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委员读书>委员说书

百战归来再读书

——写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线上读书会推开之际

2020年04月22日 20:02 | 作者:张连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读书是人民政协的精神基因。

说起读书,首屈一指的当属第一届全国政协主席毛泽东。“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认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早在1954年,毛泽东就提出把学习作为政协的五大任务之一。

回望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亲临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发表演讲,深刻阐述党中央发起学习运动、加强干部教育的重大意义。他针对干部学习中存在的“工作忙”“看不懂”两大问题,巧用木匠“钉钉子”“钻木头”原理,生动形象地进行了阐述和动员,成为中共党史上的经典故事。

对于“工作忙”的问题,要像木匠“钉钉子”那样“挤”时间。当时许多干部一提起学习就直摇头,经常以工作忙、没有时间为借口不愿读书。对于这种现象,毛泽东说:“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开会的时候,人多得很,就要挤进去,才得有座位。又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就可以挂衣裳了,这就是木匠向木头一‘挤’,木头让了步,才成功的。自从木头让步以来,多少木头钉上钉子,把看不见的纤维细孔,‘挤’出这样大的窟窿来,可见‘挤’是一个好办法。”

对于“看不懂”的问题,要像木匠“钻木头”那样“钻”进去。毛泽东说:“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他在延安窑洞里,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亮,把李达所著的《社会学大纲》整整看了10遍,并在书眉和空白处写下了1万多字的批注。

1958年11月,毛泽东倡导在中央和全党干部中“开展一次读书活动”。他自己身体力行,在两个多月里,读完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大部分是在杭州、上海和广州进行的,很多时候是在火车上读的。

1958年11月9日,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写了《致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四级党委委员》的一封信:“向同志们建议读两本书。一本,斯大林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本,《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每人每本用心读三遍,随读随想,加以分析。”“读时,三五个人为一组,逐章逐节加以讨论,有两至三个月,也就可能读通了。”

彼时毛泽东倡导“补课式”读书。他明显感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商品”、“货币”、“计划”和“矛盾”这些东西,都得弄明白,“需要明确的界说和观点”。1959年庐山会议前,毛泽东拟定了18个问题,提供会上讨论,第一个就是高级干部读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可见他对通过读书来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重视。

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的知识面要宽些”。1958年,应毛泽东之约,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张治中陪同他视察大江南北。一天在火车上,张治中偶见毛泽东在读一本冶金技术的书,很是诧异,“您也研究科技的书?”张治中问。毛泽东再次重复了那句话:“是啊,人的知识面要宽些。”

那次外出,毛泽东随身带的书有标点本《史记》、大字本“二十四史”、《老子》《荀子》《韩非子》、司马光《资治通鉴》、王充《论衡》、张载《张氏全书》、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等。

毛泽东最后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9月8日5时50分,在全身布满多种医疗器械的情况下读《容斋随笔》7分钟。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一生从未间断的读书生活。

谁是引导毛泽东读书的第一人呢?

他就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第一任馆长、无党派人士符定一先生。1912年,符先生在长沙创办公立高等中学并担任校长时,时年19岁的毛泽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当时,符先生面对毛泽东的答卷,不敢相信一个穿着土气、来自湘潭农村的年轻人,能够写出如此才华横溢的文章来。于是他召见毛泽东当场考试,发现这个青年目光炯炯,出语惊人,符先生喜出望外,认定此生日后必成大器。他赠予毛泽东一套《资治通鉴》,嘱其用心阅读。这使求知若渴的毛泽东如获至宝,天天诵读,其中的许多章节都能背下来。对这本书,晚年毛泽东曾说,“看过一十七遍”。

师生来往甚密,情谊弥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请符出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符说:“这个职务只要老而贫的文人当就可以了。”而毛泽东则恳切地说:“还要才、德、资啰,需要您这样有学问和德高望重的人啊!”

