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委员读书>要闻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年11月04日 08:45 | 作者:袁贵仁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编者按: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强调,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政协委员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建言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更好凝聚共识的有效途径。

“教育强国”读书群是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开展的第三期读书活动的主题,专门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展开,推动所联系界别的委员们将读书与履职相结合,在深化学习中增强委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本期刊发部分委员就“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主题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阐述;在前不久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进一步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十四五”教育工作的战略任务作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了新使命。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握“两个大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和变革,没有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现代化服务、为民族复兴培养主力军、生力军。只要一代代有理想、有才干的青年人不断成长、接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从愿景变为现实。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了新要求。时代越是向前,党和国家事业对人才的渴求越发强烈,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就越发凸显。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就要求建设教育强国,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抓紧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时代新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集聚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支撑作用,不断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中国正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础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培养传承创造人类文明的时代新人。中国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必须加强对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加快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了新期待。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追求人民满意、回应人民期待、满足人民需要,这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这既是国家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人民对教育的根本期待。

(二)

培养时代新人,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的本钱,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毛泽东说过,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弱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爱好、习惯和技能,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心理健康、身心和谐至关重要。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讨论多年的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注意到了过重负担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实际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什么叫负担重、什么叫负担轻,不同区域、群体、个人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不会没有负担,我们反对的是不必要的、过重的负担,特别是对于身心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尤其如此。对于负担,我们也不能只是在量上做文章,同样的负担,有人觉得重、有人觉得轻,精神压力心理负担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大家常说的,理想是不竭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所以减轻过重课业负担,还要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上下功夫,在促进“教是为了不教、学首先是学会学习”上下功夫。人才培养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政府、社会要密切配合,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培养时代新人,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发展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反对以考试、分数为最终目标、任务的应试教育模式。简单地把考试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是一种不合逻辑的争论。作为检验学生及教师、学校发展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我们不可能取消考试,而是要系统深入地研究推进考试改革,正确发挥考试(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推进素质教育。要改革考试评价的目的,解决为什么考为什么评的问题;改革考试评价的内容,解决考什么评什么的问题;改革考试评价的方式方法,解决怎么考怎么评的问题。通过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有针对性地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培养时代新人,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防止“短板”效应,避免直线思维、单打一做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要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四史”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既重视思政课程又重视课程思政,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深化智育改革,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教育引导学生珍惜时光,求知问学,既重视知识的宽度,也重视学习的深度,在学习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道路前进。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以创新之教育培养创新之人才,以创新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要全面加强学校美育。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崇尚劳动、学会劳动、学会勤俭。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统一的。每个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禀赋、爱好和才能不尽相同,我们不应只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要充分尊重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学有专长、锻造“长板”。要关心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支持学生奇思妙想、追求卓越。要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和学习成长相对落后的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社会用人应该扬长避短,“不拘一格降人才”,奋力营造人人成才、人尽其才,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全面发展是人的一生追求。要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学有所教,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培养时代新人,要推动学生知行合一。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学以成人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要有知有行。知识就是力量,有知才有识,无知则无能。但有知还要有行,知而不行就可能成为像毛泽东所批评的“山间竹笋”“墙头芦苇”和鲁迅嘲讽的“两脚书橱”。古人就懂得,对于“学”,不仅要学而知、学而思,而且要学而习、学而行;对于“道”,不仅要知道、悟道,而且要守道、行道。这就是要把所学习的知识道理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要知行结合。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要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以知促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装在脑袋里,而应落实到行动上。要以行促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干起,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推动事业、发展真理。要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激扬青春、砥砺奋斗、奉献社会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三)

教师对培养时代新人具有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积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育模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一流人才。要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着力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要重视乡村教师等特殊群体,在政策和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让他们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党的领导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教育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既有高尚品德又有真才实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确保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分党组书记,教育部原部长、党组书记)


编辑:罗文

关键词:培养 教育 学生 时代 新人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