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回望抗疫一线那些日夜坚守

2020年08月19日 10:51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推出“未来讲堂”系列公益活动,邀请教育、健康、文化等领域的基金会理事、专家及社会知名人士,围绕德育美育体育等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搭建知识交流共享的舞台,引领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全方位健康成长,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邀请曾经在武汉、北京小汤山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代表,携子女前往故宫参与“未来讲堂”公益活动。

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更是无穷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在医护人员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今,再来听听属于他们的战“疫”故事。

8月16日,丝丝细雨浸润,故宫博物院的黄瓦红墙愈发明丽。

未被秋雨拂了兴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讲堂”第7讲——从敦煌到故宫,如期开始。由大漠戈壁到皇宫殿堂,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王旭东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受邀前来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代表及其子女听得专注而认真。

一张张聚精会神的面孔,亦如“逆行”那段日子的日夜守护、面对患者时的春风化雨,处处无不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传递着关爱与温暖,令人感受到中华民族发展中一份深沉、持久的力量。

尹德卢: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卫生与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援鄂75天。

尹德卢: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卫生与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援鄂75天。

“和勇士们一起并肩作战”

聆听着讲座,蹙在尹德卢眉目间的疲惫依旧未能完全散去。在12岁的女儿心中,爸爸是“逆行”大军中最勇敢的一个。

多年从事基层儿童健康服务政策研究及推广工作,最初获知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尹德卢并不认为这件事会和自己扯上关系,直到2月6日接到支援武汉的指令。

彼时,疫情发展正吃紧,方舱医院还没有建成,很多隔离点尚未投入使用,要进一步加大社区疑似病例和密接者的搜索范围及力度。

尽管“没有心理准备,很突然”,可既然被需要,那就义无反顾地出发。作为首都儿科研究所第一位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带着“紧张,担心,但并不害怕”的心情,尹德卢匆匆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疫情,使武汉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完全变了模样。26人编制的社区防控专家组,尹德卢的“阵地”位于华南海鲜市场所在的江汉区。封闭、排查、隔离,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不言而喻。

无论是打电话联系、通过微信询问,还是上门走访、逐户排查,人手不够是当时社区开展疫情防控面临的最大难题。

身为党员的尹德卢,建议借鉴北京市的“党员社区报到”制度。调动起党员和志愿者的积极性,队伍很快充实壮大起来。疫情防控24小时值守,每个卡口点都会插上一面党旗。用尹德卢的话说,夜幕下,随风招展,让人感受到一股无声的力量。

每天一头扎进工作,尹德卢不仅感受到居民对控制疫情发展的热切期盼,更看到了社区防控人员的不易与艰辛。

“缺少医疗物资时,基层防控人员戴的口罩薄得能看到嘴巴。找不到防护服,就穿雨衣。迎着风、淋着雨,只有简单的防护用品,冒着被感染的巨大风险,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疫情防控最前线。”受到激励的尹德卢很清楚,自己“既是侦察兵又是战斗员”,要帮助当地社区疫情防控查漏补缺,守住这块重要阵地。

下街道、进社区、到养老院、去隔离点,了解社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向中央指导组防控组提出建议措施并形成调查报告……在武汉的75天,尹德卢从漫长的冬季走进美好的春天,自前期社区防控到后期复工复产,提出的百余条问题和意见建议,绝大部分措施得到采纳落实。

没有谁是天生的勇者,只不过,他们有比害怕更重要的东西要守护。

“明知危险还选择坚守,这才是勇敢。”抗疫的那段日子,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尹德卢看在眼里,更震撼着心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下沉到基层的干部、派出所民警、党员志愿者……我是和勇士们一起并肩作战。”

张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援鄂66天。

张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援鄂66天。

“尽最大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忙碌的日常,和一对双胞胎女儿走进故宫,是张红少有的轻松时刻。出身理工科,她一直鼓励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对于她们将来接班学医,则像很多医生父母一样,“并不愿意。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日常面对的压力绝不小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救治。”

得令则动,来不及告别。为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发仅相隔6天,张红主动请缨,随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火速增援武汉抗疫前线,“我是一名呼吸科医生,要招之能战,更重要的是战之能胜。”

