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青少年“游戏”了年华

2020年05月22日 18:49| 作者:张惠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家长吐槽:救救孩子!


“低头玩电子游戏、长时间刷抖音,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使用家长的账号花掉几万甚至十几万买游戏装备……”近来,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令不少家长焦头烂额。

当记者拨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的电话时,她恰好也在为这个现象而忧心。张雪告诉记者,当前,中学生对互联网主观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比例均超过25%。而疫情下史无前例的在线教育,更加重了这个比例。

当代的青少年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网络游戏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比较复杂,在张雪看来,目前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游戏商社会责任心不强,未成年人获取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缺失及家庭功能缺位是五大主要原因。


联名提案:综合施策为“游戏”


张雪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参考了美法英日韩等国网络游戏监管政策和经验,在这次带到两会的《关于完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监管的提案》提案中,她呼吁尽快构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多元参与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监管体系。“一交流,这件提案得到了多位委员的联名关切。”这让张雪更加感受到作为教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提案中,她建议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尽快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加快行业促进立法研究,指导网络游戏健康发展。

张雪认为,营造绿色的网络空间,需大力研发防沉迷技术并加强监管,工信、教育、公安等部门要协同,利用大数据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使用严格限控。建议采取身份证、指纹、人脸识别加以认证,并且限制未成年人每天使用不得超1.5小时,且要加强对同一用户跨设备、跨平台使用的监管。另外,政府也要建立并公布举报平台,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查处力度。

她还呼吁,依托行业协会建立未成年人安全使用网络的技术平台,在上网时间、网络内容、网络消费等方面为未成年人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另外,在政府监管基础上,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对游戏商依法依规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一些针对未成年人研发的游戏,采用了心理学手段,使其游戏更加容易成瘾……”张雪建议,由监管部门出台相关制度,游戏商公布自身开发及运营的游戏情况,加强社会监督,依法督促游戏商履行社会责任。

已经沉迷游戏的未成年人如何“戒瘾”?张雪呼吁,政府支持并制定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建立未成年人网瘾矫正专业机构,面向全社会进行网络保护教育,大力推进网络素养教育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未成年人深刻认识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及城市外来务工子女等弱势群体网络游戏沉迷问题预警干预机制。”针对那些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她呼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为农村教师和家长开展培训,建立家校协同的学生成长跟踪平台。

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