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阅读

张清华《海德堡笔记》:“后疫情时代”的东西方文化思索

2020年09月09日 16:1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年6月,广西师大出版社·纯粹出版了著名评论家、北师大教授张清华的著作《海德堡笔记》,这是本书自2004年出版以来的第三次再版,该书出版后却引发一些出人意料的“热度”,这种“热度”可能和人们对“后疫情时代”的思索有关。时隔多年,张清华教授关于欧洲大陆及东方美学的诗与思却愈显思想深邃、韵味悠远。当年,他带着对遥远的异域文明的好奇,行走于欧洲的城市和乡间,从哲人小路到日耳曼森林,从巴黎到雅典,注目于那些山水、松林、河水、街道、建筑以及陌生的人和生命。这些话题在文学中历久弥新,持续给予作者及每一位读者持续的感动。

张清华与李洱、孟繁华谈《海德堡笔记》中书写的往事记忆

初秋时节,著名评论家,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清华教授携《海德堡笔记》与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洱及著名评论家、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客北京SKP-Rendezvous书店,新说了《海德堡笔记》中书写的往事记忆。

提到德国海德堡这座城市,黑格尔、荷尔德林、冯至等诸多名字都会浮上心头,他们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海德堡的标志。如作家李洱所说,当张清华教授刚刚踏上海德堡的土地,这座高度文明、历史悠久的城市会让他产生诸多思索,这些思索化为实体,就是《海德堡笔记》。《海德堡笔记》中的很多文章已经被列入高考试卷,一方面是因为其语句里蕴含的美感,另一方面是在这些美感背后深入浅出的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思考,适合所有人来阅读。

《海德堡笔记》记录了张清华对异域文化的感知

张清华表示,初到海德堡之后,之前对德国的一些了解渐渐沉淀,变成一些更加实际的感受。海德堡大学1386年建校,当时中国史明朝早期,古老的文化延伸下来,造就了德国文学、哲学、医学、科技的发达。《海德堡笔记》这本书是他37岁写的,当年他抵达海德堡的时候正值深秋。海德堡的远山深绿夹杂的秋日的金黄,山中是淡蓝色的云雾,这种色彩的丰富让他印象深刻。半年的时间写就《海德堡笔记》,对异域文化的感知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头脑中的思绪变为文字,再加上“上帝或许就居住于此”这种无意识的感受,让《海德堡笔记》字里行间的抒情变得缓慢且富有柔性。只有文字的速度变慢,褶皱里才会绽放和收纳更多的东西。“我认为海德堡俨然是一座阴性的城市,由阳刚之美转换为阴性之美恰好就是我对海德堡这个城市的一个理解、一个背景,同时也是我对德国文化理解的一个背景,这个东西在无意识里起作用了,所以包含有很多抒情、柔性的东西,也有一些很阳刚、很深邃的思索。”

李洱认为“这是一个东方的哲人来到了西方哲学家的城市,来到了西方诗人聚集之地,就像内卡河和莱茵河的交汇流动,我们能听到涛声的情绪在这里边流淌着。张清华老师对哲学问题有深入浅出的介绍,他不光介绍了中国人,也介绍了西方人,他站在西方的土地上回看中国文化,这些思考都不是我们待在中国容易想到的问题,你要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座位、换一种景色才会有不同的思绪。”李洱表示,保持差异性的美是很重要的,余光中的诗词说“机器的轰鸣声盖过教堂的钟声”,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体会这种差异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海德堡笔记》既是对西方文明的介绍、了解、领悟,同时又有一种想保留这种差异、保持文化自尊的态度,一个37岁的年轻人表达得非常充分。

《海德堡笔记》   张清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海德堡笔记》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游记,是作者在欧洲各个国家游历的所见所感;第二类是文化随笔,主要书写的是对异域文化的体会;第三类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事景物以及故乡的情感。张清华提到,庄子认为语言有三种:寓言、重言和卮言。寓言是讲故事;重言是长者之言,需引经据典;卮言是落地生根、生机勃勃的语言。张清华希望能够激活自己的语言,使用更多的卮言。

评论家孟繁华表示,张清华作为一个东方的青年学者、批评家来到了德国海德堡,他在海德堡回望东方的时候,海德堡会成为一面镜子,会让他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祖国。同时他有了自己祖国的经验,也能够更敏锐地感知海德堡,这两个地方可以互为镜相。张清华不仅写了海德堡,还写了其他一些城市;不仅写了荷尔德林,还写了其他一些大师。写随笔和写小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小说可以虚构,可以用很多方法,随笔不行,随笔一出高下立判,一个作者的文字功夫、情怀和思想一览无余。《海德堡笔记》这本书文辞非常隽永美丽,每篇文章都充满了诗性,因为张清华也是一位诗人。但这个诗情画意不是虚无缥渺的,它有自己的学养和思想深度,这些就变成了《海德堡笔记》的根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使这本书不至于飘忽。

《海德堡笔记》 张清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海德堡笔记》内容简介

著名评论家、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清华的德国访学笔记;

一位著名学者欧陆沉思与东方美学的诗与思,逾二十年愈加思想深邃、韵味悠远……

《海德堡笔记》是作者张清华在海德堡大学讲学间隙的欧游杂记,包括《深秋海德堡》《哲人小路》《乌鸦与喜鹊》《日耳曼森林》《雨雪中的纽伦堡》等36篇。

在本书中,作者带着对遥远的异域文明的好奇,行走于城市和乡间,注目于那些山水、松林、河水、街道、建筑以及陌生的人和生命。读者不仅可以在作者诗性的语言之中遇见欧洲那些沉静而美丽的景色——千娇百媚的海德堡、碧蓝柔亮的涅卡河、黑苍苍的日耳曼森林、尖顶林立的教堂、梦幻般的巴黎、雄伟而落寞的雅典卫城、夕光中的爱琴海以及展翅欲飞的天鹅、群群片片的鸟雀,等等;而且可以随着作者足迹所至去感受众多不朽的人文和历史——荷尔德林居所后的一条小径,树叶落满了山坡和石路;海德堡大学里,青年黑格尔曾在这里初露峥嵘;雨雪中的纽伦堡城,使人忘记又使人追想,使人安慰又使人警醒;海岱山下,曾留下来自遥远东方的青年诗人冯至密密的足迹;特里尔城毫不起眼的房子外墙上写着:卡尔·马克思诞生于此……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变奏中,作者在东西方文化间细细打量、深深思考,关于生态、关于战乱、关于文明。本书图文并茂,演绎乡愁和眷恋,满怀热忱与责任。

编辑:杨岚

关键词:海德堡笔记 清华 海德堡 文化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