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2020年06月03日 18:46|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科技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 郭华东

2015年9月,联合国193个会员国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括17个目标、169个二级目标和230多个指标。这是一项全球性战略行动计划,议程的核心是于2030年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今年,在SDGs进入到第5个年头之际,联合国推出了SDGs十年行动计划,其核心是凝聚焦人类福祉与能力共6个切入点、政府治理等4个杠杆总体框架,有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更好地利用科技创新促进SDGs目标落实和实施,联合国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促进机制(TFM),为实现SDGs目标提供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上述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实现的目标。

“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一带一路”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将会不断消失,丝路建设面临的风险会不断加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重巨大的挑战。

“一带一路”具有规模大,周期长、范围广、变化多、环境复杂等一系列特征,面临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数字鸿沟、城市扩展、人口密集、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缺乏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挑战。

“一带一路”区域拥有全球65%以上的人口,包括北京、开罗、莫斯科、马尼拉、伊斯坦布尔等18个人口超过1千万的特大城市群。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关键要素。

“一带一路”区域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了高亚洲的积雪、冰川和冻土,俄罗斯的森林和草原,蒙古的沙漠等众多类型。生态环境脆弱,沿海地区正遭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中亚地区咸海的水量在过去50年减少了近90%。

“一带一路”区域有不少濒危世界遗产地正在遭受城市无序扩张、森林砍伐、过度开发等的威胁。自然灾害是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另一个威胁因素,全球约有85%的重大地震、海啸、台风、洪水和干旱灾害发生在丝路区域。1995年至2014年间,全球遭受灾害损失最严重的10个国家中有7个位于“一带一路”地区。

汹涌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和正在对全球造成巨大影响,对“一带一路”国家带来难以预测的发展风险。需系统考虑后新冠疫情时代如何建设“一带一路”,如何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倡议“资源”,如何创新“一带一路”合作新模式等重大问题。

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一带一路”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将会不断消失,丝路建设面临的风险会不断加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巨大的挑战。

数字鸿沟影响“一带一路”互联互通

随着“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丝路的资源配置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国界限制,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跨境相互交织的新型驱动模式,将带来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的新变化。

“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其与联合国2030议程有相近的愿景,都强调包容发展和共同繁荣。

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机制与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高度吻合。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开展得益于联合国科技创新促进机制的实施,而未来1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科技创新术促进机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组织实施的5类科技计划中,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从区域尺度到全球空间,有许多与联合国科技创新机制内容相向,具备了二者密切合作的基础。

在开展数字丝路建设及丝路SDGs实现的进程中,数据问题已成为掌握“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的重大挑战。目前,“一带一路”SDGs目标相关数据统计体系不完善、不一致以及指标体系缺失,且SDGs监测的评价指标模型化问题复杂,受限于本土数据的可获取性,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并不是所选指标均能模型化实现。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丝路的资源配置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国界限制,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跨境相互交织的新型驱动模式,将带来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的新变化,需要摸清“一带一路”区域环境、资源等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演化态势,需要对丝路未来的资源配置模式作出前瞻性预判。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数字鸿沟,如许多东南亚和中亚国家尚还没有建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缺乏一手的数据来源掌握区域发展的自然地理本底情况,“一带一路”建设亟须科技创新的支撑与支持。

数字丝路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我们于2016年联合国际科技界发起了“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现已形成由58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参加的大型国际研究计划。

创新驱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石,科技创新是“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的程度决定着“一带一路”成功的高度。应该十分重视创新驱动对“一带一路”发展的作用,使“一带一路”建设切切实实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于2016年联合国际科技界发起了为期10年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DBAR通过分享经验、技术、数据和知识,实现地球大数据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的科学服务。 DBAR的实施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以采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法,服务于SDGs目标的实现。

DBAR实施4年来,现已形成由58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参加的大型国际研究计划。该计划实施3年来取得丰硕的产出:发布了由来自20多个国家300人参与撰写的DBAR科学规划书,建立了环境、灾害等9个领域国际工作组,在4大洲建设了8个国际卓越研究中心,推出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系统并向全球提供中英法多语种数据共享。

本计划提出的土地退化零增长评估指标方法,纳入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地球大数据突尼斯丝路考古遗址的发现成果,得到突尼斯政府的致函感谢;基于众源数据采集与云计算方法等多项创新性技术研发的农情监测系统在莫桑比克落地,监测成果正式纳入其国家农情监测系统;本计划成为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发布的UNEP《全球环境展望报告》的重要合作方。

为跨越“一带一路”数据鸿沟,促进“一带一路”SDGs实现,需要“一带一路”建设者携手,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技术优势,带动丝路国家的SDGs研究能力。通过先进科学技术支持实现“一带一路”区域性和跨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协同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

“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面向“一带一路”区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应发挥引领作用,特别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科学实践方面,需要发挥创新优势提供科技支撑,需要对社会-经济-环境对“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多维度影响的驱动机制做深入系统研究,需要从国家和全球发展高度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科技发展战略。基此,提出以下4点建议。

1.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识。重视对当代高科技手段包括空间科技、纳米科技、量子科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作用和能力的宣传,让决策者、企业界、科技界等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和创新对“一带一路”的促进作用,让“一带一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设立“科技创新促进SDG发展国家论坛”。该论坛使命为研讨我国科技创新促进SDG发展战略。每年一次的论坛回顾前一年科技创新促进SDG工作,展望新一年科技创新促进SDG前景。通过该论坛的举办,吸引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更多专家、学者为该领域的发展作贡献。一年一度的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STI Forum)每年上半年举行,我国国家论坛可于每年下半年举办。

3. 发起“科技创新促进‘一带一路’SDGs发展计划”。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机制高度吻合。把“一带一路”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利用高科技手段,与沿线有关国家合作,侧重研究“一带一路”区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可使我国在该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处于引领地位,同时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特有的贡献。

4. 制定“中国科技创新促进SDGs发展路线图”。为期15年的2030议程还有10年的执行时间,在已进行5年实践的基础上,面向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6个切入点,基于我国和全球科技创新领域新的发展态势,制定我国的科技创新促进SDGs发展路线图。发展路线图在起到指导我国该领域发展的同时,目标于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也起到促进和借鉴作用。

委员名片:

郭华东

全国政协委员,遥感与数字地球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4年起主持“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格局与发展潜力”战略咨询项目,2016年发起“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并任主席,2018年被聘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促进机制10人组成员;现为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名誉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曾任国科联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主席,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席、国际环境遥感委员会主席;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目前任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负责人、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月基观测研究”负责人。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