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画界画界

融象创真—纪念李斛百年诞辰

2020年05月07日 16:29 | 作者:画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

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馆分别举办了李斛百年诞辰艺术展,所展出的画作都在向世人讲述着李斛先生的艺术人生,为礼敬和缅怀这位卓越的艺术家,《画界》杂志希望通过整理李斛的纪念文章,来呈现他的艺术生涯、艺术思想和艺术成就,讲述画里画外的故事……

幸福的时刻-69.5x56cm-1958年-李-斛

幸福的时刻 69.5x56cm 1958年/ 李斛

(一)

吴为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术,在“民族救亡”和“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潮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画家,他们关注现实,关注民族命运,以中西融汇的写实方式和形神兼备的审美理想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李斛先生便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是徐悲鸿先生的高足,徐悲鸿先生曾为之题词:“以中国纸墨用西洋画法写生,自中大艺术系迁蜀后始创之,李斛仁弟为其最成功者。

李斛先生低调朴质,不求显达,终生坚持的不过就是两件事:一为丹青绘事,一为教书育人。应徐悲鸿先生之邀赴北京后,一直从事美术教育事业直至离世。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第二代教师主力之一,李斛身体力行,鞠躬尽瘁,他提出“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原则,主张“双管齐下”的教学方式,他确立在今天依旧沿用的“结构素描”训练方式,延续并扩展了徐蒋美术教学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桃李满天下,对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李斛先生于艺术创作盛年与世长辞,终年五十六岁。他未有充足的时间来实现自己艺术追求上的宏愿,但他留下来的艺术创作和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他倾毕生心血为新中国美术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都值得后人肃然起敬,深入研究。

(节选自吴为山为“融象创真—李斛百年诞辰艺术展”所作序言)

参加和平建设-61.5x134.6cm-1956年-李-斛

参加和平建设  61.5x134.6cm 1956年/ 李斛

(二)

范迪安(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条件下,尤其是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始终是整个中国美术的焦点课题和主要任务。身处交融复杂的文化环境,李斛先生坚持中国画变革,坚持走中西画法融合的道路,探索从古典到写实的语言转变,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时代风貌和文化新意的作品,为现代中国画坛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弥足珍贵。李斛先生早年即得徐悲鸿先生亲炙,“以中国纸墨用西洋画法写生”,在艺术思想和创作方法上步入宽广的境界,他既是徐悲鸿“中西融合”理念的实践者,更是在中国画创作思想和笔墨语言上都拓开一方新境的先行者。

徐悲鸿题词

徐悲鸿题词

纵观李斛先生的艺术人生,他始终以现实主义艺术思想为创作核心,在此基础上坚持中国画新法新貌的探索。在20世纪中叶对中国画问题探讨论争的背景下,李斛先生的艺术创作和教学理念无疑透露出超前的文化胆识。在题材上,他一方面紧扣时代文化主题,创作了《广州起义》《工地探望》《侦察》《农民支持北伐军》等大型作品;一方面始终关切民生,直面现实,从早期的《嘉陵江纤夫》到六十年代的《女民警》《建筑工人》等作品中,都可见他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切关心和真诚表达。在技法革新上,李斛先生最值得称道之处是提倡由素描入手塑造形象,将西画的厚重色彩语汇与中国画的淡染水墨质感相结合,并注重对细节和神韵的描绘,将这一技法运用在山水画和人物画两类创作之中,取得了别开生面的成果。他以空间层次丰富的《三峡夜航》《夜战》等描绘夜景的作品开辟了山水画的新领域,使山河江流在熠熠光影中蕴含一种令人神往的豁亮之境。在钻研夜景题材之外,李斛先生还创作了一大批形神合一的人物肖像,其中《披红斗篷的老人》《印度妇女》《关汉卿像》等作品堪称融中西之风的力作,成为现代中国人物画的翘楚。

