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公磊:演员要学会等待

2020年06月24日 15:41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拿奖拿到手软的禁毒剧《破冰行动》,汇集了一众演技炸裂的演员。他们中公磊饰演的林宗辉一角,阴冷中不失温情,圈粉无数。

公磊在热播综艺《见字如面》的表现同样堪称惊艳,屡屡登上话题榜。节目里,他读了一封唐伯虎写给好友文徵明的信——唐伯虎一生起落数次,遍尝人生之无常,但却是个乐观的人,即便无端祸事转眼即至,亦能潇洒面对。

唐伯虎与公磊的人生全然不同,但两人的心态却很相似。部队大院长大的公磊有过英雄梦,误打误撞进了演艺圈。他试图把每个角色都融入自己的理解,饰演得自然一些。与那些流量明星相比,他至今都不能算走红,但观众愿意称他为“好演员”。

“我并没有什么表演欲。”公磊说,就像到现场之前他从不预设角色一样,在每一个明天敲门拜访之前,他也不预设自己将来的模样。

亮相综艺《见字如面》。

先感受现场气氛再定如何演

“放轻松,跟正常表演一样。”去年12月中旬,来到《见字如面》的摄影棚里,公磊见到了导演关正文。他瞥了一眼周遭环境——一个标准的小剧场,观众与演员离得很近,近到能看清前排观众的面部表情。

“和关导交谈中,我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在此之前,如何读好几封信,公磊在内心里把自己推翻了无数次。这个决定,给了半月余的犹豫一个明确的答案,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演员的收放自如。

那是在去年11月底,公磊收到了《见字如面》节目组传来的6封信。这档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由演员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打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其中一封信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给妻子安娜的。“陀氏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公磊谈起陀氏,仿佛是相交多年的朋友,从陀氏的作品争议,其与托尔斯泰的对比,再到一生坎坷,仿佛中文系学生的读书报告。“他这一生其实很不容易”,但这封信却折射着作者的喜出望外,好似初恋。

“这封信大概写于陀氏45到50岁之间,这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公磊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身贵族,而妻子安娜却只是一名速记员,两人年龄也相差25岁。看似身份地位悬殊的两人却爱得炽热。这份爱安慰了他一生的苦难。

文字表面是理性的,但字里行间却是炙热的。公磊难免犹豫:如何通过简单的文字和有限的朗读,传达出那份深情款款?他想到了两种方法:一是以旁观者的角度,类似于直译,不加入个人元素;二是像话剧一样通过跳进跳出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我仿佛置身于观众席间,让每一个观众都变成陀氏。有可能还会再进一步,把自己放进去一点,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放进去多少的问题。”

在拍戏的间隙,公磊不断打磨这6封信。“每一次的感觉都不一样,也说不出哪个更好。”晨起时觉得是这个味道,午饭间又觉得另一个味道更适合;看着青年人谈恋爱时,想起了这封信,目送年迈的夫妇远走,也想起这封信……“两种方法都可以,尤其是第二种方法,给了我多种可能性。”半个月里,公磊一直在多种可能性间徘徊。

12月中旬的这天傍晚,公磊在宁波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回京的飞机逐渐爬升时,公磊又在内心深处回味起这封信。几天前下的雪还未融化,后半夜的北京冷得让他猝不及防。再加上此后他还要去湖南拍另一部古装戏,这夜,公磊并没有休息好。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没有做好决定,“要感受到现场的气氛,才能决定怎么表演。”

第二天见到导演、观众和整个现场时,公磊心里有了底。“一定程度上说,我是在跟整个环境演戏。”按照安排,演员叶璇朗读安娜的来信后,由公磊朗读陀氏的回信。但是关正文导演现场突发奇想,安排两人在台上互动。

“我的妻子,我的无价之宝,我的天使。”信的开始,公磊微微转身,手伸向演员叶璇,后者莞尔一笑。几分钟的朗读中,观众仿佛看到了爱河中的双方嬉戏打闹……“读完第一封信,我觉得现场的环境进入了更为沉浸的状态。”随后,公磊继续读完了剩下的5封信。

每一封信都有惊喜。在读《高兹致妻子多莉娜》的信时,公磊同样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夫妻,面对绝症时写下了这封告别信,但公磊没有选择催泪的悲情。

“你一直都比我富有,你在所有的空间盛开,你与你的生活处于同一个水平,而我却总是匆匆地奔赴下一个任务,仿佛生活永远在稍后才刚刚开始。”

读到转折处,公磊一个耸肩轻笑,停顿、闭眼、唏嘘。“我觉得这种喜剧式的反差可以让信中的文字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禁毒剧《破冰行动》中饰演林宗辉。

