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2020年09月14日 15:37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教育扶贫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是扶贫治本之计。大连和六盘水严格落实中央要求,紧密结合六盘水教育所需,充分发挥大连教育优势,尽大连教育之所能,多措并举,全方位助力六盘水教育事业发展,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及从源头上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作出重要贡献。

实施精准扶贫,供给优质教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以及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教育扶贫也不能例外。教育扶贫是扶贫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要让贫困地区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教育扶贫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需要精准分析受援方之所需、支援方之所能,并确保各项扶贫举措都能够精准实施。

大连抓准六盘水教育领域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供给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提供适宜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瞄准为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大连连续选派4支团队23位教师,派驻六盘水两所高中开展支教工作,在精准对接中,让两地教育的工作想法、节奏步调一致。瞄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大连与六盘水联合提出“2+1联合招生项目”,为贫困生建档立卡,提供必要补贴,安排到大连优质职业学校就读和实习。瞄准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大连投资为六盘水开创运行卫星课堂,捐赠督政、督学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系统软件,开展教育信息化专业培训等,打造信息化教育扶贫的新高地。

“扶志”“扶智”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于长远;不仅要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还要阻断其返贫,使其逐渐走向富裕之路。贫困地区及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因此,扶贫不仅要供给必备资金和资源,更要注重激发其内生动力,注重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和指导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脱贫信心和志气,提升发展的素质与能力,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教育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同时,教育扶贫本身也要服务于贫困地区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为整体脱贫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大连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为当地学校制定教育教学规划和改革方案,开展“课堂听诊”,开设发展指导课程,支教团教师与当地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成功打造了全方位引领受援学校和地区学科教学、教师培养、班级建设、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等工作的平台,让大连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在六盘水落地生根,带动六盘水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为六盘水脱贫、不返贫并走向富裕之路积蓄强大后劲。

创新思路方法,提高教育扶贫成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育扶贫也绝不能因循守旧,而要积极主动地大胆探索,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在扶贫过程中,善于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思路和方法,创新帮扶举措,从而确保持续提高扶贫成效。

大连立足六盘水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性提出了“5+1大连班整建制模式”组团帮扶思路,有效破解了教育扶贫中时常存在的项目设置不够精准、支教力量不够强大、参与主体不够充分、融合程度不够深入等实际问题。经过努力,当地学生在与派驻老师面对面交流学习过程中,树立了信心,开阔了眼界,埋下了梦想和希望的种子。同时,高考升学率明显提高,为贫困地区孩子通过高等教育改变命运打下坚实基础。大连还充分发挥校园足球优势,与六盘水联手申请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被教育部体卫艺司列为教育精准扶贫创新项目,提升了六盘水体育教育水平。

大连与六盘水联手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全方位引领受援学校的学风校风,带动教学德育齐头并进,带动扶贫学校工作整体提升,相关经验成为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在六盘水发挥了巨大效应,在贵州省乃至全国得到认可和推广。

(作者:刘洁,系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关键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