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政策解读 时评 人物 三同 典型案例

首页>扶贫>资讯

“贫贫互助”解脱贫养老之忧

——济南市章丘区创新打造农村居家养老模式

2020年09月01日 15:56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54岁的李云福,是济南市章丘区字王村的贫困户,他有视力残疾,虽然带着1000多度的眼镜,却只能看到10米远的距离,打工没人要,一直单身,种种的不幸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信心。

被聘为助老员后,李云福每月能获得600元的收入。他服务的对象也是困难群体———68岁的低保户、肢残者车祥胜。李云福在提供定时定量基本照料的同时,还帮助车祥胜请医拿药、说话聊天排解孤独,大大改变了车祥胜的生活面貌。

这种“贫贫互助”的模式,是章丘区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一大创新,有效满足了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

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章丘区自2017年10月开始探索的“贫贫互助”服务模式,其主要特点为“政府搭台、企业运行、贫贫互助”。

2017年3月,章丘区爱心企业济南圣泉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00万元,发起成立了“圣泉扶贫公益基金”,于当年7月在黄河镇落地“贫贫互助”项目。

该项目具有投入少、易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点。章丘区民政局选取黄河镇、刁镇、垛庄镇部分贫困村进行试点,在每个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购置了暖瓶、净水机、洗衣机、理发用具等工具器材,并建立相关机制,为贫困老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日常代办服务、康复照护服务、精神慰藉服务。

项目负责人介绍,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失能半失能贫困户提供多元化居家式养老服务,贫困户得到一定收入,贫困老年人得到服务。项目则由本地专业养老公司对项目进行管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现“脱贫”和“养老”双赢。

该项目2018年开始全区推广,目前全区设有“贫贫互助”居家养老服务站30个,贫贫互助岗工作人员135人,服务贫困老年人群体353人。

全方位呵护贫困老人

据了解,“贫贫互助”模式坚持“一对三、全方位服务”和“医养结合、统分联动”两条主线。

“一对三、全方位服务”即遴选1名身心健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从事互助专岗工作,定向为本村3名特殊贫困老人提供居家生活服务。

每户特殊贫困老人每天可享受两瓶开水、一次保洁服务;每周可享受1次洗衣服务;每月可享受一次理发服务。助老员每照顾一户老人,每月可获得200元补贴。

助老员往往会根据情况延伸出更多服务,比如,老人生病时,会主动帮助请医生、拿药;家里缺水时,会帮助其挑水等等,老人们除了基本生活外,还享受到了更多人文关怀。

“医养结合、统分联动”则利用镇级卫生院的专业医生和乡医资源,发挥医疗机构专业化特点,每月为接受服务的老人开展两次上门医疗服务,每年为接受服务的老人提供一次健康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进行健康指导及相应诊治。

对于有自理能力、愿意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通过采取“贫贫互助”的方式,由“助老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于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则通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专业化的综合养老服务,使老人们拥有全方位的养老保障。

项目规范运营的“组合拳”

“‘贫贫互助’项目走出了一条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的路子。”章丘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标准化体现在项目管理上,如房屋装修、设备采购实行标准化,人员配备比例、考核管理标准化等。

按照每个“助老员”服务3户计算,每月可获600元的生活补助。

专业化体现在服务上。项目统筹采取政府监管加第三方公司专业化运行的模式,由专业养老公司机构负责专岗人员考勤、服务效果评估和收入结算等日常管理,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

项目负责人介绍:“专业养老公司还组织对“助老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对农村的老年服务对象落实专业化的服务,更好地提升服务标准。”

随着项目深入开展,互助对象之前有了亲情。项目优先聘请本村身心健康、责任感强的贫困群众担任助老员,服务起来更能符合服务对象的生活习惯,交流起来没有障碍。

在资金保障方面,项目发展之初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吸引了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山东省慈善总会、济南市慈善总会、圣泉集团等机构的支持和参与,累计投入资金194.2万元。

“项目定型后,区级财政逐步加大资金投入,连同镇级资金配套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资金保障体系。”项目负责人说,“2019年以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累计帮扶86.5万孝善专项资金,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为项目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

助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完善

“贫贫互助”项目实施以来,在完成脱贫任务和实现老有所养的同时,乡风民风更加文明,自立自强、互助互爱的正能量在贫困村传递。

据了解,当地农村养老服务形成了特色,在持续巩固特殊贫困农村老人服务的同时,项目逐步向其他有需求的农村老人拓展和延伸,探索构建更加健全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助老员的贴心服务提振了特殊贫困老年人对生活的信心,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更多人文关怀因子,让扶贫工作更有温度。”项目负责人说。

随着项目实施逐渐深化,该模式逐渐成为农村基层治理的抓手,也助力乡风文明建设。“乡村邻里之间多了嘘寒问暖、关心关爱,在村庄形成了互帮互助、孝亲敬老、扶贫济困的浓厚氛围。”

据悉,项目现已成功推广到滨州、菏泽、德州等地区,服务特殊贫困群体3000余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农村 居家养老 项目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