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抗疫同时为何要重视慢病防控?委员专家用数据告诉你!

2020年04月11日 20:3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 杨岚)“据官方通报及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8日,全国至少有60名医务工作者倒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有22位,而因过度劳累引发猝死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有28位之多……从个案来说,马上结束隔离的山东援鄂护士张静静,于4月5日早晨去世,初步判断属于心脏性猝死。”

4月10日,在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举办的“加强慢病综合防控、助力抗击疫情”在线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的发言,引发各位委员专家热议。

3

△委员专家在线发言

“新冠肺炎十分凶险,但疫情之下,夺去前线白衣战士生命的罪魁祸首并非新冠肺炎,而是心脏性猝死等慢性病。”张澍强调,不能忽视疫情期间出现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次生灾害,疫情可能让很多慢病患者处于危险之中。

我国慢病防控形势严峻,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在内的慢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全国有糖尿病患者1.16亿,每年和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病例超过100万;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达到300万。但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医疗机构无法正常运行,慢病患者日常诊疗和用药受到影响,仅武汉就有超过40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病患者出现买药难问题。

“病情不稳定的慢病病人的就诊问题和用药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曾在武汉抗疫一线战斗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健委前方工作组防控组专家、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介绍,到达武汉不久,他就积极和当地医保部门协商,建议首先采取线上订购药品的办法,其次建议指导社区家庭医生或社区与患者进行配对,把医保、家庭医生、药店、专科医生进行联通,形成互联网智慧医疗模式,同时改革支付系统,使居民得到更好的慢病医疗保障。

同样坚守在一线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武汉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余学锋表示,目前无症状患者增多对慢病患者来说也是一个隐患,专家门诊逐渐开放,不排除第二次感染的可能,医生们存在巨大压力。“疫情期间,我们通过网络视频问诊及手机图文会诊,不仅能解决长期随访病人的用药治病的问题,还能使病人在心理上得到缓解。但是后期在开药周期、物流配送及政策调整上,相关部门还要提出一个相关方案来。”

7

“一些地区部分慢病的开药周期已经进行调整,最长延长到3个月。”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回应道。他认为,疫情期间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注意,就是在集中投入大量医疗资源抗击疫情同时,要维护好正常的医疗秩序,否则,损失不一定比疫情本身带来的损失少。建议:一是必须维持基本的医疗活动;二是要维持急诊的正常运行;三是保持正常的药品供应,围绕慢病处方做一些调整,免得患者过多地到医院;四是要防止院内感染,要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应对方案,保障医生安全和患者在医院的安全。

方来英还建议调整一些卫生政策,包括全国各地都在运用互联网来开展医疗服务,相关政策怎么完善调整;社区药品配给和用药政策的调整;医药政策的调整以及物流保障等,需要有一个通盘的思考和设计。

“疫情期间我诊治过一个26岁糖尿病合并眼病的小伙子,因为耽误了治疗,导致双目失明。”讲起这个例子,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彭永德十分痛心。他认为,疫情趋向于常态化,大部分人还处于半居家状态,对血糖管理是有影响的,因此社区要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不够、饮食管理等问题。此外,为了恢复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应将核酸检测纳入住院病人排查项目。

6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赵家军则提出,还要改变目前对慢性病人“碎片化”的管理局面。他认为,政府、医疗机构、企业等应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推进慢病防控,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赵家军还提出,加强慢病防控需要强基层,村卫生室不能再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要配置必要的设备;一些自然村没有村医,应该提高他们的待遇,为农村留住人才;要提升基层特别是村医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慢病管理水平,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培训,比如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培训等。

“要告诉大家控制好体重。我一直在讲‘先省饭钱,后省药钱,健康多活好多年’。对慢病的科普宣传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手段。” 赵家军说。

对于加强慢病科普宣传,全国政协委员、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专家顾建文表示认同。他说,病从口入,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怎么管好嘴,往往是生活模式和习惯的问题。从疫情来看,很多人因为没把自己的微生态管理好,导致感染加重。要从娃娃抓起,加强食育,教育人们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从源头上杜绝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2.5亿人,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一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占老年总人数的75%,九成老年人死于慢病。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主委戴秀英提到,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治愈难决定了医护需求的长期性,家庭病床能满足这种需求。对此她建议,一是完善我国家庭病床服务,尽快地出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家庭病床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性文件,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与社区居家紧密地融合。二是完善家庭病床配套政策,将家庭病床纳入执业地点,建立家庭病床合理临床路径,制订相应的诊疗项目和合理的收费标准。

针对委员们多次提到的药品配送问题,礼来中国政府事务部副总裁高彤给出了“礼来”方案。她介绍,疫情期间,礼来在72小时之内为全国100个城市提供了糖尿病药品配送服务,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高彤表示,加强慢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是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和依从性,这个问题在疫情期间尤为凸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让患者使用更有效的、远期获益的药物,或者降低用药频次,缓解药物供给压力。但是目前像度拉糖肽等这样的药物尚未进入医保目录,影响了患者用药。她建议国家在调整基本药物医保目录时,考虑纳入更能体现价值、价格合理的药品,让患者更多获益。

人民政协报社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张宝川,人民政协网总经理张磊出席会议。

编辑:杨岚

关键词:慢病 患者 疫情 防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