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一名公交车司机的“非遗面孔”

2020年08月07日 15:39  |  作者:纪娟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凌晨4点,赵文岳照例起床。4:30走出家门,5:20准时启动22路公交车。

“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雪,这个时间点是雷打不动的。我要是不按点儿,车谁开呀?那些等着上班的乘客怎么办?”作为公交车司机,赵文岳爱岗敬业。

但是,下午1点完成当天工作之后,赵文岳便摇身一变,从公交车司机变成了非遗传承人。或走进学校,或就在公园,给孩子们普及翰林院五虎棍文化。对于他的“不务正业”,赵文岳所在的单位、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电车分公司电车四队的领导们非但不反对,反而大力支持。从2016年开始,单位固定给他排早班,让他可以利用下午的时间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遇到有重要演出活动,还积极帮他调休。

单位领导的支持不仅解决了赵文岳的后顾之忧,更让他深受鼓舞。9岁那年,在父亲的支持下,赵文岳开始学习五虎棍,从此,他就爱上了这根棍儿。如今,赵文岳已经是翰林院五虎棍第九代传承人。

五虎棍还是一根有故事的棍。赵文岳告诉记者,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在年轻的时候,曾在董家桥除掉一伙被称为“董家五虎”的恶霸,他们在当地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后人为纪念赵匡胤,特将此故事的打斗场面改编为棍法表演,并以五虎棍命名。到了清朝,翰林院贵族将五虎棍等棍法与宋代太庙乐舞相结合,正式建立了翰林院五虎棍官会。2015年10月,翰林院五虎棍成功申请成为北京市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虎棍棍法之外,传递的是抱打不平、惩恶扬善、临危相助、弘扬正气的故事,应该大力弘扬。”赵文岳说,因为五虎棍表演演绎的就是其起源故事,人物需要扮相,还需要鼓点配合。因此,除了棍法,五虎棍文化还包括上妆行头,锣鼓配乐等文化,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特色。

每天,脱下公交车司机的制服,赵文岳就成了他所在的中关村街道西里社区广为人知的“练棍老师”。西里社区喷泉广场、双榆树公园,常常可以看到他指导孩子们练棍的身影。“社区也非常支持我们的传承工作,不仅免费提供训练场地,还将我们纳入了社区民俗表演队。”赵文岳说,除了带领孩子在业余时间学习,翰林院五虎棍还走进了双榆树中心小学,成为精品课外社团。从2016年3月开始,每周一和周四下午,他都会来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天气好的时候在室外练棍,天气不好的时候在教室教孩子们敲锣鼓点儿。

这一坚持就是4年。2016年10月,赵文岳去台湾交流时意外受伤。但是,即便坐在轮椅上,他也没耽误给孩子们上课。“看到孩子们练棍,看到这些新鲜的血液,就觉得充满了希望,五虎棍要传承下去就得靠他们。”赵文岳说。

虽然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五虎棍的传承工作,但赵文岳累并快乐着。这不,因疫情耽误的训练让他心急,就在北京防控降级之时,他又第一时间召集孩子们来到双榆树公园开始训练。“本来这些孩子练得不错了,疫情耽搁了半年又有点回去了,传承这事儿不能放松。”看到“练棍老师”又开始教学,坐着轮椅在公园遛弯的老人竖起了大拇指,叫道:“好!”这让赵文岳听着十分舒坦,“这些老人是认识五虎棍的,这是他们小时候的记忆。未来,这种记忆也不能丢。”

编辑:杨岚

关键词:赵文 文岳 五虎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