选择保护别人,便意味着把自己的安危抛在身后。对此,张红只简单地用“还好吧”3个字轻轻带过,对国家、医院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她有着充足的信心。唯一担心的,是团队里一旦有人感染,将会给救治带来影响。

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红带领同事们组成救治危重症的尖兵团队,实地踏勘、确认设备需求、感控培训、熟悉环境、调配医疗物资……元宵节当晚,第一批重症患者住进医疗队接管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自从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面对病例基数大、疫情来势猛、尚无特效药……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这样集中收治重症、危重症病人的医院,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的战役从未停止。

“刚穿上防护服就一身汗,感觉喘不过气。除了抢救危重患者,还要接收同时到来的其他患者入院。每位患者的病情都很严重、都渴望尽快得到救治。我们特别理解,开医嘱、问病史、查体、抢救……不愿意耽误任何一点时间。”张红笑言,自己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紧张工作后,往往是从未有过的头痛和虚脱般的精疲力竭。

重重险阻摆在面前,遗憾的不期而至在所难免。

“一位60多岁的女病人,病情非常重,我们对她特别关注,尽心治疗照顾,可眼看着病情好转,大家全都觉得有希望,最后还是没能救回来。”张红告诉记者,这件事对大家打击很大。身为医护工作者,经历生老病死已是平常,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位病人的离去都会给心理带来或大或小的伤痛,“事后我们都会反思,从中找到不足,尽最大努力,做到问心无愧。”

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无数像张红一样的女性挺身而出、日夜奋战,把“温柔力量”转化为“召必回,战必胜”的坚定意志和精神信念。在面对患者的那一刻,“女儿”“妻子”“母亲”这些温婉的称呼,增添了坚毅与果敢。

刘敬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援鄂60天。

刘敬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援鄂60天。

“莫得担心,都会好起来!”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刘敬伟心中“厚德尚道”的医者精神。

“老家的父母和亲人一个劲儿地劝,不让回,可我心里不踏实。事实证明,当时的选择在诊疗中发挥了大作用。”刘敬伟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的一员,对他来说既是支援,也是最特别的一次“回家”。

“穿着防护服、戴着五层手套干活,罩着N95呼吸。虽然患者不用这般包裹严实,可他们焦虑的目光、无助的眼神,都透露出极大的心理压力。”刘敬伟告诉记者,对于被隔离的传染病患者,心理支持非常重要。为此,他每次进病房都说武汉话,完成治疗工作后,再接着和患者唠唠家常。

还记得,病房曾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老伯,入院后一言不发,也不配合医护人员的问诊和查体。不久就因病情较重,给予氧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然而,缺氧以及各种管路让老人表现得更加烦躁。不知何故的医护人员后来了解到,老伯的老伴几天前刚刚因新冠肺炎去世,家里其他亲人也被感染,分散在不同医院治疗。

“你感觉抹样啊?还扣以撒?要相信自己,配合我们。莫得担心,都会好起来!”病床边,刘敬伟短短几句乡音,老伯逐渐平静下来,开始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治疗。

病房里响起亲切的武汉话,患者心里多了份放松和信任,医生心里多了份自信和坦然。慢慢地,有了许多医疗之外的关切,擦身洗头、打水发饭……医疗队护士们承担了危重症患者们的生活护理,就像照看自己的亲人。

88岁的李奶奶,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独立接管病房后的首例治愈患者。

“老人十分高兴,走出病房前还和同屋的病友邀约:‘我们硚口公园跳舞的时候再会’。”刘敬伟回忆说,出院那天,老人就像告别老朋友,给了每位医护人员一个大大的拥抱,她脸上挂着笑,还在病房里小跑了几步,“像是60多岁。”

有阳光,就有温度和希望。李奶奶的“阳光”,源于一群“特别阳光”的医护人员。

《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从毅然出征到不分昼夜地坚守战“疫”,医疗队员可爱更可敬。他们在抗疫中展现的伟大精神力量,很多都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根溯源。

经过严寒而不灭的温暖、历经考验而精进的专业、抵御危险而强韧的责任心,回望过往,这段经历,又何尝不是给予孩子们关乎生命与取舍的人生大课堂。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疫情 患者 抗疫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