·芬奇,而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形象则来自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自己也毫不犹豫地“走进”了他所向往的古典世界里。他将自己画在右边起第二位的位置,平静地朝着观众的方向注视着,表达了与时代精英为伍的谦逊。

含而不露的和谐

拉斐尔流传至今的画作约有300余幅,观赏他的画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和谐。与同时代的画家相比,这份和谐看似是在不经意间信手拈来,事实上却是精心打磨的结果。

孙乃树教授非常喜爱拉斐尔的壁画《海中仙女该拉忒亚》。欢乐的海神和仙女簇拥着该拉忒亚,海风吹散了她的头发,她面带微笑转身聆听。画面两边的两位海神正在吹海螺,上方的小爱神丘比特拿着爱神之箭。“这样一幅人物众多且动态十足的画,如果画得不好,画面很容易显得零乱。但拉斐尔巧妙地将人物两两对应,神态各异,画面和谐平稳。从这幅画中不难看出拉斐尔对尽善尽美的追求,这种完美来自严密和平衡,它含而不露,不留痕迹。”

在《雅典学院》中,拉斐尔一共刻画了50多位人物,他们置身于一个拱顶大厅中,这个大厅的外观类似当时正在建设的圣彼得大教堂内一角。人物的动作各不相同,他们或蹲着,或站着,或倚着墙,但整个画面非常协调。前景的台阶上有个人颓废地躺着,他是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据记载,第欧根尼是一个逍遥不羁的人,经常露宿街头,同时也进行着非常精深的哲学思考。他右面有个人站在同一台阶上,用手指向他。拉斐尔用这种方法把画面联系起来,使人物的关系呈现出和谐感。

从内容上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穹顶壁画》仍然属于宗教画范畴,《雅典学院》却脱离了“神”,展现的是独立的“人”的理想国。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突破,更是欧洲文艺复兴精神的集合与象征。时空在这里交汇,历史在这里相遇,理想与人性在这里融合,这是《雅典学院》的独特之处,也是拉斐尔创造出的理想世界。

提炼人们理想中的美

拉斐尔一生中画过许多圣母像,这些圣母像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1504年,21岁的拉斐尔所绘的《圣母的婚礼》被评价超越了他的老师佩鲁吉诺。10年后,他创作了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歌德曾经感慨:“如果拉斐尔只画了这一幅画,也足以让他流芳百世。”傅雷曾说:“《西斯廷圣母》是艺术史上最动人的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圣母的形象给人恬静、安宁、秀美之感。与中世纪绘画中消瘦、呆板、痛苦的人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份非凡的气度与平凡的母爱打动了几个世纪的观众。

孙乃树教授很推崇《大公爵圣母》。这幅画的明暗处理非常高明,圣母的脸和孩子的肌体慢慢地隐没到斗篷以及背景中去。这来源于达·芬奇的渐影法——通过影子来界定事物的边界,而不是通过线条。而小耶稣肌体的立体感,则来源于米开朗琪罗塑造人物的方法,隐含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与前两者相比,拉斐尔的画面更为单纯、宁静。

“在他的人物画里,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越是简单的画面,越是容易流于浅显甚至庸俗,但在他的画中却能感受到一种深沉、典雅和高贵,这正是古典主义美学所追求的境界。”孙乃树说。

曾有一位公爵问拉斐尔:你画中的模特究竟是谁?世界上怎会有如此完美的人?其实,拉斐尔并没有对某一个人进行写生,而是汲取了各种人的优点,提炼出人们理想中的美。他的高明在于并没有被“理想美”的标准所束缚,他笔下的女性充满了自然美,充满了爱。

古典主义绘画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19世纪后,以凡·高、高更以及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逐渐抛却了前人的条条框框,他们认为画画是为了表达人物的心灵、个体的情感以及艺术的本体。此后的抽象主义更是拆解了古典绘画对自然的模仿。但无论艺术潮流如何变化,人们对美的追求依然不变,观众始终渴望在艺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获得安宁与和谐。从这个角度来说,拉斐尔所追求的古典主义理想美在今天依然有其价值和意义。

延伸阅读

属于每个人的艺术家

1483年,拉斐尔出生于威尼斯和罗马之间的小镇乌尔比诺,此时的达·芬奇早已声名远扬。受到画家父亲的感染,拉斐尔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父亲的安排下,他拜达·芬奇的同班同学佩鲁吉诺为师。

21岁时,拉斐尔来到意大利的艺术之都佛罗伦萨,他的画技日渐精湛。几年后,年仅26岁的他击败了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受邀为教皇的原私人图书馆——签字大厅绘制壁画,这间大厅后来被称为“拉斐尔的房间”。他在大厅里一共创作了四幅壁画:《圣礼之争》《雅典学院》《帕尔纳斯山》和《三德图》。壁画的主题对应着当时社会崇尚的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雅典学院》。

1520年的春天,拉斐尔发起高烧,但医生认为他只是受了风寒。不久后,这位年仅37岁的天才画家离世。

意大利艺术史家这样评价拉斐尔:他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无论是天真的孩子,还是有文化的学者,都可以欣赏他的画,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发现这些作品中不同的美感和特质。拉斐尔是属于每个人的艺术家。


编辑:杨岚

关键词:拉斐尔 人物 芬奇 画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