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画界画界

笔墨粒粒皆辛苦 艺坛岁岁艳阳天

—追思方增先先生

2020年05月06日 10:19 | 作者:许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昨天(2019年12月3日),方增先先生仙逝。消息传来,心悲恸,夜难眠。与他相识的一幕幕,叠映眼前。一朝成追忆,痛惜已惘然。方先生是浙派人物画当之无愧的领军者,是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杰出代表,是社会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下面就这三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粒粒皆辛苦-方增先

粒粒皆辛苦/ 方增先

(一)浙派人物画的领军者

在中国美院的历史上,浙派人物画是一个特别的现象。准确地说,它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个充满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的精神共同体。这个精神共同体拥有相近的知识视野和专业境域,背负着共同的时代赋予的精神理想。方增先先生正是这种精神理想的最完整榜样,最有说明力的典范,也是最生动感人的学术形象。

《粒粒皆辛苦》《说红书》是国美创作历史上高悬在天的星空之作,它们综合性地凝练了时代的机缘,生动而形象地回应了新中国艺术创作的几个核心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命题;传承与变革的时代命题;群众拍手与专家点头的审美命题;中国画用笔与人物写照的造型命题;人民中心与艺者趣味的感情命题。这些画从一个时代的高度展现了新中国的文化活力,凸显了源自中华大地的创新能量,塑造了中国现代人物画锐意变革的倾向。这些画也给了浙江的人物画创作以一个高起点、一个高标准、一个时代性的诗性标志。对于我们国美今天的教学也是一个富矿,值得我们持续地发掘和研究。

工人儿女-方增先

工人儿女/ 方增先


(二)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上世纪八十年代,方先生调往上海,也开始了他的新创造,他的《母亲》及一系列藏民绘画和家乡绘画,将中国人物画的写意笔法推向新的高峰。他的积墨之法,如石如山,如焦如铁,将中国人物画的写意性纯化、提升,通过积累与白描、笔与墨放骸无涯的表达,让人物化作山、化作风,化作撼人心魄的潮流。方先生用他罕有的笔和力,创造了中国浓墨写意人物绘画的高山。

说红书-方增先

说红书 / 方增先

(三)社会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方先生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在国美,他认真教学、言传身教。在上海美术馆,他高度重视美术馆的学术建设和社会服务。他以卓越的眼光,洞察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对活跃艺术创作、展示文化建构力量的重要,发起和组织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由于他的把舵,前九届上海双年展形成一条面对上海、面对中国当代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的发展之路,成为当代国际艺坛备受关注的重要平台,成为亚洲和中国最具影响的当代艺术空间,并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养料。

斯人已逝,精神流传。方先生曾经动情地说:“我是那种在乱草泥泞中寻找一条小路的人。这条路上,有苦行僧的‘苦’,也有以苦为甜的‘乐’。”方增先先生身上有几点令我们感动而永久感怀的品质:

第一,朴实、真诚的风神。方先生个子不高,待人谦和,语调和缓,双目却眸眸有神。他很真,从来没有虚情假意。1981年冬,吴永良先生给我们上国画课,把方先生请来,对着一个老头画水墨写生,整个脸部渲染。正当我们看得出神,方先生突然搁下笔,断然将纸揉成一团。口中念念有词说:“不对、不对。”接着,他信笔画了一张太白行吟图,之后离开。多少年后我将此事问他,他说那种过分依赖明暗皴擦的方法是不对的。那时,他正处在变革与反思之中。一位德望高重的名师面对学生,却如此真情流露,这种“真”是真艺者的真性情。上世纪末,全国美协在京西宾馆开会,看方先生和几位先生现场作画。我看到他十分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不安。我知道他是不擅这类堂会表演的,他是不屑于这类游戏绘画的。他总是要用他的笔真刀真枪表达真性情的。后来,我在他的个展上看到群马奔腾的巨幅绘画。我总在想,他的弱小身躯怎么能够积蓄如此巨大的能量,放拓出如此肆意汪洋的力道呢?答案是他的朴真。由于“真”,不油滑,不戏谑,却能在某一瞬间,进入陶然得意之境,“笔锋下决出生活”。由于“真”,才能在从写实体系转入笔墨自由的表现体系之时,没有走向空泛,没有走向抽象,没有走向样式化,从而为当代中国人物画变革创新提供杰出的典型。对照今年的全国美展中汗牛充栋的描刻之作,我们更应反省、反思。

愚公移山-方增先

愚公移山 / 方增先

第二,锐意、卓越的识见。方先生为人很平和,生活很简朴,但对艺术却识见犀锐。作为一个能力超凡的实践者,他还具有超群的颖悟。方先生强调人物形体需要“背”。不仅“背”人物的解剖结构,更“背”人物的造型取象之法。只有这样,才能在造型之时得心应手,在诗意境域把握陶然之机。他对艺术的认识,他对问题的回答,不仅在言说,更在他的艺行艺作之中。他的浓墨意笔既是他个人的艺术追求,也是对我们今天中国人物意笔绘画式微的坚定回答。他的视野是广阔的,不仅对笔墨、对民艺,而且对当代实验性艺术也给予重视,对其内蕴的人性力量给予充分肯定。

