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金融“黄埔”的新任务

——4位全国政协委员热议上海金融开放下半场

2020年09月22日 09:42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搞金融的人,都对上海有特殊的情怀。”在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的工作履历中,有一段经历令他难以忘怀——1999年12月,周延礼以当时中国保监会上海保险监管办公室筹备组组长的身份来到上海,直到2003年9月,他以上海保险监管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的身份调回北京总部升任原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近4年时间,周延礼不仅参与并见证了上海市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点滴,更在生活习惯上深深植入了上海元素:“现在看新闻联播都习惯从东方卫视看,《解放日报》一看就是20年。”

B20200922001-zx6

“我于上海而言是几出几进。”本次调研途中,大巴车上,看着黄浦江两岸林立的金融机构大厦,全国政协委员屠光绍谈起了与这座城市的缘分。的确,从1997年8月出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开始,中间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到2007年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到2016年从上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任上赴中投公司任总经理,再到2019年出任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谈起这个“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地方,有着诉不完的情愫与往事。

同为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肖钢也曾与上海“亲密接触”过。人民政协报记者此前在委员故事稿件中曾有这样一段话,“1996年10月,上海外滩刚刚入秋,一手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组建完成并正常运行后,肖钢踏上归程,回到秋意渐浓的北京,回到阔别了三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担任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在金融人眼中,上海是块福地,是对外开放的试水池,是金融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而赋予其多重身份的不仅是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有区域发展政策的不断加持。

“作为曾经在上海工作过的一个金融老兵,能看到上海在今年如期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我感到非常高兴。后2020时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可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下,要冲刺到一流,比肩纽约、伦敦,任务并不轻松。在此背景下,我认为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应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开放阶段,特别是在全国金融的开放方面,上海要走在前面。”谈及此,肖钢这样说。

站在2020年这一历史关口看未来,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已经到了需要转变模式的时刻。其中,由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转变巨大。“比如我们要参加《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就需要进行负面清单的谈判,将倒逼我们自上而下地改变过去那种碎片化、管道式的开放模式,除保留必要的管制措施外,其他均要进入系统性、制度性开放。在这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定要先走出这一步。”肖钢表示。

肖钢同时表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后,可以设置金融风险防控“防火墙”措施,这对监管提出很大的挑战,也倒逼监管体制改革和监管能力的建设,但监管体系完善了,市场行为也就捋顺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也就激发出来了。

“在助力国内大循环、参与双循环的背景之下,再谈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话题,关键是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我认为必须在坚持战略和目标定力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在屠光绍看来,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在变,金融体系也在变,科技手段正在改变金融格局。同时,不仅国家有梦想,城市也有梦想,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梦想是不止步于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的位置。另外,作为代表新兴经济体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还要承担很重要的任务,不仅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要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趋势,发展的具体方式也要调整。“当前,上海市也在制定‘十四五’时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规划,同时提出2035发展愿景,这体现了中国的优势,我们非常重视战略规划的推进。”屠光绍这样说。

为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更好的战略引领,屠光绍建议:一方面上海要制定好发展规划,充分反映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中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抓住一些战略重点实现突破。“能不能把这个规划做好,能不能提供引领,关键就在于这个规划的具体内容、具体措施,我们要在解决问题当中创造更有利于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更好的环境。”屠光绍表示。

围绕后202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周延礼提出了五个思考题。

第一,我们要关注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的失败案例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第二,开放的前提是要看我们对于金融风险监管能力是否强、监管环境是否适宜、监管措施是否到位、监管切口是否精准。

第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局也不小,目前相当一部分跨国金融合作已经停摆,我们如何突围。

第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应对英镑美元话语系的干扰。

第五,上海要成为监管政策、监管实践、监管探索的策源地,就需要胆子再大一点,敢于创新、先行一步,具备全球眼光和思维,不能墨守成规。未来,做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始终把握好金融服务国家整体的发展战略。

“大循环、双循环应当如何搞?我们应在国内画好圆点,在全球范围内画好同心圆,金融业本身就是国际国内各行各业的交叉点,要做好服务工作。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已经达成,将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实现的最高目标就是负面清单。个人认为还可以加上国家安全审查来解决一些例外的问题。”周延礼这样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解冬表示,针对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和路径,各界专家提出了不少好的政策和措施建议,未来希望能积极推动这些建言落地,持续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上海 金融开放 国际金融中心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