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顾学明:既能“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

2020年04月09日 16:01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既能“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

——“防止世界经济衰退,各国应该如何做”系列访谈二

编者按:3月26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就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习近平主席呼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如何看待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重大意义?各国应当如何行动,才能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士气?就此,光明网专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顾学明。

疫情应对必须先走出“躲在小楼成一统”的心态

光明网:当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还有哪些潜在影响和风险点需要注意?各国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有何重要意义?

顾学明:这次全球性疫情影响的范围是巨大的。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境外快速蔓延,已影响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受疫情影响,从一国的消费和投资到跨国商品、服务的流动,从实体经济“按下暂停键”到虚拟经济的巨大波动,从跨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受阻到中小企业濒临资金、人员困境,可以说,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已经不容小觑。疫情的影响已经远超出卫生领域,已经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次疫情正处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阶段,多数国家经济处于放缓甚至停滞阶段,全球贸易投资信心不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危机就像一个导火索,如果控制不力,就会启动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将经济、社会包括全球治理中的很多漏洞和短板暴露出来。如果只是暂时性的经济下行还可以恢复,但如果因此影响投资信心,就会导致失业增多、人民收入减少和生活质量下降、社会不稳,引发将全球经济带入长期衰退的潜在风险。

因此,各国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就显得意义十分重大。经济全球化时代,商品、要素和服务具有高度流动性。全球商品、资本、人员等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今非昔比,早已不是一国能够“躲在小楼成一统”的时代。这也就决定了风险的高度传导性,国家之间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站在一国视角应对疫情,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克服因为这种高度流动和高度相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国境内的问题会传导到境外,而境外的问题又会传导到境内。因而,一国不仅要对自己的国界内的事情负责,更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全人类负责。单靠自己一国政策只能恢复局部临时状态,当经济再次流动,别国的风险会再次将境内经济带到不良状态。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问题就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要通过政策磋商和政策协调,共同行动形成合力。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需要全球各国共同维护

光明网: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外贸外资协调机制,在财税、金融、保险、便利化等方面出台多项支持举措。随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运转正在逐渐畅通,中国正在担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之锚。在您看来,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需要各国如何做?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应当做好哪些方面的应对措施?

顾学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成了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衡”“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又反过来促使世界各国经济进一步相互依存、彼此融合。为有效应对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保障世界经济稳定有序,需要全球各国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核心,应进一步发挥制度优越性,从产业链角度统筹协调上下游复工复产进度,保持并增强生产体系的韧性和弹性,向全球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为此,应积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协调工作,从供应端加大力度解决原材料生产供给短板,从需求端精准推进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企业应复尽复,推动线上和线下企业协作,积极畅通物流和运输;积极引导疫情引发的消费新模式和新业态孕育成长,为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等,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培育更多产业链、供应链新链主。

另一方面,应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推动各国加强贸易、投资、金融等合作和磋商,推动建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多边合作框架。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更多国家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包容合理。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既是全球疫情扩散造成市场信心恐慌的结果,也是美欧等长期实施量化宽松和超低利率所引发的金融泡沫被引爆的结果。因此,我国应积极倡导全球政策协调,发挥好二十国集团(G20)作用,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国际货币及其治理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量,维护公平开放的全球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金融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作用,做大做强人民币资产市场,满足海外资金在疫情全球扩散下的避险需求,强化人民币支付结算功能,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疫情中平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中国市场、中国方案

光明网: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在当前形势下,这些措施将对世界经济稳定发挥怎样的作用?

顾学明:一是为世界经济在疫情中平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持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能否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直接关系到世界经济整体发展前景。在疫情全球扩散背景下,对世界经济确实已发生了一些肉眼可见的负面影响,如原材料价格大跌、股市动荡等。在此背景下,中国通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给市场以稳定预期,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恢复到正常生产经营状况,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国能够保持当前的经济增长率不受较大影响,将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一剂“强心剂”。

二是为世界经济应对疫情冲击贡献“中国市场”。如果说“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首先是“独善其身”,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向世界开放巨大的国内市场“兼济天下”,带动其他各国经济发展。我们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国际资本提供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使进入中国市场、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的外商投资企业获得丰厚回报。积极扩大进口,为各国特色优势产品和服务出口提供有效需,从而拉动各国国内投资和生产,从需求侧促进世界经济增长。鼓励企业走出去,为各国提供更多投资,为各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投资动力。

三是为世界共同携手应对疫情贡献“中国方案”。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已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只有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才是正确方向。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这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和继续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构筑开放性世界经济的明确态度。在当前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背景下,只有摒弃零和博弈、保护主义等思潮,促进世界各国形成更为紧密、牢固、可持续的经济联系,才能携手应对挑战、共谋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世界主要经济体要逆境中勇担责任

光明网:习近平主席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采取共同举措,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发出有力信号,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士气。您对此有何具体建议?

顾学明:全球化时代,各国日益结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协调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提振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不仅在于顺境中精诚合作,更在于逆境时共同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各国凝心聚力采取共同举措应对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认为各主要经济体要担负起责任,加强国际合作,在开放的环境下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贡献。

一方面,中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水平,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为此,我们要扩大开放力度,减少市场准入限制,尤其是扩大服务业开放以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市场准入。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制度型开放,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作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提振国际和国内市场信心注入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沟通协作。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危机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对于各国来说,一是要重视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治理体系。随着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的日益增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围绕“一带一路”重要倡议,将共商、共建、共享的新理念作为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带动全球形成公平、开放的国际治理体系。因此,从世界各国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这不仅符合各国自身利益,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二是要重视构建开放的要素跨境流动体系。要素自由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也是世界经济充满活力的源泉。因此,不论是疫情影响的短期刺激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各国都应该采取共同举措,扫清制约贸易投资跨境流动的各种障碍。通过实施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等应对措施,加快解决全球供应链中断问题,保持开放的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尽早恢复世界经济活力。(光明网记者 蒋正翔)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全球 经济 疫情 世界经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