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政协动态

鹿亭“智美”映中村

2020年10月29日 13:59  |  作者:李宏 鲍蔓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十月的四明山,天气晴好,位于余姚市鹿亭乡中村的农户们家家户户忙着制作、晾晒番薯粉丝,一杆一杆白净剔透的粉丝在蓝天白云掩映下成为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8

历史悠久的中村有“天然大氧吧”之称,境内有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白云桥、始建于南宋的仙圣庙,还有宁波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古戏台。然而,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所在,多年来却寂寂无名,一度是“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落后面貌。

1

在17年前嫁入中村的余姚市政协委员钟秋霞(土家族)的眼中,那时的中村与自己的湖南湘西老家没有什么差别,自己就像是从一个山疙瘩嫁到了另一个山疙瘩。然而,近年来中村的变化速度却让钟秋霞叹为观止。

“以前,到了毛竹砍伐季节,来中村的道路两边堆满了砍下来的竹子,车子通过很困难,现在通过整治,道路通畅多了,山是清的,水是绿的。旅游发展了,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中村,来到中村,爱上中村,中村成了网红打卡地。”钟秋霞说。

2

每年10月,是中村番薯丰收的时节,一个个浑圆、饱满的番薯被翻岀地面,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着手开始筹备番薯粉丝的制作。钟秋霞一早就来到了中村,入家入户了解番薯粉丝的制作产量及销售情况,帮助农户通过余姚邮政的生鲜宅配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配送到客户手上。

从山疙瘩走出来的钟秋霞对村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自余姚市政协“联片进镇帮村”活动启动后,钟秋霞成为联系中村的政协委员,一次次走进中村,钟秋霞与当地村民手拉手说着方言了解情况,反映问题,助力地方发展,俨然成了一名编外的中村人。

3

“这里的粉丝Q弹、透亮拥有独一无二好口感,真正的‘秘诀’则归功于清洗、粉碎、过滤、打浆、上蒸、摇丝、晒丝等7道传统工序,纯手工、无添加,层层把关,这样制作才能久煮而不烂、经时而不糊、夹起而不断。”钟秋霞说,“以往,每到收获季节,成堆的番薯,总让村民很发愁,晒的番薯、枣子没人要,加工的番薯粉丝、番薯淀粉无人买,这几年,为了帮助村民打通番薯粉丝的销售渠道,实现山货走出大山,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农民高效率增收,鹿亭乡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粉丝节,今年的粉丝节也在筹备中。中村发展了服务乡村群众生活的‘农合联’,我们还通过“邮掌柜”帮扶结对助农, 再多的粉丝也不愁卖了。”

4

5

7

好山好水产的农产品不愁卖,好山好水的风景也吸引着一波一波游客前往。小清新的山水吸引着宁波北仑的李大叔与老朋友再次从宁波坐地铁换公交来到中村,且早早给“三间爿”的老板王百能打了电话留了座,中午相约着小酌一口,醇享乡村美味!

人如其名的“三间爿”的老板王百能是中村的“能人”。2016年,从宁波辞职回乡创业的王百能通过流转村里闲置农房的方式开办了民宿“三间爿”。

6

“三间爿”由三间半的屋子构成,三间古朴的房间带着半间小厨房,小院子里摆放着几把竹椅,一派宜人风光。装修别具风格的“三间爿”在山间小村静静绽放着。民宿的开办不仅“唤醒”了村里的闲置资源,还提升了村民收入。村民流转农房后,每年增收近万元,民宿的开办也为村里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帮助村民销售大量农副产品。

中村的夜晚几乎没有娱乐活动,很多客人住下后想有个地方聊天都没有,贴心的王百能先后开设了茶楼和书斋。“三间爿”书斋内藏书1000余册,艺术、文学、历史、时政……各种书籍摆放在书斋内,供客人翻阅。“这间书斋有不少艺术家来过,还留下了作品。而茶楼则可以让来中村的游客喝碗茶歇歇脚。”聊起中村,王百能可以说是一个全能的导游。土生土长的他最钟情的是中村的晓鹿大溪,每到周末,他的民宿几乎都住满了人,到处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即便如此,王百能还经常自己驱车陪着客人上观景台、去古村落、去小溪边钓鱼、去山上挖笋......用着自己的真心和热情对待每一个来游玩的客人。在客人眼中,王百能身上永远打着热情、好客的标签。

