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3亿人,就诊率不足六成

专家呼吁及时诊断治疗疼痛

2020年06月16日 16:0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李木元)2020年是全球预防疼痛年,随着国家医疗改革、建设健康中国等工作的不断深入,为积极响应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倡导,强化科学规范化镇痛的理念,促成多学科疼痛管理,由辉瑞普强主办的首届“普道•无痛”疼痛峰会于6月13日在线上召开。来自国内外及海峡两岸的众多顶级大咖共聚云端,汲取疼痛领域前沿知识,围绕疾病机制、临床实践、患者管理等多个维度探讨疼痛相关内容,并联合疼痛科、骨科、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四大科室,共商中国疼痛领域发展未来之路,开启中国疼痛患者全程管理的新纪元。


中国疼痛治疗现状的“三低”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作为机体面临损害或疾病的信号,疼痛提醒患者应加以重视,及早就医,积极治疗以防机体遭受更大和更长久的损害。疼痛是所有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目前,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但是,目前公众对于疼痛的疾病知晓率只有14.3%,慢性疼痛患者的就诊率不足60%,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不足20%。

数据显示,全球慢性疼痛的患病率约为38%,其中发达国家患病率为37%,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41%,且女性慢性疼痛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头、肩、腰是慢性疼痛的主要部位。在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每年以2000万的速度增长,从1990年到2017年骨关节炎患病率增加了2.35倍;2016年腰痛患者约有6730万人;2017年头痛患者约有4.83亿人;16%的住院患者具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超过60%的癌症患者存在疼痛,其中又有超过65%的患者为中重度疼痛。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樊碧发教授表示:“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慢性疼痛患病人数多,可导致患者情绪、睡眠障碍。由于慢性疼痛治疗时间长、花费大,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中国患者疼痛控制不足,患者和医生观念有待提高,使得我国在疼痛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疼痛需要多学科、多维度进行管理,同时需要倡导科学规范化镇痛观念。”


疼痛表现复杂多样,及时诊断治疗很关键

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由创伤、手术或者疾病引起,持续时间较短;慢性疼痛则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三个月以上仍无法缓解,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临床上,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发生机制复杂,表现具有多样化和差异化,即使病因相同,每个患者症状也不尽相同,并会随时间而变化,为临床诊断带来诸多挑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裴福兴教授表示:“急性疼痛往往是疾病的一个症状,通常提示人们及时就医看病,它会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而消失。手术后出现的急性疼痛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应当积极进行预防性和多模式镇痛缓解疼痛、促进康复。如果术后急性疼痛,不能在初发时有效控制,将会发展为慢性疼痛;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约为10%。多种因素可促使急性疼痛转变为慢性疼痛,其中中枢和外周敏化是主要机制。因此,术后应采取积极的疼痛管理和多模式镇痛预防慢性疼痛的发生,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

近年来,随着对疼痛疾病的深入研究,炎症反应与中枢敏化在慢性疼痛的发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李梦涛教授表示:“慢性疼痛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症状且病程长,可由多种因素和机制引起,常难以治疗。炎症和中枢敏化是炎症性疾病疼痛发生和维持的主要机制。炎症性疼痛应采取综合治疗与管理,药物治疗是疼痛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与会专家还提到:鉴于目前在慢性疼痛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的挑战,需加强对其规范诊断和治疗的推广。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尽量选择起效快,安全性佳,药物相互作用少的药物。对于骨关节炎疼痛管理,如何平衡抗炎、止痛作用及避免药物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多学科联合诊治,开启疼痛管理新时代

尽管慢性疼痛在治疗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因疼痛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病因复杂多样,治疗上仍需要加强骨科、疼痛科、风湿免疫科、神经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通过整合各科室的优势资源,更及时明确地诊断疼痛,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推进疼痛的精准化、规范化管理,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疼痛治疗的整体水平。

此外,与会专家共同表示,为了更好地管理疼痛并帮助患者加速康复,在多学科共同努力下,有必要加强对疼痛规范诊断和治疗的推广,提高标准化镇痛管理的临床能力;与此同时,也需向大众积极普及疼痛相关知识,引导大众树立科学镇痛理念,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时,及早就医,积极给予有效治疗,以防身体遭受更严重的损害。

辉瑞普强大中华区首席医学官于巍女士表示:“我们也将继续推进疼痛相关疾病的防治事业,接下来,通过积极与有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学术组织等各方面合作支持‘中国疼痛蓝皮书’、‘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普道·无痛’系列学术会议等。”

编辑:刘畅

关键词:疼痛 慢性 患者 治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