最初职业梦想是从警参军

“若非八关风景好,此生何必居青岛”。每到初夏,八大关都让公磊回味良久。这里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地方,也收藏着他童年的英雄梦。

公磊出生在部队大院,并在那里长大。严肃紧张的作风无形中渗透在每一个角落。“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影。”从初夏开始,每到周末,大院里的两个礼堂就成了电影院。“人特别多,每次都是我父母抱着我进电影院,生怕走丢了。”到了初中,为了看电影,公磊甚至要挪用午饭钱去买票。

经常在第一排看电影的公磊,把很多电影开场十分钟之后的剧情看了不止一次。尤其是一些经典的引进电影,像《超人》《拳击手》这种英雄电影深深吸引着他。“我就经常幻想自己成为里面的英雄。身边真实可感的英雄,就是警察或者军人了。这两个身份就成了我最初的职业梦想。”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英雄电影对他的最终影响是“电影”,而非“英雄”。梦想的转折发生在公磊就读的高中——青岛市第39中学。这所中学作为艺术学院的招考点,可以免初试。公磊准备高考的这年,山东艺术学院的招考老师来到了他面前。

“我当时没想着一定要过。因为自己就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懂,纯粹是本能的表演。但既然来了,就学着电影里的样子大胆表演了。”公磊在复试中按要求表演了小品。细腻的风格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最后,公磊和另外两名学生被留了下来。

公磊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表演之外的积累。母亲喜欢读书,姥姥也是为数不多的女子学堂学员。“所以我家天然就形成了读书的生活习惯。”茶余饭后,当很多家庭都在聊天时,公磊却看到了另一种休闲方式。

“但那时能看的书有限,父母怕耽误我学习就把很多书锁起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简单的书已经满足不了公磊的好奇心。终于,他对藏书的抽屉下了手。

看到被撬开的抽屉,公磊的父母没有太多指责,而是顺势引导。公磊借着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人性有了比同龄人更深刻的观察和了解。“文字对人的影响是无声无形的。我想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了解,让我在复试时游刃有余。”

不久,大一新生公磊赴山艺求学,走进了一扇不经意间早已向他敞开的大门。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饰演赵参军。

表演这个行业需要自己总结

当年还是零起点的门外汉,如今已至千里,这样的蜕变还是很耐人寻味的。

“上大学之前,去海边就是为了玩。”公磊说,大学寒暑假期间去海边就是做作业了。原来,大海一望无际,浪涛拍岸也带来了嘈杂的环境。躲开人群,放下背包,公磊开始了发声的基本功训练。这个方法的发明者是演讲家德摩西尼。他为了校正发音含糊不清的毛病,曾口含鹅卵石,对着大海练习朗诵。

像这样枯燥、奇怪也不免辛苦的训练方法,在表演系的本科教育里稀松平常。“我们还学习过狗喘气,也是为了训练气息调整。”台词、形体加上艺术理论的学习,让公磊的表演越来越专业,“就想着在工作后好好实践一下这些理论和训练。”

毕业后,公磊成为青岛话剧院的一名演员。但工作中的见闻,让这位摩拳擦掌的毕业生陷入深深的怀疑。这份看似光鲜亮丽的工作,幕后藏着他未曾想象的辛苦。

第一次演出,刚下车的公磊却被老师带到了货车旁卸道具箱。搭化妆间、舞台,演出结束后装车……在演戏之外,演员还兼职“杂役”。在此后的工作里,话剧院有很多下乡演出的任务,条件艰苦,体力活就显得更为沉重。寒冬腊月,手指冻得没有知觉;夏日炎炎,搬了一箱道具后背就已湿透……

年轻演员公磊也曾一脸疑惑。不管是经历多丰富的演员,在干完这些活后都会随便在后台的一个角落里坐下默戏。“那些做梦都不会说错的台词,反复记忆的意义究竟在哪?除了严谨、负责,还有什么?”年轻的公磊和同事们坐在一起默戏,闲暇时间有过无数次质疑。

这样的质疑总会被开场铃打断。“开场铃一响,所有人就像进入了战时状态一样亢奋。”

每每演出结束,面对空荡荡的观众席,公磊都会回味:“明明是同一场戏,可似乎每次呈现都略有不同。”

大学期间枯燥的训练、理论学习、工作后的经历究竟是为了什么?这让公磊沉思良久。“很多人都给过我影响,但没有人能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觉得表演这个行业是需要自己总结的。”

直到有一天下围棋,公磊才突然明白:这一切不过是定势的训练,但具体到每一场戏的呈现,就如同每一盘棋局一样,是无法预设的。“我们的训练、默戏,都是在尽力完成定势。一场戏里不单单有演员,还有观众、环境、工作人员等等。就是课堂上说的,我们打破了戏剧的‘第四堵墙’。”

