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彰显脱贫攻坚的“金融力量”

2020年11月03日 15:56 |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贵州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要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既需要全省上下勇于担当、 苦干实干,也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贵州农信社因地制宜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围绕贫困地区资金需求,加强金融创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各地脱贫攻坚贡献“金融力量”。截至今年9月,全省农信社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17.52亿元,惠及88.46万贫困户,余额147.74亿元、33.2万户。

高位谋划推动

金融扶贫精准发力

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放珠两个乡镇交界处,是七星关区重点打造的沿毕威高速公路万亩茶园的核心区,也是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4个5000亩”示范样板点之一。

贵州农信社工作人员向农户宣传金融扶贫政策。(贵州农信社供图)

“基地2016年11月份启动建设,近两年在不断扩建,资金需求也在加大,今年初我们向毕节农村商业银行申请了850万元的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贷款。”贵州七星奢府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庆洪告诉记者,资金的及时补给让基地的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基地已完成茶叶种植约5000亩,带动农户1313户,其中贫困户224户789人。

抓金融扶贫,贵州农信社认真贯彻大扶贫战略行动,认真研究制定了金融扶贫五年规划,印发了《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实施扶贫金融服务行动方案》,明确了7项工作目标,梳理了四大类17项主要任务。确保扶贫开发贷款增幅高于整体贷款增幅,切实加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力度。同时,贵州农信社系统各级层层制定行动方案,与县扶贫部门共同制定切实有效的乡镇、村两级金融扶贫行动方案,确保金融服务精准“浇灌”到贫困乡镇、贫困村组和贫困户。

今年,贵州农信社印发《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助力“9+3”贫困县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计划》《贵州农信社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制定挂牌督战清单,明确督战对象,贵州农信社领导带头重点督战“9+3”行社,截至9月末,12个县区投放各项贷款477亿元;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4亿元。

创新金融产品

扩大扶贫领域金融供给

8月26日,走进从江县丙妹镇归林村的3000亩油茶基地,遍地翠绿,茶果飘香,一派丰收盛景,农户正在这片能带来收益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从江县惠众农林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江农商行提供的130万元“深扶贷”贷款,资金短缺问题得以解决。(图为公司法人欧阳涛在查看油茶长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兰松/摄)

“要不是贵州从江农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从江农商行)的资金支持,这几千亩地可就真的成荒山了。”从江县惠众农林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欧阳涛告诉记者,“油茶管护简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但前期资金投入较大。3000亩土地流转费加工资发放,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缺口逐渐增大。”欧阳涛说,最终公司获得从江农商行提供的130万元“深扶贷”贷款,资金短缺问题才得以解决。

“深度贫困县是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贵州农信社立足深度贫困县实际,专门研发了一款支持深度贫困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主体,低利率、低成本、促产业、助脱贫的一县一业‘深扶贷’产品,通过促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充分发挥特色产业脱贫攻坚带动作用,助推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据贵州农信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9月末,全省农信社累计投放“深扶贷”40.77亿元,累计带动4.48万户贫困户增收。

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可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动能。贵州农信社作为贵州唯一一家农村“三变”改革联席会成员单位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推动全省农村“三变”改革中,率先推出“三变贷”贷款支持农户参与“三变”改革,助力脱贫增收,农户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所有权、林权、茶园经营权抵押融资,进一步提升了扶贫质效。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55家行社发放“三变”改革贷款余额64.51亿元,共7.1万户。

此外,为适应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要求,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使用效率,贵州农信社积极探索农村住房财产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指导辖内行社稳妥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工作,增加了三农资金投入。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有10家行社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贷款10740户14.78亿元,贷款余额6523户10.69亿元。

农村信用工程

农户脱贫致富的“绿色通道”

无抵押不贷款,这是沿袭多年的金融贷款模式。

随着以“诚信”作为贷款“筹码”的信用贷款出现,加上贵州农信社“农村信用工程”的开展,农民“借款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助推了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全省农信系统根植农村,做实农村信用工程,多次完善信用工程实施方案,软、硬件日趋完善。一经授信,村民在柜面随要随贷,随有随还。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可贷,小额信贷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绿色通道’,贷款可获得性大幅度提高,农户授信额度、贷款金额持续加大。”贵州农信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巩固信用工程创设成果,贵州农信社还积极加强与村级党组织联动,构建深度诚信互助体系。印江的“振兴行”诚信互助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冯琴是印江自治县朗溪镇坪柳村村民,曾经向印江农商银行贷款在县城开了一家羊肉粉店。了解到“振兴行”诚信互助基金后,冯琴决定增加10万元贷款开一家分店。她告诉记者,现在两个店铺加起来的年收入超过30万元。

截至今年9月末,印江全县23个村成功创建“振兴行”诚信互助基金,农户、村集体经济授信总额较创建前提升1.33亿元,不良贷款较创建前减少157.5万元。

印江农商银行的成功经验是贵州农信社“信用工程”建设的缩影。荔波县茂兰镇被评为信用镇以来,不良贷款利率下降2.08个百分点;大方县鼎新乡被评为信用镇以来,不良贷款利率下降1.24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9月末,全省已分别创建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信用市12928、986、21和1个。

“我们以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在全省开展以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县市创建为主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在创建体系中增加‘特惠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降低评定条件,提升授信限额,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据贵州农信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广覆盖的农村征信体系,农村信用工程已列入贵州示范、贵州样本,纳入全省地方标准。

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已建档农户数781.10万户,建档面99.56%;评级授信718.68万户,授信总额4911.89亿元,户均授信6.83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962.04亿元,占农户贷款的77.2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关键词:彰显脱贫攻坚的“金融力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