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委员讲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谈

“冬病夏治”的渊源及应用

2020年07月29日 12:0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名医讲堂

●近20年研究指出,冬病夏治适用于呼吸、免疫、消化、循环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当禁用冬病夏治贴敷。糖尿病目前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皮肤有创伤、破溃或皮肤易过敏者,瘢痕体质者,2岁以下婴幼儿要慎用冬病夏治贴敷。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精髓之一,主张以药物、饮食运动以及精神调摄等维持人体“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我国古代医家认为预防疾病发生是疗病的最高境界,“冬病夏治”其实就是“治未病”的思想传承运用及发展体现。

—— 王 阶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28日电(记者张春莉)时值三伏苦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需时刻保持戒备状态。记者就“冬病”如何科学“夏治”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院长王阶。

王阶介绍,“冬病夏治”是中华民族总结而出的独特优势疗法。1955年起,广安门医院多位老专家在挖掘整理清代验方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规模化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时至今日,仍保留传统外用膏剂制作方法,于三伏中特定时间使用,药物作用于皮肤表面腧穴,经吸收沿经络内传脏腑,通过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07-2008年,受益于三伏穴位贴敷的患者们,自发地凌晨5点左右便在广安门院内排起了长队,队伍自贴敷处一度排至广安东桥,场景及其壮观。”王阶委员说,“‘冬病夏治’经过几十年的验证,是比较有成效的。”


“冬病夏治”的理论溯源

“冬病夏治”理论可追根溯源到《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在《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最有体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简单来说,在盛夏的伏天通过一些方法来达到治疗的作用,使人体的机体能够得到补养,免疫功能得以提高,从而恢复阳气。

“有些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冬天的病要夏天来治呢?既然是冬天的病,那冬天来治疗不就好了?”王阶委员说:“因为冬天都是寒冷的病、虚弱的病、绵延持久的病,有时候冬天治疗效率不够,在夏天治疗效率会更高一点。”

选择“冬病夏治”,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日法”——天干地支相配组成60组不同的日子名称,各有阴阳及五行属性,每逢庚字称为“庚日”。根据中医的五行生克理论,古人认为最炎热的夏日属火,庚在五行搭配中属金,火克金,庚日之时,“金必伏藏”——伏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由于庚日属金,五行中与肺相配,故为温煦肺经阳气及驱散体内所伏寒邪的最佳日期。另在季节五行归类中,长夏属土,冬属水,土克水符合五行相克规律。因此,冬病夏治,以三伏天治疗虚寒、伏饮疾病为根本。

何为“三伏”?根据《三礼义宗》记载,夏至之“至”含义有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此时还不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夏至之后接连为小暑、大暑两个节气,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中伏前后。夏至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高于地面散热程度,气温持续升高,地表累积的热量逐渐达到顶峰。先人依据我国农历气候规律,规定三伏天是以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统称三伏。

“寒冷的疾病,用‘长夏’这个季节进行治疗,独辟蹊径,独出心裁,可能更加有效。为什么有时候中医能治好一些‘疑难杂症’?因为中医有区别于现代医学的另外一套理论,是超越时代的。”王阶教授说,“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就像这次的新冠肺炎,在不清楚病毒传染机制、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现代医学很难直接给出明确的治疗措施。但根据中医几千年的瘟疫治疗经验,经过辨证论治就有一些脉络可循”。


“冬病夏治”的具体应用

回顾历史,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最早提出三伏时服药治疗疾病的方法。宋代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最先提出三伏时灸法及外洗法治疗疾病;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提出了三伏期间采药并治疗痔疮脓血;明代胡滢著《卫生简易方》、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卢之顾著《本草乘雅半偈》提出了一些用药的原则和基础;明末清初名医张璐在《张氏医通》中全面论述了贴敷的适应症、药物组成、选穴、贴敷时间等,最早将古代天灸疗法与三伏治疗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冬病夏治贴敷治疗的文献渊源;清丁尧臣著《奇效简便良方》记载了冬病夏治贴敷治疗疟疾、冻疮的治疗,用的多是如人参、生姜等一类的辛温之药。

现代中医学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继承古人三伏疗病、防病的基础,通过穴位贴敷、针刺、艾炙、拔罐、刮痧及中药内服等方法对虚寒类疾病对证干预。其中中药贴敷,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明显、副作用少、痛苦小等特点,应用最广。

穴位敷贴,就是用一些温热性质的中药,如清代常用的白芥子、麝香、细辛等的药做成一个敷帖贴到穴位上。中医认为穴位是经络气血交会输注的部位,通过十二经络内连脏腑,外连肢节,让表现在外的穴位和在内的脏腑相通连,那么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疗经络和脏腑的疾病。三伏天时人体肌肤腠理疏松,此时进行穴位贴敷能更好地帮助气血运行,促使所用药物随穴入经络而至脏腑。通过药物贴敷对穴位产生刺激,一方面药物可通过经通过穴位吸收,随经脉循行内入脏腑,直达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另一方面,药物通过经络输布于全身,可激发周身经气,振奋相关的脏腑功能,起到疏通内外,促进气血流畅,以恢复脏腑安和,阴平阳秘的状态。

从上世纪50年代,广安门医院呼吸科的名老中医们用上述提到的古方做了穴位敷贴,用白芥子、细辛、元胡和一些姜、桂等等性温的中药,制作成药丸的形式,放在穴位上,用胶布贴起来,头伏、二伏、三伏的时候分别贴敷,一共贴三次,对治疗肺部疾病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并起名为“消喘膏”。自1955年起,“消喘膏”便率先应用于临床,从药物组成、炮制、制剂工艺、贴敷穴位、贴敷时间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方药、工艺和操作方法,已累计治疗数十万哮喘及支气管炎患者,被列为北京市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除治疗呼吸系统的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外,还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在呼吸科、儿科、针灸科、耳鼻喉科、风湿科等广泛开展。


“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项

近20年研究指出,“冬病夏治”适用于呼吸、免疫、消化、循环系统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变异性咳嗽、慢性胃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等以阳虚、寒饮,或是寒热错杂仍以寒为主要中医证候。同时,“冬病夏治”也同样适合平素畏风、畏寒、易感冒或冬令时反复发生感冒的虚寒体质者。通常,此类患者常可见到咳喘反复发作,或痰涕清稀色白,或背部怕冷、四肢不温,或冬季感受寒凉后症状明显加重等症状。舌脉则可常见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滑。此外,对于不喜欢吃药的患儿们,也可以考虑选择三伏期间使用穴位贴敷的方式激发阳气,去除病邪。

“冬病夏治”有什么禁忌?王阶委员表示,应注意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当禁用“冬病夏治”贴敷;糖尿病患者如果当前血糖控制不理想者,或者皮肤有创伤、破溃或皮肤易过敏、瘢痕体质者,2岁以下婴幼儿要慎用“冬病夏治”贴敷。他强调:冬病夏治仅是疾病治疗的一个方法,无法完全代替其他治疗,正在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在冬病夏治期间不可随意减药或停药。


编辑:刘畅

关键词:王阶 冬病夏治 中医药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