在艺术创作之外,李斛先生还在美术教育教学上付出心力,身体力行,始终践行教书育人的高远理想。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任教,讲授素描、速写等西画课程,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夯实学生的造型能力。他重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旧法,而要将更多艺术可能性付诸传统笔墨之中,以求新境。他不求闻达,勤奋耕耘,为中国画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也激励了几代中国画艺术家的成长。

(节选自《远志四韵—李斛的艺术步履》大型回顾展前言)

侦-察-58.1x86.2cm-1948年-李-斛

侦察 58.1x86.2cm 1948年/ 李斛

(三)

李蓉(李斛长女)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举,中央人民政府迅速确立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武汉长江大桥位列其中。作为一名画家和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深入生活,而且更是要现身说法,父亲先后三次来到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工地,甚至刚刚做完胃切除手术半年,就在那里呆了一个暑假。当年的学生钟涵先生回忆到,课堂上李斛先生讲到在大桥工地写生仍然是一脸的兴奋,印象很深的是他跑到工地里面去写生,保安过来问他“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在这里随便画画?”不由分说就把他带到保卫部门。他风趣地说自己是“三进警备队”。为此他还受了批评。

围绕大桥的建设,父亲画了大量的速写和画稿。有工程勘探、设计、打桩、合拢等不同阶段,有素描、国画、水彩、油画等多个画种,有工地、慰问、夜战、暴风雨等不同场景,有江堤、桥墩、轮船以及江岸的楼群,更有建桥工人、水手船长、劳动模范、抢险勇士等英雄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批重要作品。《大桥从这里修过去》以辽阔的长江两岸为背景,描绘了一群设计人员站在汉阳龟山上,远眺对岸的蛇山和黄鹤楼的场景。而作品《现场慰问》则是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利用假日,在蛇山上为江中打桩的工人们表演节目的画面。如今早已找寻不到那两个光秃秃的山包,龟山蛇山摇身变成了美丽的公园,装点着长江两岸。父亲的这两幅作品至今已都不知去向了。《长江大桥钻探工程》,表现的是桥墩钻探挑灯夜战的场景。他大胆突破中国笔墨难以再现灯光夜景的局面,描绘了建设者们在夜幕下热火朝天施工情景,同时又表现了江岸边静下可听音的逐波浪花,形成明亮与黑暗、喧闹与安静的鲜明对照,成为国画灯光夜景画的经典,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此外,当年的报刊不时能见到父亲关于长江大桥建设的作品,利用的比较多的是《建桥工人》,画面展现的是一名以桥墩装吊背景的建桥工人,他精神抖擞,表情凝重,传达出的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民族自信和誓让“天堑变通途”的壮志豪情。此画现收藏于北京画院美术馆。

建桥工人-75x56cm-1960年李斛

建桥工人  75x56cm 1960年 / 李斛

描绘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是父亲的愿望。1959年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进入到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刚放暑假,父亲便急匆地赶往那里,从江津县的珞璜镇画到江对岸的巴县白沙沱,一路速写集素材,然而还未尽兴就收到中国革命博物馆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创作革命斗争史画作的任务,只好转向赶往湖南平江。后来尽管展出或发表了父亲的《重庆长江大桥工地夜景》《狮子滩水电站》等作品,但更多的手稿则尘封箱底了。

长江上的第三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造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根本不可能再到现场,但是长江大桥建设的情愫始终牢牢地牵系着他,但凡见到报纸、画报有关于她的消息图片就剪下来、留起来。当1971年他有机会画风景画了,就毫不犹豫地动笔画下了霞光中平视线的南京长江大桥全景,取名为《气贯长虹》(现收藏于北京民族饭店) 。遗憾的是,这个题材的作品仅此一张。由此可见,长江大桥系列作品始终是父亲的牵挂,表现大桥建设始终是父亲的心愿。

(节选自李蓉为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60周年所作《我的父亲,一位尽情描绘长江大桥建设和建设者的人》)

