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医学科研要正视自身融入国际

2020年05月29日 08:52 | 来源:中国健康网
分享到: 

短短不到10天,中国科学家就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并及时与世界共享,成为全球研发检测试剂、药品和疫苗的重要基础。如何准确找到我国医学科研在全球横向坐标系中的定位?如何检视自身限制发展的症结所在并加以破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医疗卫生及科研领域的代表委员们思考颇多。
进步和差距同时存在
不久前,《柳叶刀》总编Richard Hort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我国的科学研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现在是科学大国。20年前,我们收到的中国作者的投稿还不是很多;但是现在,中国是向柳叶刀系列期刊提交科研论文方面的领导者之一。”这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总编认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已是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的很多科学研究是和全球受众相关的,中国有非常好的科研机构,还有科学界的领导者。这得益于政府在过去20年对科研方面的投入,“这是促使中国在这场疫情当中取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2003年非典来袭,病毒基因测序、病毒解析都不是由我国完成。此后,我国逐步加强在重大传染病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并在禽流感、埃博拉等全球疫情应对中迅速跟进。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主任杨卫表示,在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的研究中,我国从病毒基因测序到结构解析,做了大量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球贡献了宝贵数据。
包括医学科技在内,我国科技领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杨卫分析说,按照通用数据库Web of Science或ESI统计,我国的学术论文产出,在2019年已超过美国;高影响学术成果——即被引用量排名前1%的论文,也与美国等量齐观了。
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医学科研已站在了“世界之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泼了一盆冷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医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球共同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辰说,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医学科研的整体水平还远未站在国际的前沿,“国际社会给予的一些高度评价,也只是通过我们发表的研究文章,看到了我们在部分医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代表了我们对某些工作、某些项目的研究走在了前面”。
“进步是明显的,也是不平衡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近20年来,我国在医学科研领域取得的长足发展毋庸置疑,但同时也要看到距“顶尖”水平在各方面的差距。李为民举例说,四川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却没有一个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在突发重大疫情时开展应急科研,必然会受到一定限制”。
“两端乏力”难题仍未解决
在我国医学科研领域,原创性基础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两端乏力”,仍是一个久未解决的难题。比如,在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方面,我国多为跟随已知靶点展开攻关,缺乏基于新机制、新靶点的原始创新;而临床科研新发现向新技术、新产品的转化能力也同样薄弱。
“推动我国医学科研向着更高水平迈进,三方面的努力缺一不可。”李为民说,在我国医学科研体系中,由高校、研究机构承担的原创基础研究必须要有,否则很难在“卡脖子”的技术上有所突破。由医疗机构承担的临床研究必须要有,而且各层级的医疗机构都应参与临床研究。最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临床转化研究,串联起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李为民认为,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我国在临床科研领域的优势,但在研究的规范程度和协调性方面,我国仍有欠缺。“参与多中心协同研究,不能只想着自己机构在研究中的排名如何,要更多考虑这一研究对促进医学进步的意义有多大。”李为民说,只有国家从大局的角度把协同性做好,我国的临床研究才能以更快的速度产出更好的成果。
构建更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同样值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分析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发现,从立项到结题的平均时间为11.4年,从结题到提名平均间隔4.4年。可以说,平均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科学家们都坐了16年的冷板凳。“应该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专注得到更多褒奖和鼓励。”葛均波认为,尽管目前科研评价正在破除SCI至上的取向,但构建真正能够支撑科研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问题仍待解决,要加快完善与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保障、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形成踏实苦干、勇攀高峰的科研氛围。

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葛均波建议,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医疗中心建设,研究制定医药健康创新产品评价筛选标准和认定程序,每年公布医疗健康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同时公布市场过剩产品目录,引导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科学组织研发和生产。

更多参与国际研究和交流

“中国的医学研究要想跻身世界前沿,中国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要想成为世界主流体系之一,除了自己内部的努力,积极参与国际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王辰表示,国际交流对于开阔视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学习国际上成熟稳定的研究方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唯有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医学界才能知人所长、补己所短。
“医学研究同临床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如果不能很好地开展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只能一直关注‘皮毛’,不可能真正有所创新。”王辰表示,破除唯SCI论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是与国际同行交流探讨的重要方式。尽管我国发表的SCI文章正在快速增长,但实际上,医学研究领域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
“中国在医疗卫生和科学领域进行了巨大的投资,但在我参加的国际会议里,并没有见到足够多的中国代表。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中国科学家和医学界的带头人活跃在世界舞台上。”Richard Horton说,中国应该思考,怎样让医疗和医学科研领军者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参与,“我希望看到一些我认识的、尊敬的中国人,能在全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能在国际事务中听到更多中国的声音”。
华西医院的科研影响力在国内医疗机构中已连续多年稳坐头把交椅。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形成浓厚科研氛围,正是该院总结输出的重要经验之一。“我们明确鼓励所有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如果我们的专家在参与或牵头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我们就会作为一个纵向国家级项目对待,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指标。”李为民说,这只是华西医院鼓励参与国际研究和交流的众多实际举措之一,“我们还通过各种方式支持院内专家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走进会场、走上讲台。只有融入国际,才能找到与国际前沿的差距”。

编辑:刘畅

关键词:科研 医学 研究 国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