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0年第二期 2020年第三期 2020年第四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0年第四期

爱国忧民、行愿无尽的上海岁月、上海情——纪念伯父赵朴初逝世二十周年

2020年08月14日 17:14 | 作者:赵 雯 | 来源:《画界》2020年7月第4期
分享到: 

匆匆又到伯父赵朴初先生的逝世日,世事如涛,心事如潮。

年末岁初,为确保“薪火传承、后继有人”,我承继伯父无尽愿,主动提前辞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职务。抗疫期间,在日夜关注、关心、激励武汉抗疫前线的同时,为筹备并确保纪念朴老逝世二十周年《无尽意—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如期举行、《无尽意—赵朴初书法艺术精粹》纪念册如期出版,我和上海博物馆的同志们一起,学习朴老文集,对照朴老年谱,参阅纪念文章,撰序言、选展品、校释文……百余日中,反复拜读伯父的文章诗词,回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特别是在上海生活、战斗、工作的漫长岁月,他对上海深沉的热爱之情,令人难忘、令人感动,崇敬之心、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赞歌轴(行书)1987年-赵朴初

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赞歌轴(行书)1987年-赵朴初

向佛之心  抗日之行

吟诵着“江南五月风如雨,一路山花醉眼看”,十三岁的伯父负笈至上海。自此,伯父母亲的好友关静之照顾他的生活,细心体贴如母,关静之的弟弟关絅之引导伯父信佛、严格如师。母亲的佛缘,絅老的引导,九世班禅的灌顶,伯父师承圆瑛法师,皈依佛门,成为虔诚的居士,中国佛教会的秘书。

1937年,伯父只有三十岁,担任中国佛教会的主任秘书(即现在的秘书长)。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以下简称慈联会)成立后,伯父被选为常务委员,驻会办公。慈联会下设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统筹办理难民的收容救济工作。伯父以慈联会常委身份兼任救委会收容股主任。慈联会建立的难民收容所先后有五十多个,收容难民约五十万人次,难民多是从郊区来的农民,工厂来的工人,其中有许多好的年轻人。伯父得知新四军成立的消息后,产生了从难民中为新四军选送人才的想法。1938年初,他组织了一批青壮年、少年难民中的优秀分子和收容所里的干部,送往新四军军部。当时,党中央还表扬了这件事。1938年,伯父曾作诗:“挥手汽笛鸣,极目楼船远。谈笑忆群英,怡怡薪与胆。雄风舞大旗,万流归浩汉。同弯射日弓,待看乾坤转。”纪念“送其中优秀者及收容所干部,经温州前往皖南参加新四军”的难忘经历。

抗战胜利后,伯父痛恨国民党反动独裁的黑暗统治,积极参加争取民主、反对内战、解救民众的爱国民主运动。1945年12月30日,他与马叙伦、雷洁琼等在上海创立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宗旨的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恰如当年上海地下党的一位领导所说:“那时党要做的,赵朴老也在做;赵朴老做的,也符合党的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他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工作自然需要他去做。”

在上海,伯父展示了一个革命者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展示了一个佛教徒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济世胸怀。

漫画-画圈儿并题页1989年-赵朴初

漫画  画圈儿并题页 1989年-赵朴初

救济难民  一尘不染

1948年春,上海各界人士成立了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一致推举伯父任总干事。负责收容难民,维持治安。

为迎接上海解放,伯父组织佛教信众在玉佛寺举行座谈,阐述党的政策,保护寺院和圆瑛法师等高僧大德。

新中国成立前夕,伯父作为中国佛教界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

解放上海,伯父负责华东生产救灾的工作,安置游民六十万,给以衣食和医病,对其进行教育和技艺培训,帮助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抗美援朝期间,伯父组织成立上海市抗美援朝分会佛教支会,号召佛教徒捐献“中国佛教号”飞机,支援抗美援朝。

1950年,伯父遵照华东军政委员会和上海市军管会决定,出面与美国经济合作总署交涉,将该署所有援华物资接收下来,并负责管理,作救济之用。这批物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救济面广,管理工作极其繁杂,极易出错。“三反”运动时,上海、华东局和中央为此对伯父进行三级审查。复查账目、检点实物,条分缕析、查明去向,结果分毫不差。事实证明,伯父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为此,周恩来总理赞扬他“一尘不染真难得”,并决定调他进京。

