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聚视频 特别策划 委员会客厅 微光 微光 欣视角 主播一分钟

首页>视 频>委员来了

委员来了丨进村的路要通了!可是要拔穷根,这条“路”也得通

2020年06月24日 10:57 | 作者:付振强 韩月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两个月后,青羊泉村将迎来一条‘致富路’。”6月2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专题分组讨论,不少委员们围绕“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议题协商议政。就在当天,人民政协网记者专程连线了处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预旺镇青羊泉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琦,视频刚一接通,他就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分享了这一好消息。


而去年,参加人民政协报社组织的“与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的记者走进青羊泉村时,那条进村的路还泥泞不堪。

微信图片_20200715105611

△去年,人民政协报社记者走进青羊泉村时,进村公路正在施工。
“原来的村子比较大,有700多户近3000人,现在村子只有190户693人,有些村民故土难舍不愿意搬迁出来,针对这些村民,我们正根据实际劳动力情况,看看将来如何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村外平坦宽阔的道路让王琦难掩内心的喜悦。去年,王琦所在的同心县脱贫标准是3800元,青羊泉村人均收入是7404元,远远超出了标准,实现了深度贫困村整村脱贫,但如何让已经搬迁的群众稳稳端住“饭碗”是新的考验。


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是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内容,怎样帮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搬迁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在王琦看来,要想拔掉村民的穷根,还得疏通老百姓的“思路”。


“凉山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累计达35.32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38%。易地扶贫搬迁首先是自愿,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愿意搬出来的,对于极少数不愿意搬离的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住房安全问题,同时调整农业结构,宜农则农、宜草则草,尽量通过产业扶贫达到致富目标。”全国政协常委达久木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羊泉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在各地都有着共性。他认为,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面临生计发展、有效治理和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问题,需要建立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根据需要各地可设立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群众就地就业。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一人从事公益岗位工作,家庭就能有一份基本的收入。”达久木甲举例:可对迁出地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优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延长补助年限,提高补助标准,把农民转变为护林员、草管员,并鼓励发展林下养殖业。


除了基本的公益性保障外,如何让搬迁群众找到“社会归属感”?达久木甲认为,一方面对于愿意务工的群众要加大培训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支持将搬迁群众原居住地符合条件的耕地划为现代农业园区,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承包经营,农民收取租金或以耕地入股并入园务工。还可以扶持具有特色的安置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并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乡村旅游工程予以重点扶持。


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强教育必不可少。达久木甲认为,易地扶贫搬迁为群众搭建了认识和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平台,“后续的系列扶持是让群众逐步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内生动力,才能由‘要我富’变为‘我要富’。”


记者:付振强

出镜记者:韩月

视频:宋宝刚 周通 汪凯


编辑:王星星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