毛主席,您是我们幸福的保证-79.3x55cm-1954年-李-斛

毛主席,您是我们幸福的保证 79.3x55cm 1954年/ 李斛

父亲早在重庆中央大学求学的时候就是同学们公认的把人画得又像又美的肖像画家,作为徐悲鸿先生的学生,他会像他的老师一样,为自己绘画肖像,并视为最为重要的作品。

父亲画过多幅自画像,刊用最多的是画于1950年冬的一幅。1948年父亲来到北平,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教课之余则是不停地画画,用画笔记录北平解放的历史,描绘北方城市的风土人情。其中一幅《瞭望》,是表现一位老大妈为进城的解放军指路的国画作品,参加第一次文代会美术展览即第一次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就获得好评并获奖,作品被北平美术家协会收藏,后转交中国美术馆,欢欣鼓舞的他写信给四川的朋友说,“我是真正走进艺术家的行列了”。为此他为自己画了这张最有画家范儿的半身自画像,侧身转头,目光深邃,预示着走上艺术生命的新的一程。

公社文工团员-54.6x38.5cm-1959年-李-斛

公社文工团员  54.6x38.5cm 1959年/ 李斛

最后的自画像是我看着父亲画的。那是1974年的冬天,在垂杨柳的家里。父亲已经出现过肝昏迷,这是肝硬化晚期的症状。父亲因为要为北京饭店画画即所谓的宾馆画,要求的数量又多,只要有点气力,他就会构思画作、拿起画笔。母亲心疼父亲,每每严加阻止,最后不得不收掉毛笔和宣纸而且叮嘱我要看好父亲。有一天我在父亲休息的时间推开房门,发现并没有躺着的父亲正慌慌张张地往床下放东西,我跑上前去拿出来一看,就是这张画了一部分的自画像,还有一个我们常用的小圆镜子。晚上母亲回到家我就告状了,也不知道父亲和母亲说了什么,以后的日子里父亲每天都会画一会儿这张画,就这样,一张不大的作品,画的又是他最熟悉的自己,却陆陆续续画了好多天。

气贯长虹-1971年-李-斛

气贯长虹 1971年/ 李斛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的相貌:很长时间都不去理发,花白的头发常常是乱蓬蓬的,由于怕冷,在房间里一天到晚都会套着中式棉袄,蜡黄的面色,没有胃口,吃饭对于他成了一件很费力的事情,父亲从没有向我们讲过病痛,但看到他无光的双眼和背对着我们躺着的时候,就知道这时的他非常难受。是的,父亲没有做真实的描写,他用帽子拢住凌乱的头发,中式衣领外围上围巾,眼神里尽管有掩饰不住的无奈,但是目光炯炯、诚恳坚定。这么多年了,每当我面对这张画像时,我总会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总会忍不住地认为父亲一定知道这是他为自己画的最后的画像。这无疑是一件十分残忍的事情。我不断地问自己,父亲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个形象呢?我在沉思、在流泪、也在用心感受。

(节选自李蓉为“远志四韵—李斛的艺术步履”大型回顾展所作文章《父亲的自画像》)


李 斛

(1919-1975),号柏风,四川省大竹县人,画家、美术教育家。李斛是一名在中国画技法上有着开创性成就的国画家。他坚持用中国画的笔墨进行西洋画法的写生,并十分重视素描基本功。创作了大量了别开生面的夜景山水画。具有全面的造型能力,在人物肖像画方面有独到的成就,留下了《印度妇女像》《关汉卿像》《齐白石像》等杰出作品。


相关链接:

日前,“融象创真—李斛百年诞辰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分“巧融中西”“妙绘世象”“风华独创”“丹青图真”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李斛各个艺术阶段的代表作。展览期间,李斛的家属秉承先生大爱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将李斛先生的20件代表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责任编辑:邢志敏

  特别声明:图片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对非法转载者,本编辑部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编辑:画界

关键词:李斛 父亲 先生 艺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