毛泽东读书有三奥秘:苦读书、巧读书、善用书。他在延安时期讲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再过十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他一生中读书涉及的门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及,其中文、史、哲书籍读得比较多,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手不释卷。

“无巧不读书。”在茫茫书海面前,毛泽东进行了真正的读书革命,实践并实现了“为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三大变革。他读书的指向性很明确:“改造社会、改造中国”。在读书方法上,毛泽东采取广读与精读相结合,以精读为主。有的书一般浏览,略知其义,有的书却深入研读,探其真谛。

毛泽东广博的读书与涉猎,常常化用在他的文章、讲话与实践中。那些深邃的典故、精辟的寓言、雄健的诗词,让“毛式风格”出神入化,独树一帜。在井冈山时期,他把《孙子兵法》和《三国志》《三国演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延安时期,写《新民主主义论》时,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十几遍。他还熟读曾国藩的《家书》《日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为八项注意)就是从曾文正公的“爱民歌”中得以启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学英文,毛泽东找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对照起来读,在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里,还留有他的批注。

从1972年开始,毛泽东细读圈点129种“大字本”线装书。这些书籍涉及史传、政论、诗词曲赋。一次,他阅读大字本《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其中有一段记述了吕蒙在孙权激励下发奋学习的内容:“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毛泽东立即将这段文字批给中央领导,以此强调重视学习,认真学习。

毛泽东读书的目的,先是为了“修学储能”,然后要寻求“大本大源”,最后是要找“主义”。他读书有“两个根本方法”,一个是实事求是,一个是对立统一;“一个根本主张”,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清楚记得:“文革”时,我们家搬到中央党校住。按当时的要求,中央党校需要把书全集中在科学会堂里,负责装车的师傅都认识我,他们请我一起搬书。搬书的过程中,我就挑一部分留下来看。那段时间,我天天在那儿翻看“三言”(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引自《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

1969年,习近平16岁。在黄土高坡上,开始知青生涯,读书不辍。“爱看书”“好学”,是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之一。老乡们记得,他“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

40余年后,已是国家主席的习近平,用自身经历激励新时代青年。2013年青年节,他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年轻时就看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像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的书对我们有很深的影响。”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到曲阜孔府考察。在孔子研究院,他饶有兴趣地翻看桌上摆放的书籍和刊物。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一口气列举了11位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他还提到,我年轻时多次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

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讲了他插队时,走30里路去借《浮士德》的故事:“那时候,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后来他又走了30里路来取回这本书。”

“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我。”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小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著作,让我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冉阿让、卡西莫多、羊脂球等艺术形象至今仍栩栩如生地存在于我的脑海之中。”

2015年9月22日,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习近平说:“我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人的作品。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9年8月21日下午,习近平到甘肃兰州考察,看望《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他对大家说,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

己亥末庚子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医无私,兵无畏,民齐心,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动员起14亿中国人民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的“硬核”力量!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经此一疫,可以看到,我们的治理体系与能力,有短板,更有长板;有不足,更有优势。我们坦然面对自身的短板与不足,更加自信面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会因此而迟滞,相反会迈步“台阶”、强身健体,尤其是能提高精神免疫力。

每临大事有静气。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日子里,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一个别开生面的“防控疫情读书会”风生水起。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倾心倡导、悉心指导、精心督导读书活动,前后20多次线上点拨,循循善诱。他指出:“读书,对于提高资政建言的质量,提高政协整体战斗力,用历史辩证的眼光看待当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政协委员应该是最喜欢读书的群体、最有条件读书的群体、最能够把书读好的群体”。这三个“群体”的表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全国政协委员多饱学之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张载的这一名言,被冯友兰先生称作“横渠四句”。其言简意宏,传颂不衰,为中国知识分子之圭臬,亦可为政协委员之旨归。

什么是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期间读书的“政协气质”呢?不外是“四由三度”。四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疫而治、由内而外。三度:思想的厚度、资政的高度、民生的温度。建言资政的质量需要锻造,阅读是锻造的重要一环。

冯友兰先生晚年曾经亲笔书写一副对联用以自勉,联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他说,“上联说的是我的学术活动方面,下联说的是我所希望达到的精神境界”。“旧邦”、“新命”之语,出于《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冯友兰曾多次引用这句话,并且反复解释:所谓“旧邦”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他认为,“阐旧邦以辅新命”就是要“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养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要接上中国古典哲学,作为来源之一,才会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松堂自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72、404页)》“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实践“阐旧邦以辅新命”的主要论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的总纲。大意为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道,又要娴习礼仪。致广大: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尽精微:尽心于达到精细微妙的境界。极高明:致力于达到高大光明的境界。道中庸:把不偏不倚和恒久不变的本性作为修养的途径。

