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品牌兴农

“懒人树”也要精耕细作

2020年08月28日 17:16 | 作者:操戈 邓卫哲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懒人树”也要精耕细作

刘联在察看槟榔长势。

槟榔是海南极具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热带经济作物,也是海南产业链最完整的经济作物之一,全省种植面积超过170万亩,收获面积125万亩,种植及加工产值约186亿元,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海南槟榔种植户有230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1.37%,在部分主产区,槟榔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槟榔虽已成为海南第一大经济作物,但多数农户仍固守传统栽培模式,认为槟榔是“懒人树”,缺乏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产业潜力并未完全释放,提质增效需求迫切。

据了解,目前海南全省槟榔平均亩产约700斤,由于槟榔是典型的热带作物,受光照和温度影响,海南岛内槟榔产量从南到北逐渐降低,南部地区平均亩产约1500斤,北部地区只有300-500斤。

记者近日在海南省乐东县尖峰镇海南槟榔公社实业有限公司的槟榔种植基地看到,采用水肥一体化等精细化管理后的槟榔产量可以达到每亩2500斤,单株槟榔产量超过20斤,远高于海南平均水平。该基地负责人,从事槟榔种植十余年的刘联坦言,海南槟榔种植面积总量虽大,但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化种植比例小,在病虫害加重,人工成本、土地租金等刚性上涨的情况下,槟榔种植应加大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应用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

  

水肥一体化节本又增效


2003年刘联从别人手中接下尖峰镇这片槟榔园,当时8年树龄的槟榔每株年产量只有几斤,对方完全是靠天看收成,不浇水、不施肥、不打药,年年亏钱,不得已才转让。

通过采用水肥一体化等精细化管理后,这片槟榔园的产量增长了4倍以上,单株年产量不低于20斤。刘联笑着说,只有坚持精耕细作,高投入才会有高产。按每亩120株,每斤鲜果5元收购价计算,300亩槟榔园一年产值可达360万元。

槟榔是采收期长达30年,一旦受干旱影响,可能需要2-3年才能恢复和结果。尤其是每年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海南持续干旱期,更要确保槟榔水肥管理到位。

水肥管理对槟榔产量至关重要,槟榔是懒人作物的说法误导了很多农户。今年上半年,海南持续干旱导致槟榔落果严重,望天收的园子基本减产一半,水肥管理到位的则没有减产。作为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槟榔分会副理事长的刘联,每年都会到海南各大槟榔种植基地了解生产情况。

由于海南槟榔多种植在地势较陡的荒坡地,目前绝大多数槟榔园要么没有水源保障,要么就采用开沟漫灌的方式浇水。在刘联看来,这些方式都不可取,传统开沟漫灌会对槟榔形成水淹环境,一个月浇一次水,中间形成的干旱和水淹周期性循环对槟榔生长不利。槟榔属棕榈科植物,喜水又不耐涝,只有保障每天稳定供水,才能做到丰产丰收。因此,推行水肥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

水肥一体化不但节省劳动成本、提高水肥管理效率,还节约用水,同样的水量,大水漫灌一月浇一次,滴灌可以做到一天一次,除了下雨后3天不浇水,其余时间每天滴灌一小时,节水率超过70%。

目前,人力成本已占到槟榔生产成本的40%-50%,尽量提高水肥一体化管理水平,减少对劳动力依赖,是槟榔增产增收的关键。刘联给记者算到,以300亩槟榔园为例,传统施一次肥最少需要12名工人,干半个月才能完成,每人每天150元到200元工资,水肥一体化后只需要4个人当天就能完成,而且施肥及时,确保槟榔上市期统一,便于后期集中采摘。水肥一体化虽然每亩成本要2000多元,一次性投入可连续使用十多年。

除了产量有保障,水肥管理到位后,槟榔的品质也有保障,几乎没有畸形果,商品率高。刘联告诉记者,均衡浇水能确保槟榔不会出现果肉纤维提早老化,交果时果子很嫩,纤维又细又软,也能卖上价钱,加工烘干后能够减少嚼食过程中对口腔黏膜的损伤。

在海南槟榔主产区万宁市,水肥一体化示范结果显示,滴灌能够明显提高槟榔株高、茎围、节数、叶面积、花序数、结果率,增产30%。同时,滴灌施肥的槟榔根干重和根冠比要高,须根比滴灌和基本灌溉要分别多出20%和40%。

  

黄化现象在治更在防


槟榔黄化现象是近年来制约海南槟榔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导致大面积槟榔树叶枯黄脱落、树体死亡,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使病情愈演愈烈。

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刘联一直从事槟榔等农作物栽培管理。对于日趋严峻的槟榔黄化现象,他认为,大家习惯把希望放在“治”上,不愿意在“防”上下功夫,在权威科研机构没有攻克难题之前,广大种植户应该加强科学的种植管理,确保槟榔树不出现生理性黄化和虫害性黄化。

刘联直言,前几年槟榔鲜果收购价格较高,海南不少农户为追求短期利益,大量施用化肥、除草剂、高残留农药等投入少、见效快、省工省力的掠夺性生产方式,从而导致生态恶化,对槟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多数种植者疏于管理,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水肥管理不到位,造成树势不旺,从而导致植株的抵抗力较差,极易发生黄化现象。

刘联认为,加快推进标准化种植,减少化学品的投入,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增施有机肥、铺盖防草布、加大椰心叶甲等病虫害防治,保护生态、修复土壤,向农户灌输精耕细作的管理理念,推动槟榔种植端整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近年来,为了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万宁市政府联合科研机构及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槟榔分会,专门编印了槟榔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从农田选址、规划、设施安装到下种、管理、采收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环节,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努力实现技术“零门槛”。通过技术指导农户加强肥水管理,槟榔标准化示范基地亩产普遍增长20%-30%,能够达到亩产2000斤左右。

在万宁市长丰镇,虽然周边的槟榔树黄化现象严重,但槟榔种植大户王进才家的300多亩槟榔园却显得格外翠绿。他说:“通过标准化栽培管理、生态防控、立体种养,槟榔不仅长势好、产量高,而且从不生病。”

“‘懒人树’也需要精耕细作。”刘联认为,从产业长远发展来看,逐步提高槟榔种植组织化程度,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五统一分”(即统一种苗、统一栽培技术规范、统一农资集采、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销售、分户生产)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加强槟榔种植技术管理水平,提高行业集中度,是克服目前海南槟榔产业种植端“小、散、低”瓶颈,确保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槟榔 种植 管理 水肥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