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政策解读 时评 人物 三同 典型案例

首页>扶贫>聚焦

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响赫哲“新船歌”

2020年07月24日 11:18 |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社会)(1)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响赫哲“新船歌”

在八岔二道江滩地,赫哲族村民丛秀松把刚打上来的鱼扔进船舱(7月22日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唱响“新船歌”。 八岔村近年在高质量发展上鼓足干劲,走出一条具有赫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八岔赫哲族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2015年至2019年,八岔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八岔村同时不忘深度挖掘赫哲族民俗资源,打造具有北方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使赫哲民族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社会)(2)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响赫哲“新船歌”

八岔村的赫哲族养鱼大户李延鹏(左)和父亲李俊在整理鱼网(7月21日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唱响“新船歌”。 八岔村近年在高质量发展上鼓足干劲,走出一条具有赫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八岔赫哲族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2015年至2019年,八岔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八岔村同时不忘深度挖掘赫哲族民俗资源,打造具有北方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使赫哲民族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社会)(3)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响赫哲“新船歌”

八岔赫哲族乡的鱼皮贴画技艺传承人王海珠展示一件鱼皮与中国结融合的装饰(7月21日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唱响“新船歌”。 八岔村近年在高质量发展上鼓足干劲,走出一条具有赫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八岔赫哲族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2015年至2019年,八岔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八岔村同时不忘深度挖掘赫哲族民俗资源,打造具有北方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使赫哲民族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社会)(4)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响赫哲“新船歌”

这是7月21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赫哲新区(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唱响“新船歌”。 八岔村近年在高质量发展上鼓足干劲,走出一条具有赫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八岔赫哲族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2015年至2019年,八岔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八岔村同时不忘深度挖掘赫哲族民俗资源,打造具有北方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使赫哲民族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社会)(5)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响赫哲“新船歌”

在八岔赫哲族乡鱼皮贴画技艺传承人王海珠的海珠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学员在学习制作鱼皮装饰品(7月21日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唱响“新船歌”。 八岔村近年在高质量发展上鼓足干劲,走出一条具有赫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八岔赫哲族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2015年至2019年,八岔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八岔村同时不忘深度挖掘赫哲族民俗资源,打造具有北方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使赫哲民族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社会)(6)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响赫哲“新船歌”

这是7月21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唱响“新船歌”。 八岔村近年在高质量发展上鼓足干劲,走出一条具有赫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八岔赫哲族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2015年至2019年,八岔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八岔村同时不忘深度挖掘赫哲族民俗资源,打造具有北方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使赫哲民族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社会)(7)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响赫哲“新船歌”

这是7月21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赫哲新区(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唱响“新船歌”。 八岔村近年在高质量发展上鼓足干劲,走出一条具有赫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八岔赫哲族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2015年至2019年,八岔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八岔村同时不忘深度挖掘赫哲族民俗资源,打造具有北方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使赫哲民族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社会)(8)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响赫哲“新船歌”

学员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练习演唱伊玛堪(7月21日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唱响“新船歌”。 八岔村近年在高质量发展上鼓足干劲,走出一条具有赫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八岔赫哲族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2015年至2019年,八岔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八岔村同时不忘深度挖掘赫哲族民俗资源,打造具有北方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使赫哲民族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小康 赫哲族 乡村振兴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