这与读书的“政协气质”一脉相承,殊途同归。

读书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怎样才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不能不归功于阅读。委员读专题,由疫论治,由疫议政;读经典,与智慧与文明对话;读传记,看这个世界上那些优秀的身影;读管理,把脉资源与人的优化配置;读文学,陶冶情操、增加才情,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词歌赋,体验锋利的语句和奇崛的想象力;读伦理,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读中国,明晰这片土地上的昨天、今天,充满自信地走向明天。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读经济,思考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走势与纾困政策,因为经济萧条的代价,某种程度上说并不亚于病毒的传播;读历史,温故而知新,鉴往而知来;读哲学,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养成辩证思维和系统思辨能力。最应该读的,是读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为什么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专门协商机构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专门协商机构工作向何处发力?读专门协商机构,实际上就是读中国近当代史、中国共产党史,心中有光,脚下有路,读也就有了方向和力量。

2020年3月23日,汪洋主席在线下读书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政协委员读书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教者,政之本也。”让社会精英层的人通过阅读搞好自我教育,然后去影响、引导社会,从而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高。二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要防止出现颠覆性风险。在病毒来袭、逼近的瘟疫等现实挑战面前,我们有必要把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风险作为民族复兴进程中颠覆性的风险之一来认真对待。三是,与世界、与历史做些梳理比较,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思考一下我们在制度建设上要坚持什么?要完善什么?改进什么?

委员即书友,点亮书中的金句。边读、边思、边讨论,边建言。

“我们越是取得胜利,越是把传染病赶到人类经验的边缘,就越是为灾难性的传染病扫清了道路。我们永远难以逃脱生态系统的局限。不管我们高兴与否,我们都处在食物链之中,吃也被吃。”(《逼近的瘟疫》)

“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的格局、国家的形态以及文化的样貌。中华民族的融合也是一个与病菌逐步适应、共存的过程。”(《瘟疫与人》)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明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这次疫情是一次大考,彰显了我们的制度优势,但也暴露了存在的短板。比如,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国家储备体系不完善,基层社区参与应急治理能力有欠缺,社会组织不成熟,公民个人的风险素养待提高,等等。如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委员们念兹在兹。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明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我们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地区风险演化为全国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风险,不让自然风险演化为社会风险,不让境外风险演化为国内境内风险,不让舆情风险演化为政治风险。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明晰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重大意义。我们在这场疫情中养成的更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必定能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中,成就一个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明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疫情是全球性危机,不应是全球化危机。单边主义、以邻为壑换不来独善其身,唯有通力合作、求同存异,才能保护各方利益、共同利益,才能战胜病毒和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将成为中国的“暖实力”!

读书与时间无关,与生活方式有关。时间是个可怕的玩意儿,一去不回,什么金钱、权力、美色都留不住。但书本可以,它超越时空,融通古今,横历八荒,纵贯四野,润物无声,百川归海。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高贵的任性,读书便是。

无党派人士杨绛曾在《读书苦乐》中写道:“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对质。”

如此便捷,远胜过世间最高明的老师。

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时,自言:“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食芋饮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坚持与儿子一起读书。

南宋诗人尤袤曾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明人于谦在《观书》中写道:“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心灵的洁净、精神的芬芳、智性的圆融全在于阅读。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以改变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无党派人士钱锺书先生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一个邮差。”

在历久弥新的中国文化传统中,读书人从政,从政者读书,系一体两面。诸葛孔明即便躬耕陇亩时,也在随时为“澄清天下”做准备;而张之洞《劝学篇》更指“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于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异质同构”,亦可为政协委员之境界也。

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读书会,旨在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特殊时期的政协委员提供理性议政、对症问政、建言资政的“充电桩”,成为学思并进、凝心聚力、知行合一的“孵化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国哲学讲求境界,用心读经典,真心读经典,就能体认“本体至乐”。它超越了一般人难以摆脱的“小九九”,让具体的人感受到内心的强大,毫无拘束,灵明清爽,付诸实践。所以,境界论并不玄远奇妙。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该读一些对自己终身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的好书。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伴随疫情大流行,引发中华诗词大流行。如“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等等,可窥堂奥。历史必将铭记2020年,不仅因为我们经历的磨难,更因为愈挫愈勇的斗志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我们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汲取“政协力量”,从各国名著中汲取科学、理性和文明的滋养,转化为“委员声音”,向着凝聚共识和建言资政两方面聚焦发力,始终对准梦想、责任和复兴的历史航向。

鸟欲高飞先振翅,百战归来再读书!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