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绿·生活

北京科博会 描绘未来生活

2020年09月24日 09:38 | 作者: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从新能源汽车到立体停车场,从疫情防护到疫苗展示,再从大数据应用到算法舆情研判……作为2020中关村论坛的展览板块,为期四天的第23届北京科博会紧贴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集结高精尖技术成果和产业集群,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生活。

“绿”科技,助力低碳生活

“这车续航里程多少?”“可充电吗?”这已是北汽集团连续多年参加科博会,可每年都热度不减。

“您看的这辆电池可以行使450公里,那边那辆电池可以行使600多公里。充电不成问题,到处都是充电桩。”工作人员回答道。

“哇,那和燃料车的行驶里程差不多啊,燃料车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观众感慨道。

不仅节能,北汽展出的新能源汽车还更智能。

据介绍,近年来,北汽集团积极推进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的双轮驱动,以高技术赋能产品提升价值。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层面,北汽集团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打造全国领先的电动体系,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性能和安全的双重保证。同时以场景开发为基础,在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以及整体化的服务上,聚合成系统的解决方案。

在省(区)展厅,一款立体电动自行车库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原来,面对目前社区内电动车乱停乱放且不安全的局面,厦门烽火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智能立体电动自行车库。

“目前您看到的这个模型有9层,每层可以停几十辆电动自行车,且每个停车位上都配备了充电装置,不仅为城市出行提供绿色出行方案,也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科技冬奥、绿色冬奥将如何呈现,从本届科博会中大众也可看出端倪。

中关村智连灾害感知科学研究院的冬奥场地天空地一体化安全态势监测平台,通过高灵敏无线态势感知传感器,用于冬奥会场地及周边地质安全隐患点监测可大幅提升灾害预测精度和预警有效性。

北理工展示的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能够以无人机为移动平台对雪道的坡度、起伏、障碍物等进行高精度测量,实现对滑雪场及周边环境的三维重建。

“新”科技,为后疫情时代常态化防控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还好有科技助力,给我们撑起了强有力的“保护伞”。

今年科博会首次设立抗疫科技展区,参展企业的产品项目涵盖疫苗研发、医疗器械、药品研发生产、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测温消杀等,充分展示抗疫的科技力量。

在同方股份的展示区,记者注意到日前在人民医院、宣武医院等入口安检处投入使用的人员及箱包安检仪器和应用于清华大学校医院的核酸检测采样隔离仓亦出现在这里。

据悉,疫情期间,同方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与产业协同优势,不仅以洁净空调、计算机等科技产品驰援湖北地区“小汤山”模式医院的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还以辐照灭菌技术保障医疗物资的流通与使用安全,并利用旗下中国知网、数学加等互联网和无线数字电视内容资源,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的线上学习、办公、娱乐休闲条件。

其中,13项产品入选中关村抗疫新技术新产品名录,而同方此次更是将包括隔离仓、采样站、空气净化装置、大数据防疫平台等全套抗疫新产品带入了科博会现场,还原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医院、海关、交通枢纽等地的应用场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智能消杀机器人也应运而生。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只要规划好路径,机器人就能自主、均匀地对环境进行智能消杀。北京瑞途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消杀机器人,目前已在地铁燕房线投入使用,只要3分钟时间就可对一趟列车的全部4节车厢消杀完毕。

“黑”科技,聚力“新基建”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以及AR/VR、8K超高清等具有“新基建”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业也都在展会集中亮相。

如何看到三维立体电影或视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戴眼镜!但由戴眼镜所引发的眩晕感和不适感也让很多人对三维敬而远之。但如果直接用眼睛欣赏到三维立体电影,您会不会试一下?

“只需在手机贴上一层膜,你就能用裸眼欣赏到三维视频。我们能实现瞳孔智慧追踪,随时都是‘最佳视角’。”深圳立体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翟宝莲告诉记者。

可千万别小看这一层膜,背后可集成了多项“黑”科技。

“我们的科研团队攻克了裸视三维显示技术商用的最大难题,通过独家六大人工智能算法引擎+裸视三维智慧膜,实现高清晰度、多角度观看、低成本、软硬件全面兼容适配的裸视三维显示。”翟宝莲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立体通亮相科博会之后,一些视频网站纷纷找上门寻求合作。

在翟宝莲看来,三维互联网的应用将带动5G的发展。同时,未来十年将会是三维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可催生芯片、内容制作、显示、传输产业等各环节的升级迭代。

在中国通号的展区内,也是热闹非凡。

他们所展示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服务系统,融合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区域轨道交通最强“智慧大脑”。

“我们可以实时推演客流、列车流及设施设备态势,提供全网运输计划协同编制与动态调整,强化综合保障与联动响应处置,实现区域轨道交通新变革。中国通号使用北斗技术实现高速列车定位,为高铁智能化、自主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张波告诉记者。

编辑:秦云

关键词:北京科博会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