想通这些后,公磊在表演上如鱼得水。为了更进一步提升,他决定闯荡北京。带着自己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憧憬,公磊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进修。入学后不到两个月,便参与了《爱在生死边缘》的拍摄。由此,走入了电视剧这一新的领域。

 

 

“演员就是拍完后就失业的职业”

“趁着菜还热着,拿下去吃吧!”将近四分钟的对手戏里,公磊只有这一句台词。质疑、回忆和思考只能通过眼睛、胸口、眉毛和嘴唇的起伏来表达。

一年前,电视剧《破冰行动》与观众见面。原本观众视线大多被任达华、王劲松、吴刚这三位老戏骨吸引,但随着剧情发展,公磊饰演的林宗辉开始被人关注。

“好演员”,不少媒体和网友都对公磊如此评价。这个评价更多是给他塑造的角色,而非是概括他的成绩。

“我的习惯是对每一个角色都吃透。吃不透的角色我也不会去演。”公磊说。

在《破冰行动》中,境外跨国贩毒集团勾结东山当地不法分子进行大规模的毒品生产。以李飞为代表的缉毒警察拼死撕开当地毒贩和保护伞织起的地下毒网,为“雷霆扫毒专项行动”扫清障碍。公磊饰演的林宗辉就是当地不法分子的一个头目。但他最后反水,为警方提供了塔寨制毒的名单,也为“破冰行动”画上了一个句号。

“他其实就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在铁房子中醒来的人。”说起“辉叔”,公磊侃侃而谈,又似在讲述一个老朋友的故事。“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林宗辉的绝望,他清醒地看到末路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最终只能以死寻求解脱。“最难也是最有意思的,就是他思想的转变。”

“林宗辉这个人物对宗族文化的体现非常有代表性。”由于这个角色在剧中的戏份不多,不少观众误认为他的地位还不及主角林耀东的手下,其实不然。“导演很喜欢这个角色,因为可以展示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很有看头。但其他成员却很是担心呈现不出来这种感觉。”剧组成员的期待促成了公磊扛下这个重担。

事实证明导演没有看走眼,公磊把这个险些被删的角色演得不可或缺。对曾经饰演过的每一个角色,公磊都用尽浑身解数去挖掘和理解,但这样的努力,很多时候并没有换来“大红大紫”。“可能我对演员这个职业的理解不一样。”

二十来年前,公磊还是青岛话剧院的普通演员。那时的话剧院很忙,有时还要去学校演儿童剧。在公磊的记忆里,最多的一天演了四场。“平时我们演成人剧,因为在晚上,所以一天也就演一场。但儿童剧都是白天,四场下来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公磊笑言,儿童剧简直就是剧团的噩梦:儿童观影有很多意外不说,单单是舞台上上蹿下跳的动作就会让人吃不消。

一场戏下来,所有演员都各自找地方睡去,顾不上什么体面。连午饭也都是随便的一个烧饼就对付了。“下午的演出,有一个演员体力不支,下了台就吐了。”

此后的工作里,这样的超负荷经历还有很多。“但也就是在这种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演员,才会把心态放平。这就是个普通的职业。走红不是必然的,需要很多条件和机会。很多演员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当年,看着一片狼藉的后台,身着五颜六色卡通服饰的公磊想明白了:想从事这行,得失心不能太重。

定风丹服下,芭蕉扇徒然。对演员这一职业的认识虽无关演技,却又统领着一个完整的公磊。“我很庆幸我在明白这些之后才来北京。尽管名利之争无处不在,好在我心如止水。把握好角色是一方面,把握好心态是另一方面。”

每每面临一个新的角色,公磊都会做足功课。他是《金水桥边》里的司机赵大力,完美呈现市井小人物的命运发展与生活变化,充满了小人物的悲欢喜乐。他是《故事里的中国》舞台上的徐处长,和刘烨一起表演了《烈火中永生》,用小细节展现人在信仰中的挣扎。同时,他还是《长安十二时辰》里活得明白的赵参军,是《燃烧》里冷静犀利的魏法医,是《夫妻十年》里喜欢折腾的马军……

等待,公磊有独到见解。“演员就是一个拍完后就失业、不停地失业的职业。一点也不高贵、不神秘。”

柴米油盐之余,最能安慰他的还是那些躺在书架上的书,那里始终是他灵魂的栖息之所。

“如果我是艺术学院的校长,那我第一个要设置的课就是等待。演员要学会等待,现场会告诉你如何表演,境遇会告诉你怎样活着。”(李祥)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公磊 ,公 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