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宏观

打造法治化环境 支持民企改革发展

2020年11月06日 08:59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工商联日前发布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结论中,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去年。在百分制下,样本企业对所在城市法治环境评价名列第一,81.44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两年,全国政法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赢得民企口碑。

10月3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第二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在京举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全国工商联及所属商会、民营企业家代表等齐聚一堂,总结“十三五”时期特别是民营企业座谈会两年来法治环境与法治民企建设成果,展望“十四五”时期工作。同日下午,最高检与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了以“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为主题的第36次检察开放日活动。

措施篇政法机关、工商联携手护航民营经济

法治如何护航民营经济,可以从峰会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全国工商联的战略合作措施中可见一斑。

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工商联共同推出了《关于发挥商会调解优势,推动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携手开发了“工商联商会调解服务平台”。10月30日,商会调解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目前,平台已入驻各级工商联组织1941家,商会调解组织448家,调解员477名,在线开展诉讼与人民调解对接案件704件。平台聚焦服务商会和民营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纠纷调解,配套开发了商会调解App、微信小程序,具备服务管理、在线调解、诉调衔接、统计分析等四大功能。

在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2个“服务民营经济典型案例”,用看得见的实例展示了最高检“11项服务民营经济检查政策”及“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意见”实施以来取得的积极进展。公安部、全国工商联签署了《关于加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司法部举行民营企业公司律师颁证仪式,充分发挥公司律师职能作用,推动民营企业法治建设。

良法善治,保障和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法治民企,提升和夯实民营企业行稳致远内功。人民政协报记者在峰会上还了解到,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举全系统之力努力以“法律服务强起来”助力“法治观念立起来”“法治企业建起来”“法治营商环境靓起来”。

从2018年11月开始,司法部、全国工商联启动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后来形成了常态化活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疫情有可能造成矛盾纠纷凸显的吃劲儿关头,“法治体检”通过法律政策宣讲、开通援企热线、开展风险预警促治“未病”,发挥了稳定器、定神针、促和谐的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开展活动3万多场次,覆盖民营企业17万多家。

在国家和地方制定修订涉及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时积极建言,在涉及民营经济重要立法事项和公共政策制定时及时建议,更是工商联有效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的重要落脚点。“十三五”期间,仅全国工商联就组织所属商会、民营企业,参与了制定修订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总量超过200部。

案例篇

以案说法胜过一沓文件

法治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民营企业服务永远在路上。在第36次检察开放日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指出,强化以案释法、教育引领,助力企业建立健全刑事合规制度,保障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发展。

最高检在峰会上发布12个典型案例。例如,案例显示,林某某系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了公司在日常经营中的结算便利,以个人名义在银行申办了一张信用额度为人民币100万元的信用卡。经透支消费,共计拖欠70余万元未归还。银行多次催收后,林某某与银行签订了还款计划,但未按计划还款。银行报案后,林某某四处筹钱将欠款还清,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那么,大额透支信用卡逾期未还,是否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某地检察院侦查发现,公安机关对透支款的用途以及林某某不能还款的原因未进行取证,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不足。该地检察院认为,林某某申领信用卡时没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透支款项大多用于公司经营,未及时还款系因公司经营困难的客观原因所致,不能认定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发出《通知撤销案件书》。随后,此案撤案。

检察机关指出,此类案件要严格区分罪与非罪,切实保护民营企业主的合法人身财产权益。认定信用卡诈骗犯罪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应当综合持卡人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和意愿、申领和透支信用卡的状况、透支资金的用途、透支后的表现、未按规定还款的原因等情节作出判断。

一起行政争议,为何让三家民营企业揪心?最高检公布了这起案例的典型意义。

2014年5月29日,李某等3人经营的某机械厂厂房因属违法建筑,被当地房屋征收经办中心和城市管理执法局强制拆迁。某市政府未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执行时也未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义务,厂房内被切割拆除的机械设备也未予返还。此后,李某等3人一直通过信访途径主张权利。而拍得案涉违法建筑所在地块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被申请人的上访问题困扰多年,帮助存放设备的企业则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来看护设备。2018年10月16日,李某等3人向该市某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依法裁定不予立案。李某等3人不服一审裁定,上诉、申请再审,均被裁定驳回。

2019年9月20日,李某等3人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检察机关通过调查,判定法院裁定不予立案并无不当,依法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决定。为了化解争议,检察机关采取听证会的方式,推动该案所涉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020年3月25日,申请人在检察机关的见证下与行政机关签订和解协议,持续近6年的行政争议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这件案例用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了公平正义,切实维护了小微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为其他民营企业排除困扰,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开发建设和投资经营。

委员篇

民企要绷紧合规经营“红线”

在峰会上,全国工商联发布了《法治民企报告(2020)》。随后,三位全国政协委员企业家发言畅谈了他们的感受。

“依法治企是长久之计,要久久为功。我们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在法治化轨道上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说。

南存辉表示,在经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要从合规经营的角度,绷紧合规经营“红线”,特别是让数字化赋能企业法律防控,为双循环经营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合规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企业经营者,要加强自律建设,落实道德责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维护民营企业家良好的社会形象。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咨询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回忆起一件往事。在全国工商联支持下,1999年,刘永好联合33位民营企业家发出“信誉宣言”,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次全国性的发声,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民营企业做强做大,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倒下。为什么一些企业能做强做大?

刘永好的答案是,除了勤奋、努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守信用。“讲信用、守信誉,不单单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一个企业和企业家道德情操的体现,还是企业能否活下来、活得更久、做得更好更健壮的基本点。”

他还表示,练好依法治企的内功也是企业的软实力。遵纪守法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编辑:秦云

关键词:法治化环境 民企改革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