张伯驹、赵朴初题吴作人画赠童第周金鱼图诗轴-1987年-赵朴初

张伯驹、赵朴初题吴作人画赠童第周金鱼图诗轴-1987年-赵朴初

心系上海  念念不忘

伯父是举世闻名的诗词大家、书法大家,自谓“暂借旧碗盛新泉,更存薪火续灯燃”。尽管离沪后公务繁忙,但始终心系上海—他的第二故乡,常为上海题联作诗,寄托思念,留下篇篇佳话。他关心上海佛教发展,为玉佛寺、龙华寺、圆明讲堂等佛教场所题联,愿“慈视众生,世世不离菩萨道;修习六度,念念相续普贤行”,期“到此认清净法身,骋般若之青狮,乘三昧之白象;邻近有嶙峋忠骨,观桃花兮碧血,仰塔波兮赤乌”。……他为诸多寺庙题匾、题词,以此弘扬佛法,引导信众。1989年6月,伯父回上海,视察圆明讲堂、静安寺、沉香阁、慈修庵、佛教居士安养部等寺院道场,他高兴地说:“我在崇明的一座尼众寺院门墙上看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八个大字,觉得很有意义。只有努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把自己的国家变得清净美好,人民善良幸福,才能实现‘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的愿望。”他接受礼请,担任上海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殷殷嘱托众居士“互助无诤,团结第一”,赞叹居士“庄严佛土琉璃光,奉行众善福无量。天龙八部皆欢喜,昼夜六时恒吉祥”。1990年为觉园佛教居士林题联:“大悲方便,现居士身,广度有情同登正觉;水鸟树林,说上乘法,当知是处不异祇园。”

伯父怀念上海老领导、老战友、老朋友。他敬仰宋庆龄,不忘当年参与她领导的由保卫中国同盟改组成立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挽之曰:“三十六年前事,依稀如昨。……每到鬼怪乱舞,雷音磅礴。雍容意态,岂止雄巾帼。翻往史,数哀荣,第一个。”他与老领导、老市长、老朋友陈毅情深谊厚,“岂徒知己感”,在陈老总生前,以棋为媒三度为之题词,赞陈老总“乾坤黑白,尽扫寻常格,奇正相生神莫测,一着风云变色”。陈老总逝后,又悼之曰:“殊勋炳世间,直声满天下。……恸哭非为私,风雨黯华夏。”他还参与《陈毅诗词》编辑,念念“廿年如梦,人去情偏重”。他敬鲁迅“月印千江饷当世,髣髴九原人复起。彷徨荷戟,朝花夕拾。无奈千红碎”……

他关注上海文化发展。勉上海辞书出版社:“赏奇析疑得修绠以汲古;识名了义赖明灯之照幽。”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十年流通教材,普应群科,汇百川而成大海;千万卷提倡学术,精研至理,攀九仞以造高峰。”为《文汇报》鼓劲:“当年射日弯弓,为民吐气如虹。经历风波种种,喜看奋勇。”为上海慈联中学加油:“五十年前孤岛,红星照耀慈联。……今日长风阔浪,龙飞万里无前。”

他祝愿上海更快发展。登南浦大桥,放眼两岸风光,高歌“南浦桥头纵目观,百年初见海天宽。……万吨楼船过胯下,千寻铁索系云端”。题字《上海滩》,期盼“万里长江龙有首,千秋盛业马当先”。他不忘龙华烈士。一曲“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长歌当哭,远望当归。

诗言志,歌咏怀。伯父为上海所作诗词,所题匾联,字里行间,情深深,意切切,是思念,更是报恩。真可谓弘法利人天,报恩无穷已。

百花令-全国科学工作会议卷(行书)1962年-赵朴初

百花令-全国科学工作会议卷(行书)1962年-赵朴初

花落大江  乘莲西去

回首伯父波澜壮阔的九十三度春秋,“曾助新军旗鼓振,力摧谬论海天清。千秋盲圣敦邦谊,往事差堪启后生。”伯父难忘发心向佛,尽六十余载弘法护教、慈悲利世不懈修为,源在上海。难忘与共产党人相识相知,捧一腔热血爱党报国、弘教爱民,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情谊始自上海。

2000年5月21日,怀着“花落还开,水流不断”的信念,伯父于北京医院示寂。2001年6月1日,伯父骨灰被运抵上海,安放在龙华古寺的灵堂中,正中高悬伯父亲书“明月清风,不劳寻觅”遗言,两壁“缁素表率、道范楷模”八个大字,伴随着钟声、磬声、诵经声,向伯父表达着四众无尽敬仰与哀悼。

6月2日,伯母亲捧骨灰,登船驶出吴淞口,含泪将伯父的骨灰和瓣瓣鲜花,撒入长江出海口的滚滚波涛中。浩瀚江海,朵朵祥云,送伯父乘莲西去。一代宗师,道融真俗,千秋功业,国念股肱。

思念中,二十年过去。

此时此刻,遥望九天,在慈悲济世中得到永生的伯父,正观照中华大地,悲悯人间苍生,期盼着五洲泱莽,砥柱中流,灯塔高标,誓把魔氛尽扫。

朝天报,庚子之战,赖习近平总书记掌舵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军民同心,舍生忘死,奋勇抗疫,赢得病毒被控、万象复苏,神州大地风景独好。

侄女谨以此为瓣香之献,告慰伯父。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和毛主席民族歌舞晚会词等卷(行书)1950年-赵朴初

和毛主席民族歌舞晚会词等卷(行书)1950年-赵朴初


责任编辑:张月霞

文件来源:《画界》2020年7月第4期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赵朴初 上海 无尽 佛教 纪念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