王百能还深受宁波市摄影协会老师的影响,时不时会背上相机观察水中悠闲戏水的鸭子,路边的花花草草给它们留个影,用相机记录不同时刻的中村模样,一副发烧友的样子。

为了能让客人深入探索一些更加美丽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旅程。王百能下了不少功夫。登山、考察、构想、做方案......许多事情他都在付诸行动。在中村的白云桥附近,王百能边开辟了六亩地,划分成不同区块,种植了玉米、红薯、蓝莓、红美人等各种时令果蔬,以租赁的形式让客人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

在中村,不少老房子都闲置着,让这些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带着村民共同富裕是王百能的一个梦想。“我对之后的发展也有设想,现在民宿的发展还算不错,我们中村这边有许多闲置的老房子可以利用起来,我打算和村民们签订协议,他们对房屋进行简单的装修后,由我来吸引客源,让我们中村的民宿发展起来,也让我们村民一起富起来。”王百能笑着说。

王百能的“百能”为他带来了不少“回头客”。“他们很喜欢中村,每年都要来三四次,每次住上两三天,而且每次来中村,都会来找我。像慈溪的励先生这次是包了一辆车,带了20多个家人、朋友过来。”  

回头客,是中村村农家乐和民宿接待的一大特点。通过口口相传,来中村休闲娱乐、尝农家菜、买土特产的游客不断递增。

9

“余姚市政协从2018年开始,在全市政协系统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助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5431”三年行动,多次组织委员到中村开展视察活动,委员们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数字赋能进程等方面,为中村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形成相关提案、社情民意信息100余篇。”一路陪记者调研采访的余姚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杨伊介绍说。

借力互联网,中村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引入精品民宿,一举打响了乡村旅游的地方品牌。“2017年3月,中村引入原舍树蛙部落民宿项目。这是国内第一个众筹‘网红’民宿。次年4月,树蛙部落建成开业。树蛙部落品牌效应引爆全球,让中村的好山好水广为人知。” 余姚鹿亭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林宇告诉记者说。“中村已谋划筹备智慧旅游项目,利用数字化手段,建设AI人工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虚拟旅游VR全景导览系统及负氧离子、云海指数发布系统。游客来到中村,停车实现智能化,景点扫码自动讲解。数字乡村建设,让中村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古朴的旅游胜地。山区名特优产品、原生态山水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

看着逐日换新颜的中村,村民郑世光觉得很幸福,让他更为津津乐道地是中村百姓获得了“道德银行”授信贷款的礼遇。2019年 10 月7 日,来自宁波的一家四口在中村旅游,其中一名 5 岁男孩 掉入水深 2 米多的晓鹿大溪,郑苏君、郑云根等村民合力将他救了上来。中村村民救人的事情不止这一次。村民的纯朴、 善良,获得余姚市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授信,这不仅是一份礼遇, 还是一份激励,更是一份对乡村文明的褒扬与传承。这对部分村民创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筹措困难,起到重要的缓解作用。中村农户、 家庭农场、合作社成员和其他各类经营户,不需要担保,即可获得利率相对较低的“道德银行— 富民贷”贷款。

10

金融“活”起来,乡村振兴更“火”了。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农村的金融环境切实得到改善,守信、有德之人在贷款额度、审批程序以及贷款利率等方面获得了真正的实惠,中村老百姓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更高,影响力更大。 靠山、靠景,借助“数字”赋能经济转型,中村的百姓共享着数字发展红利,在建设一条特色化、有温度、有乡愁的乡村振兴之路奋力前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村 村民 王百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