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金融科技监管试点:刚性底线+柔性空间

2020年05月19日 08:54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为金融科技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十六字原则。

“从浙江看,2019年10月,国家六部委批准在浙江等十省市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着力在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领域先行先试。截至目前,浙江省35个试点项目均稳步推进,其中29个项目已经上线运行,在疫情防控、便民惠民、服务中小微企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给普惠金融功能实现形式、市场组织模式、服务供给方式等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谈及此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这样说。据其介绍,科技助力数据融合应用,增强金融惠民能力;简化业务流程,降低社会成本;促进信息共享,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不久,杭州作为6个试点城市之一获批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对此,殷兴山表示,本次试点为金融科技创新划定刚性底线、设置柔性边界,又为创新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为金融科技创新划出了一个“安全区”,支持对金融服务和科技产品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帮助监管部门及早发现潜在风险,破解“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这些都将有利于推动创新和监管的良性互动。

“我认为,本次试点还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惠民利企的路径和方法,聚焦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着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在殷兴山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量的面对面金融服务受到影响,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旺盛,金融科技的价值凸显,对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发挥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引领和驱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挖掘科技创新潜力,加大数据融合应用力度,基于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在线客服等线上渠道,不断提高线上金融覆盖面和便捷性,为老百姓和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更精准化、数字化、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换句话就是,让未来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场景化、数字化、普惠化,越来越贴近老百姓的需求。”殷兴山这样表示。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金融 科技 试点 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