第三,爱才、惜才的风范。方先生对于我,真的给予厚爱和帮助。世纪初,他把我叫到他家,坐在小板凳上同我谈对上海双年展的想法。他每次回杭州,宿在梅花坞村前的小宾馆,因为胃病,自带钢精锅。又每回都把我和峰辉叫了去,小聚聊天,促膝谈心。那一幕宛在目前。他嘱我为他的画册写序,今天重读,实在汗颜。有太多东西没有认识,缺少深度。我觉得自己欠了方老师的。今天,我想这种歉疚不要成为一代人的歉疚,不要成为艺坛传钵的时代的精神歉疚。所以我们在他仙逝的翌日,请来各位老师、同学开追思会,沉缅远怀,让方先生之艺、之神,永远活在国美的学脉中,永远活在代代学子的心中。

2019年12月4日

母-亲-方增先

母 亲 / 方增先

方增先追思会发言选登

肖峰:

方增先既融汇了学校创立以来中西融合的理念,又继承了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精神,同时又融入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创造时代人物,具有时代精神,就如《粒粒皆辛苦》,寥寥几笔就把精髓表现了出来。我们要学习方增先这一辈老艺术家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优秀传统,向他们致敬,愿方增先同志精神不朽。  

汪诚一:

方增先是浙派水墨人物画的奠基人,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画了成名作《粒粒皆辛苦》,画了大家都知道的《说红书》,但是没有停滞不前,还是往前走,把浙派人物画又往前推了一步。今天我们来追思方增先,回忆他怎么把西洋的东西跟中国的融合在一起,把中国画水墨往前推进了一步,他在抽象的中国画水墨中表现一种精神,我觉得应该向他好好学习。

吴山明:

方增先老师非常有才华、有创意,善于在创意中变革。他的浙派人物画将中国人物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境界,可称之为大师。在艺术上,他的作品永远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模式,是我们这个时代有特征有创意也有高度的艺术高峰。在教学上,他提倡的结构线性素描,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发展史上非常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徐家昌:

虽然我是画花鸟的,但对方先生的课记忆尤深,他教导我们,画人物画时,要精准把握线条起伏以及结构关系。方先生的人物画侧重于用素描的方法和明暗的关系来表现,用线条和结构来表现人物,既讲究笔墨,又非常有表现力,因此浙派人物画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程宝泓:

在美院读书时,方老师当过我三年的班主任,他对我特别好。

他既研究中国画的基础教学,又研究中国画的创作,他的生活实践、创作实践、教学理论和创作理论,都是中国人物画历史上特别重要的样板。他多次强调,一定要研究中国画的传统本质到底是什么,不要画出来让人家觉得不像中国,像外国。他始终坚持要有中国特点,要有民族的特点。虽然方增先老师已经走了,但是他一直往前冲,不断努力奋斗,他坚持的理念、立场,值得我们后来者继承。

潘锡柔:

方增先先生是改革创新、古为今用的杰出代表。他的中国画创作,实际上就是创新和改造,他没有抛弃传统手法,也没有照单全收,而是经过自己的吸收,采取了中国画的笔墨与油画的颜色和结构感。他在艺术创作上一直都在不断创新,不断将素描、油画和中国画进行改造和融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尉晓榕:

方老师对我们这一辈的影响非常大,他曾经跟我们谈了很多关于笔墨层次的问题,方老师强调笔墨层次是有节奏的,中间要有间隔,要表达出丰富的层次,他说要用最简洁的方法,来表达丰富性。方老师对学生和年轻人时常鼓励,对艺术的探索不曾停止,他是一个非常爱思索的人,特别是对一些具有引领性的问题。方老师是一位开拓性人物,他在创作上试验过多种方法,从没有停止对新样式的思考和探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张捷:

方增先先生的去世,让“浙派五老”都成为了我们后一辈的记忆,方先生的离世对中国画坛是巨大的损失,他对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以及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人物画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方增先先生是画坛独树一帜的模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他以自己一生的体验和真情实感,创作了很多精品力作,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不仅要在传统学科的文脉上,也要以文字和更多元的方式对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进行记录和梳理。方先生虽然走了,但是他的艺术是永恒的。

高世名:

我们要研究方先生的艺术,在艺术上上下求索,打通东西,融汇古今;我们要学习他的品格,作为一位艺术家,他朴质真诚淡泊天真,作为一位教育家,他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我们要继承他的精神,扎根生活心系人民,精益求精锐意创新;更要探索他提出的问题,继承他的遗愿。浙派人物画的“五老”已相继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艺术常青、精神永存,他们的品格、风范、精神和提出的问题会永远传承在中国美院的血脉之中。这五位前辈的艺术生发于学院,精神融汇入学院,正是因为这样的代代继承,薪火相传,我们这所学院才能生生不息。


方增先先生

方增先 先生

1931年生,浙江浦江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即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绘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方增先是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画坛具有广泛影响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和推动者。他通过自身的艺术创造和艺术实践,对中国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变革作出了突出贡献。

12月3日晚,方增先在上海因病辞世。12月4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举行了“笔墨粒粒皆辛苦,艺坛岁岁艳阳天—方增先先生追思会”,追思这位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浙江文联、浙江美协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的部分师生、方增先的友人参加了会议。


责任编辑:张月霞

 

特别声明:图片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对非法转载者,本编辑部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编辑:画界

关键词:先生 方增 人物画 增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