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扶贫

2020年10月27日 17:03 | 作者:殷骁 | 来源:安徽日报
分享到: 

从家到单位只需十几分钟是怎样的体验?潜山市很多群众正享受着这样的便利。40岁的天柱山镇村民吴功民,在镇里一家茶厂上班,从家骑车上班只要10分钟。老吴患有慢性病,在茶厂从事锄草、施肥、炒茶等轻度劳动,月收入3000多元,还能照顾母亲。“在家门口工作真好,病情缓解了,生活压力也变小了!”吴功民告诉记者。

潜山市一些非遗项目也帮助周边群众脱了贫,且用工形式灵活。痘姆乡古陶基地每年可吸纳近40名贫困群众务工。雨季来临、不宜制陶时,贫困群众可帮助制陶基地销售成品。油坝乡一家舒席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运营模式,贫困群众可把原材料带回家制作竹编工艺制品,计件领取工资。

脱贫攻坚,群众是主体,如何调动贫困群众就业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潜山市经过摸底调查发现,全市不少年龄偏大或家中有人需要照料的贫困群众,无法离家进城就业。面对“城里有事招工难”和“村里有人找事难”的就业扶贫矛盾,潜山市推进“三下乡”就业扶贫模式,打造“20分钟就业圈”,让贫困群众以自家为中心,在20分钟左右路程范围内就近就业。

扶贫工作应激发脱贫动力。对贫困群众来说,“20分钟就业圈”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也增强了自信心和工作能力。一些贫困地区没有能够吸纳贫困群众务工的产业,年龄较大、身体不好及没有一技之长的群众,大多在家里或从事传统农事,收入较低。当扶贫车间、就业岗位来到身边,他们的脱贫内生动力被大大激发了,即使业务不熟,他们也可以在扶贫车间里边学边做。尽力创造条件,把贫困群众立志脱贫的心气儿激发出来、自力更生的习惯培养出来,才能让脱贫可持续。

扶贫工作应满足各方需求。“20分钟就业圈”,不仅让贫困群众实现看家、养家两不误,还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手工艺等领域熟手多。油坝乡编席历史长达2000多年,很多村民从小就会编席,无需培训即可上手。当地企业积极利用“20分钟就业圈”带来的劳动力资源,在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实现增收提效。痘姆乡一家食品企业开设扶贫车间,以本地优质大米为原料生产水磨年糕,畅销多地。

扶贫工作应深入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拍脑袋决策、想当然施策,只会让脱贫工作走弯路甚至走错路。“20分钟就业圈”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与相关部门的深入调研分不开。通过走访大量贫困户,找到部分贫困群众不愿就业、不能就业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优化扶贫产业布局,从而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解决贫困群众就业的痛点与难点。

扶贫工作应勇于开拓创新。简单的“拿来主义”往往“水土不服”,脱贫工作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还会挫伤贫困户积极性,影响后续发展。只有因地制宜、开动脑筋、先试先行、扬长避短,杜绝投机取巧、照搬照套,才能在创新中走出扶贫新路。潜山市结合实际“开药方”,创新发展思路和扶贫模式,通过打造“20分钟就业圈”,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使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各地应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时,立足本地实际,不断探索扶贫新模式、新机制,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关键词: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扶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