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委员讲坛

李献云:学会改变 应对恐慌

2020年08月05日 10:39  |  作者:李献云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每当新闻报道中出现一些恶性极端事件之后,总会引发一些人的恐慌,似乎身边危机四伏,自己随时都可能遇害。比如,新近出现的杭州杀妻案,一部分人就会觉得婚姻很可怕,又想到被杀的来女士是再婚家庭,于是就认为再婚家庭很可怕,身边的亲密伴侣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拿起屠刀砍向自己,于是让自己惴惴不安,寝食不宁。当然,他们越看相关的新闻专题报道或不同作者各自的负面揣摩或险恶解读,就会变得愈加恐慌焦虑,可是又抑制不住地去查看;也有一部分人不敢让自己继续阅读相关报道,甚至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深想下去,可是越不让自己想,脑子就越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来,让自己陷入对婚姻的恐惧中。

负面事件带来的心理恐慌对多数人而言是暂时的

其实不仅仅是杭州杀妻案件新闻报道会引发类似的恐慌,如果回顾几年前发生的大学投毒案以及10多年前发生的马加爵案件,也让一部分人产生对学校舍友的恐慌。此外,哪怕是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2001年播出之后,也有不少人视陌生人为洪水猛兽,似乎更印证了传统俗语的千真万确,那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三分话,哪能全抛一片心”,于是面对陌生人时满怀戒备和不信任。我10多年前有一次在一家披萨店等餐时,有一位母亲和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也在等候披萨。我看孩子可爱,闲着无事就跟孩子打招呼:“你好啊,小朋友,几岁了?”孩子两眼警惕地看着我,不作声,往妈妈身边靠,然后抬头看了看妈妈,妈妈不语,也不看我,孩子马上对我怒目相向不予理睬。此时我才意识到是我冒失了,孩子显然被教育着不要搭理像我这样的陌生人,哪怕有父母在场,因为陌生人是可怕的、不可信任的。

陷入恐慌焦虑情绪中的一些人,在经历短暂或新闻热度持续时间的焦虑恐慌之后,生活就回归常态,依然能过好自己的日子,这曾经的恐慌,只是生活的小插曲而已。而另外一小部分人,由此引发的焦虑恐慌会跟内心深埋的不安重叠,让自己的心情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变得更糟,不能享受当下的生活,陷入痛苦之中,或者不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或者不能和人像之前那样亲密地交往。

其实,多数人不会因为这样的负面新闻就怀疑婚姻、伴侣、舍友和陌生人,更不会怀疑爱情、亲情、友谊,不会夸大人与人之间的不可信任性。不过度强调人心险恶,自然就不会陷入对人性和人生的怀疑中,因而多数人把这些负面新闻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见或评论,以此促进自己的人际交往。

影响一个人情绪和行为出现变化的关键因素是认知,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会有如此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除了事件本身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差异?这需要我们了解一下心理治疗的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即认知治疗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提出。它强调影响一个人情绪和行为出现变化的关键因素是认知,就是当事人的自动化思维;而自动化思维就是一个人遇到某一具体事件时或处于某一情形中脑子里的所思所想,这种所思所想包括当时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涌现出来的冲动或意愿。但当事人往往对自己头脑中的自动化思维缺乏留意,哪怕留意到了,也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事实,或完全相信自己的想法,认为那绝对不仅仅是有待检验的想法而已。

比如,新闻中报道杀妻案件后,一些人由此就认定婚姻很可怕、再婚很可怕、同床共枕的伴侣有可能取自己性命,哪怕此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很低,但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100%,万一发生了,那可怎么办?于是现在就应该提高警惕,免得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晚了。这些人就被自己的这些想法折磨着,并脑补出更多画面或证据来让自己更确信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些被脑补的画面和证据,可能是曾经看过的其他新闻报道、影视作品中的相关内容,以及脑海中不自觉涌现出童年到成年经历中父母之间不断出现的冷战、恶语相向、哭诉、辱骂、拳脚相加、棍棒刀械参与的打斗等等所致的受伤画面。在这样的脑补下,尚未迈入婚姻中的人怎么敢相信婚姻、步入婚姻?已经步入婚姻围城中的人,因为对方的某些言行、表情或态度反应不如自己的意,加上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就歇斯底里地发作,让夫妻情分随着日子愈过愈浅,甚至当年的情分早已消磨殆尽,只剩下深深的怨恨。

我接诊的患者曾讲过这样的经历:一家人外出就餐,丈夫帮妻子提前点好了菜,其中的某个菜点错了,不是妻子要的,妻子当场和对丈夫吼叫发飙,完全不顾形象:“你从来就不听我说什么!你总是按照你的意思来,我什么都应该听你的,是吗?”很多人会以为妻子是小题大做,我要讲的是,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思维或想法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的情绪和行为可以迥然不同,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当时的自动化思维不同所致。

学会改变,做到境随心转

其实理解认知理论并不难,因为作为常识我们都知道思维或想法的重要性。比如,“行为”的汉语名词解释就是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这就说明行为受到思想的影响。而“情绪”的名词解释有两个,一是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二是不愉快的情感。而“情感”的名词解释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从情绪和情感的名词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思想的力量或作用,人是因为思想的支配才有从事某种活动的行为,也才会有相应的兴奋心理状态这一情绪;而情感所谈到的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这就是个体的评价、看法、思想或想法,即情感或情绪受到想法的影响。

此外,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让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思维或想法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我们虽然努力去改造这个世界,让它有章可循,但依然不能让这个世界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生发展,总会有不如意的事情甚至悲剧不断发生。面对那些人生不如意或悲剧,如何积极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好地生活或少些痛苦几乎是每个人一辈子要学习的东西,这就是认知治疗的目的。所以,认知理论的精髓不是来自于发明创造,而是来自于人类文明下的共识。

一个人的思想或思维是被从小到大有形或无形的教育所塑造的。也就是说,思维模式是习得而来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学着作出改变,学着去除那些折磨我们的心魔,做到境随心转,哪怕深处逆境或挫折中,也能改善心情,放弃那些对我们有害无益的行为应对,从而采取对我们有帮助的行动。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编辑:刘畅

关键词:恐慌 情绪 思维 事件 想法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